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何柳青
随着高考成绩的发布,填报高考志愿成为考生和家长最关注的焦点。在父母眼里,报考哪所学校、选择什么专业关乎孩子未来,必须慎重。那么,考生在高考填报志愿上,到底该听阅历丰富的长辈,还是跟从自己的内心意愿?
考生:不想违背自己的意愿
记者采访已经工作的市民,其中既有听长辈建议的也有自己单独做决定的。“当时高考毕业后填志愿,父母也没干涉,就和小伙伴一起讨论然后选择了喜欢的专业。”现在已经工作的鲁女士告诉记者,“当时选的专业自己喜欢,现在的工作自己也喜欢,蛮感谢当时父母没有干涉自己。”
而听了父母的意见在一所学校当老师的方女士说道:“当初填志愿,父母问了好多亲戚朋友,我想报个冷门的专业但父母不同意,他们就想让我报个师范或者医学类的,到时候好找工作。后来经过沟通讨论最终报了师范。”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刚毕业的高三学生大部分表示将听从自己内心的选择,但会参考长辈的意见,与长辈和老师沟通。“自己想选法律相关的专业,但是父母认为现在互联网工作前景好,一直让我报关于互联网的。但是我不想违背自己的意愿,一直和父母商量,不想因为这点分歧闹矛盾。”此外,也有少数考生选择让父母做主。
父母:怕孩子选错影响未来就业
作为父母,最担心的就是孩子以后的发展。“高考还没结束我就开始查资料,找一些相关的杂志。现在知道分数,没事就上网查查,看看专家的解答。就想给孩子选个好的专业好的学校。但是孩子不怎么愿意听我们的,沟通了好久还是想选自己喜欢的专业。好在她选的专业也还好,不然也不知道怎么办。”市民童先生告诉记者。
许多家长表示,孩子社会阅历少,对目前市场就业情况不了解,因此孩子填报志愿应该与家长多商量讨论。“大学所学的专业也决定了孩子未来的就业,专业选的好未来工作选择的余地也大。”童先生表示。
填报志愿父母孩子应多沟通
记者认为,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可与信赖的朋友、长辈、老师多沟通,参考他们的意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身性格以自己的未来就业计划来填报志愿。作为家长,可根据自身对孩子的了解,选出几个专业同孩子一起讨论,而不是忽视孩子的想法,直接替孩子做决定。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方俊勇 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