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徐岳林
2017年12月13日,某市村民自建房发生火灾,导致多人死亡,这场惨剧的起因是电动车充电起火。入冬以来,全国各地已经发生了多起因为电瓶车不规范充电而引起的火灾事件,桩桩件件都刺痛人心。安全无小事,充电亦须符合规范,决不能“偷偷摸摸”心存侥幸。
近日走访城区某老旧小区时再次发现,有电瓶车在狭窄的楼道间充电。就在距离电瓶车不远处的另一边,楼道走廊上明晃晃地张贴着冬季防范火灾的宣传告知书。在严禁电瓶车进楼道充电以及过夜充电的明令之下,一些人依然置若罔闻,这样的情形不但折射出居民们行动贯彻上的不到位,更暴露出他们心理意识上的“轻慢”。
事实上,类似的乱充电问题有关部门已经三令五申,但有极少数居民还是无动于衷,其根源在于心中存在顽固的侥幸心理,消防意识和安全意识十分淡薄。这部分居民往往认为“就是充个电”、“问题不大”,这种想当然的态度万万要不得。要知道,涉及安全隐患的问题根本没有小事一说,一旦发生事故那就是“大错”,大祸酿成之日,悔之晚矣。最近各地发生的火灾事件是最惨痛的前车之鉴,这些用鲜血换来的教训,难道还能让人熟视无睹吗?
平安过冬是每个人每个家庭的心愿,这里再次呼吁那些“无动于衷”者,要对自己和家人负责,从思想上提高安全意识,从行动上规范充电,防火灾之患于未然。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刘波 赵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