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热点专题
我们乘坐的电梯安全吗?
发布时间:2018-02-02

  记者 方俊勇 通讯员 唐曙卿

  “吓死了!电梯运行到一半,忽然失重感来得特别明显,我着急之下也不管有没有用,按照电视剧里那样,将所有楼层按钮按了一遍,最后才发现,是虚惊了一场。”近日,一名读者打来热线电话,对方表示希望媒体能多关注电梯安全。

  电梯是我国法律规定的八类特种设备之一,也是当前各类建筑内的主要运载工具,其安全状况也是老百姓广泛关注的。

  那么,我县的电梯安全状况如何,一旦遇上电梯故障,该如何应对呢?记者为此进行了采访。

  总体安全,

  但“电梯困人”亦有发生

  “我县共有在册电梯1772台,其中在用电梯1474台,10年以上电梯98台,15年以上电梯23台,20年以上电梯7台,总体安全可控,但是部分电梯因使用频繁等原因,也会发生各种故障。”县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根据县市场监管局的不完全统计,2017年该局一共接到各类有关电梯投诉12起,其中有关物业住宅电梯投诉7起。

  在县消防大队,记者获取到了另一组数据。该大队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017年消防大队因电梯困人而出动的,就有15起。其中,光11月和12月间,就出现了金色阳光小区、七星花园、康复医院、进贤湾半岛小镇等电梯困人事件5起。值得庆幸的是,全年未发生一起后果严重的安全事故。

  哪些原因,

  影响了电梯健康?

  记者了解到,影响电梯安全的,主要有三大因素,分别是电梯本身质量、使用环境和维保状况。其中,电梯本身质量和电梯的品牌、价格有直接关系,一般来说价格高的质量相对好一点。使用环境方面,则使用者的不当行为,会给电梯带来很大伤害。而维保状况,则和维保资金是否充足、维保单位是否负责有直接关系。

  “根据今年1月份前半段杭州市特种设备应急处置中心统计,全市所有电梯故障原因中,人为原因占了三分之一左右。”县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表示,人为原因包括生活垃圾和装修垃圾导致开关门受阻,野蛮搬运导致门变形、超载、阻挡关门时间过长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导致电梯“受伤”并停运。

  此外,在维护保养方面,不少物业公司抱着“尽量少花钱”的心态,以超低价将电梯包给他人保养,电梯自然就难以保持一个好状态。不少电梯行业知情者告诉记者,一台电梯的全年正常维护保养收费在4000元左右,有的物业公司或维保单位出于各种原因,将价格压得很低。这种做法虽然“省钱”,但对于“确保安全”来说,却是没有一点帮助。

  安全监管,我县一直在加强

  “按照相关规定,电梯每隔15天就需要维护保养一次。同时,还需要一年一检。我们一直在严格把关,如果市民发现电梯‘带病’或未保、未检上岗,可以立即向我们举报。”县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说。

  据了解,按照《电梯维护保养规则》规定,维护单位应每15天对电梯进行清洁、润滑、检查、调整,更换不符合要求的易损件,保证电梯达到安全要求。并在轿厢内公示维保人员和维保日期的详细信息。为了将这些规定执行到位,我县已经全面推广电梯维保作业公示公开制度,在电梯轿厢内显著位置设置电梯维保公示卡,全方位显示维保情况和设备运行状态。此外,我县还创新推广应用“智慧电梯监管”平台,电梯维保单位可使用电梯维保信息化管理系统手机端APP软件进行维保现场信息采集,由系统生成电子维保记录,以便做到实时监督。

  遇到电梯故障,

  我们该怎么办?

  不少读者可能已在影视中看到过不少电梯故障的情节,那么这些主人公的种种自救行动,放在现实生活中是否真的有效呢?记者请教了县市场监管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科的工作人员。

  “一旦电梯停电或发生故障,乘客首先要做的是求救。可以按下电梯内的警铃呼救,使用电梯内的电话或对讲机呼救;可以拨打96333电梯应急救援电话或是110报警电话呼救;如果报警无效,可以留意电梯外是否有人员经过,并进行呼救。”工作人员表示,人们感觉到的“电梯坠落”主要是由于电梯内部的操作按钮失效,不能按照乘梯人指令停靠楼层,使乘梯人误以为是电梯直接坠落下来的,其实这只是电梯对故障做出的一种安全响应。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乘客要与电梯门保持距离。千万不要采取过激的行为,如乱蹦乱跳,因为跳动会引起电梯的震动,可能导致电梯失控下滑。更不要强行扒开电梯门,因为一方面扒门可能引起电梯的再次下坠,引发更严重的电梯故障,另一方面扒开门之前,对门外的情况完全未知,可能造成扒开门后意外坠入电梯井道。

  “如遭遇急坠事故,应迅速将每一层楼的按键快速按下,若电梯的制动系统能够恢复正常,可使电梯在某一层楼停下。”工作人员表示,乘客此时应站稳,双手护颈,整个背部和头部紧贴电梯内壁保护脊椎,同时双腿弯曲、抬起脚跟以减缓冲力。如电梯内有扶手,亦可一手抓扶手固定身体,其余动作同上。

  工作人员还提醒,乘坐电梯前,应确认电梯到达再迈入,电梯到达后,不要在电梯门中间停留,更不要用身体阻挡电梯门关闭,以免因为电梯门闭合而夹伤人。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刘波 赵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