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许晶
小社区汇聚大社会,小网格造就大担当。这张“网”不打鱼不用晒,装得满满的都是老百姓柴米油盐的琐碎事;众多的“格”,不写字不画画,记录的条条都是社区每个角落的所需、所求。
方青桂是千岛湖镇西园社区第五网格的一名网格员,同时也是一名居民小组长,他所在的网格区域是十字街及骑龙巷一带,是整个千岛湖镇最繁华最热闹的区域,他的脸上永远带着笑容,加上退休前从事过摄影工作而拥有十足的耐心,让方青桂与社区居民邻里之间十分的亲近。虽然网格员的工作繁琐,他却悠然自乐。
空巢老人的“守护人”
行平凡点滴事,服务居民心连心,网格员,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岗位,却关系着辖区居民的幸福生活。随着社会的老龄化,高龄老人和空巢老人越来越多,社区就成为“空巢老人”的暂时依靠,平时子女不在身边,网格员们便成了她们平时的“跑腿人”。方青桂住在千岛湖镇骑龙巷3幢1单元,住在他的楼上是一位“空巢老奶奶”,而且手脚不是很好,行动有些不便。方青桂和社区工作人员多次上门采集信息,老奶奶懒得开门,也不愿搭理他们。针对这一情况,方青桂就多次上门,隔着门板和老人讲一些楼上楼下发生的小事情,讲讲自己身边的人和事,问问老人需要什么帮助,让老奶奶注意身体,保持好心情。就这样日子长了,老奶奶感受到了方青桂的真心,打开了门,拉着方青桂坐下诉说着自己的故事,慢慢的,方青桂变成了出现在老奶奶家中次数最多的人,帮老人买米和菜、打扫卫生、陪老奶奶聊天等,方青桂还发动他的妻子和同楼道的居民周满花帮助老人穿衣穿裤、介绍保姆等,过年过节也都会上门拜年、送过节礼品,老奶奶感冒发烧了,帮忙联系家人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送去医院,老奶奶亲切的称他为“老方同志”。
排查隐患的“火眼金睛”
网格员每天要做的事就是日间巡查。方青桂发现家门口的楼梯只要是下雨天就变得很湿滑,再加上楼梯坡度较陡,年纪大的居民走起来容易摔倒,他认为应该在楼梯边加装扶手。由于骑龙巷区域属于老旧小区,没有物业管理,无法及时解决此事,如果要住户出钱加装,有些居民又不一定愿意出资。于是方青桂便立即上报西园社区,在西园社区和物管处工作人员的多方努力下,上级部门拨了款,今年年初安排工作人员加装了扶手。虽然说楼梯雨天湿滑易摔倒是一件常见之事,但是在网格员的心中,群众的事无小事。
社区工作的“好帮手”
骑龙巷台阶共有122级台阶,是一个原生态的市井小巷,两边的房子低则两层、高则三四层,也有倚山势而建的,它是这座山城的缩影,也有人喜欢用方言说是“阶级脚”。而在2016年,骑龙巷迎来了一次大的“变迁”——骑龙巷慢生活改造,按计划骑龙巷18幢要拆除,骑龙巷17幢要清空,加上两旁的居民的意见多而繁杂,方青桂就挨家挨户上门做好解释工作,帮助社区一起做好矛盾纠纷的调解工作,全部工作做完之后,方青桂整个人瘦了一大圈。
今年年初,政府为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提供免费的居家养老购买服务,政策明确了关于月人均收入的标准,很多老人家因退休工资超出了标准而无法享受该项便民政策,方青桂就帮助社区一起上门或者打电话做好解释工作,并积极了解是否还有居民符合条件可以申请该项便民政策,及时上报西园社区。
帮助清理“牛皮癣”、张贴社区通知、宣传新政策及便民服务项目,这些都是方青桂和他的同伴们每天要做的。网格员的贴心服务,赢得了居民的信任与支持,营造了和谐温馨的生活氛围。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刘波 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