市民呼吁:少点套路,多些真诚
记者 徐岳林
虽然离“双十一”购物狂欢节正式“开战”还有几天的时间,但是随着10月20日天猫商城各大商品全面开始预售,城区已有不少市民投入了购物大军的潮流中,货比三家、计算折扣,今年“双十一”五花八门的游戏规则让大家纷纷直呼“少点套路,多点真诚”。
打折优惠模式杂
“乱花”渐欲迷人眼
一年一度“双十一”狂欢的脚步声越来越近了,消费者躁动的购物情绪逐渐弥漫开来。
“分享这条链接,打开手机淘宝,帮我砍价吧!”这段时间以来,市民毛树勇的朋友圈里,不少微信好友纷纷晒出自己搜集的“双十一”购物攻略和打折指南,种类可谓是“乱花渐欲迷人眼”,购物“血拼”的氛围只等“双十一”当天达到高潮。
然而,据“剁手族”们反映,与往年直接打折的优惠模式不同,今年的“双十一”突然推出了许多新鲜花样。预售、定金膨胀金、各类满减红包、直降红包、返现券等优惠券以及7天或30天保价政策,纷繁杂乱的让利规则让人目不暇接。
“页面上显示的红包为什么我无法抢呢?”、“亲,这个赠品的让利是要计算的,另外满减红包要满消费299元才能使用哦。”经过一番与客服的认真讨论,不少人还是一头雾水。
市民毛树勇和朋友们反复研究后,不得不感慨:现在购个物,游戏规则搞得太复杂,再过几年,恐怕没有点高等数学的功底是不敢“应战”了。
货比三家仍“吃亏”
精力消耗划不来
家住冬瓜坞的耿慧慧这几天不断打开电商平台网页,挑选自己喜欢的商品。“名牌手表、家用小电器、手机等都比平时便宜,但就是规则比较麻烦,每家都不一样,还得动笔算。”耿慧慧反映。为此,她从下班看到晚上十一点,不断比较、换算,光光是算式就列了满满一草稿纸。“不知怎么的,越算就越沉迷其中的,往往忽视了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
在大创园创业的徐斌也有同样的体会。他告诉记者,今年一些商家的优惠可谓是暗藏“玄机”,套路满满,有的优惠券要考虑限制人数、限制使用地区、限制使用时段、限制叠加使用等诸多因素,有些商家故意隐去使用条件,造成信息上的不对称,让人直呼“伤不起”。
这两天,为了仔细协调最优购物方案,徐斌自己公司的几单生意也耽误了,简直是“追悔莫及”。
记者了解到,“前哨战”中大伙支付的大都是定金,到了“双十一”当天,提前支付了定金的市民必然要支付尾款,而商家可以通过精品推荐、捆绑销售、凑单优惠等方式使消费者进行二次购买。看到有更多的优惠,难免会有不理智的消费者进行二次比较,这样一来,市民时间和精力的成本又大大增加。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赵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