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江晓华 实习生 吴昊昊
说起热射病,可能我们许多市民并不陌生,它在中暑的分级中属于重症中暑。连日来,中央气象台连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我县也已多日“高烧不退”。县一医院医生提醒市民,长时间户外活动或工作,应预防中暑,若中暑后处理不及时,易转变为热射病。
8月10日,记者来到县一医院急诊科。急诊科医生刘晋告诉记者,热射病是一种致命性疾病,病死率高,通常发生在夏季高温同时伴有高湿的天气,持续闷热会使人体皮肤的散热功能下降,体内热量不能发散,造成体温突然过高,进而引起一系列很严重的病理生理问题。
据介绍,热射病之所以危险,是因为人体器官一旦造成损伤,经过治疗也并非都能恢复功能,当多器官功能衰竭时,就算抢救成功也可能留下永久性损伤。刘晋表示,任何生理功能都是有极限的,一旦超出了正常生理功能的负荷,身体就会出现问题。在他们接诊的中暑病患者中,很多都有长时间户外运动或工作的经历,这些患者在高温条件下一般都存在运动强度过大或不注意防暑降温。
刘晋介绍,如果这种高温天气出去,第一要做好防护,穿凉快的衣服,最好带雨伞防晒,现在高温下紫外线照射是很强的,可以多备点水,最好是一些淡盐水,补充人体的水份。其次可以配一些中成药,如人丹、藿香正气水等。如果感觉轻微的一些不舒服,可以适当的休息,如果出现头昏恶心等症状,最好去医院咨询一下医生的意见。
刘晋医生特别提醒,高温天气,不要饮用含酒精或大量糖分的饮料,这些饮料会导致人体失去更多的体液。同时,老年人、婴幼儿和儿童,慢性疾病如心脏病、高血压和精神疾病患者,从事户外工作者,更容易受到高温的影响,要时刻提高警惕。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刘波 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