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闻采访中的提问
  发布时间:2007-10-09 08:39:14   
谈新闻采访中的提问

    新闻采访是记者为收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是了解新闻事实的重要手段之一。当前媒体间的竞争日益剧烈,新闻报道前期重要工作之一的新闻采访直接影响到新闻报道的质量、媒体的竞争力,故记者对于新闻采访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其中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越来越重视与采访对象的交流与沟通,讲求采访人性化,注重创造和谐自在的交谈气氛,从而为新闻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提问是记者采访中最主要的获取信息的方式。记者的提问,决定其能否得到真实准确的新闻事实;能否将新闻事实挖深挖透,以及能否架起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桥梁,―打开采访对象的心扉。那么记者在采访提问时应该做到的是什么?以下结合新闻前辈的经验和自己的一些体会,阐述几点:

  准备充分

   记者基本功中有一项便是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准备充分是采访中很重要的一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有人把采访比作“面对面的战斗”,采访的过程是记者与被采访对象在思维上的交锋,要想取胜必须知己知彼。这种“战斗”由于条件所限,往往非常短暂,而为了这短暂的战斗,记者往往准备了几天、几星期、几个月,甚至更长。

   曾经有位意大利著名女记者谈到对邓小平的采访时说:“那次采访很深入、很详细,用了两天时间,很有意思,我想提的问题全都提了。”这次被记者认为很成功的采访与她之前的充分准备是分不开的。这位记者在访问邓小平以前,看了好几公斤的材料。从她的新闻稿中可以看到她对邓小平、毛泽东、林彪、“四人帮”、中苏、中越、中柬关系都有一定了解。

   但有些记者采访前根本不做任何准备,不对被采访对象进行了解,不对相关信息进行了解,也没有拟好问题,进门就向采访单位要材料,然后匆忙上阵,往往不是提的问题没击中要害,就是所提问题有限,找不到话题,采访中出现“冷场”。回来后只好抄抄材料敷衍了事,结果是写出的新闻作品干瘪无味。

  提问具体

   新闻作品生动处的来源之一是细节。就是说记者在采访时要挖出那些细微的闪耀点,积累丰富具体的素材。新闻是用事实说话的,有了具体的东西,才能深入认识事物。没有一个个具体的事实,具体的数据,全是一般性的材料是难以写出好新闻的。因此记者提问要具体,不能漫无边际,也不能大而不当。那种不分场合、时机,动不动举起话筒就问:“你现在感想如何?”的采访提问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样的问题太宽泛,对方往往不知从何答起,只能说“我太高兴”“太激动”之类的话。

   2005年春节前,辽宁电台新闻台播发了辽宁省兴城市东辛庄镇政府三年时间吃饭打白条,吃垮一个红火酒店的录音报道。听众听了这种腐败现象后,反响强烈。记者在采访镇领导时,镇领导大谈特谈的都是些大政策方面的东西,对具体问题避重就轻,一语带过记者通过一连串具体的提问“到底有没有欠酒店饭钱?”“欠了多少钱?”“为什么明知道没有能力还钱,还要去吃?”“都是谁去吃?”,那位镇领导无法回避,很快就将一些数据和具体情况提供出来。如果当时记者不问具体,对方很可能含糊其词,那么听众即使听了报道,也不会印象深刻,更不会有什么反响。

  有针对性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记者采访提问也应根据不同的人提不同的问题。反过来说,就是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不同的采访对象,或同一类问题根据不同的人而采取不同的问法。一般规则是问全局性的问题就找负责这方面的领导或工作人员。要了解点上的情况就找基层普通干部、群众。要问知识性的事情就找专家学者。

   2004年末,辽宁电台新闻台两名记者到绥中县前卫镇背阴章村采访一位叫齐玉民的小学校长。齐玉民28年如一日,摇着小船、划着冰车穿越水库义务接送孩子们上下学,没有让一个孩子失学,事迹感人。记者特地找到齐玉民曾经接送过的学生、现在已经40多岁的刘仁杰进行采访。如今齐玉民还在接送刘仁杰的儿子,通过刘仁杰的切身感受,把一个农村教师多年接送孩子的艰难和曾经遇到过的危险,客观而又生动地勾画出来,让人情不自禁地为齐玉民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所感动。如果同样的经历只让齐玉民一个人来说,就不会这样生动。

  选择角度

   作为记者,在新闻采访报道中,无论是时政新闻、经济新闻、还是社会新闻,都要善于从平民百姓的角度去思考和选择报道的内容和主题。多从基层生活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和群众日常生活的变化中,发现具有普遍意义或对全局有指导和启示意义的新闻。掌握这样的原则,才能在同采访对象的交流中,提出合适的问题。比如,报道一项重大政策或措施,要善于选择平民视角,通过具体的事实提出问题,反映这些政策措施会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而其中百姓又需要做些什么等等。

  学会尊重

   我们经常可以在电视新闻中看到这样场面:记者在和被采访对象面对面时,有意无意地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架势提问题,有时甚至成了“审问”,这是采访中记者与被采访对象不能体现人格平等的具体表现。

   在实际工作中,记者与被采访对象是否能够进行平等的交流,往往是采访成功与否的关键。无论是采访政府高官,还是监狱里的囚犯,记者都要平视对方,这是平等,更是尊重。比如,同一个被采访对象,同一个新闻事实,有的记者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得不到对方的配合。然而要是换上另一位记者,也许同一被采访对象向记者敞开了心扉,使记者获得了宝贵的一手资料。这里,记者能否把自己当作一个普通人,能否以平常心和平等意识和被采访对象交流与沟通,就显得十分重要。

   记者的言谈举止、对采访对象的态度不仅深深影响采访效果,而且也将影响到采访对象对记者所代表媒体的看法。因此,记者在采访时,一定要注意礼貌,尊重对方。现在,人们的素质都有很大提高,注重自我价值,对媒体不再有以前那样的敬畏感和神秘感,也更懂得在媒体中如何充分发表自己的言论。这对记者来说既是有利的,但同时也要求记者更加重视现代生活中人们交往时遵循的礼节礼貌。特别是被尊重的需要。自以为是、盛气凌人或者是低眉顺眼、巴结谄媚不但是不尊重采访对象,更是不尊重自己。这样的记者往往会让被采访对象避而远之。

   尊重被采访对象,一是尊重对方风俗习惯。记者在采访时应该入乡随俗,以免引起对方不快。二是注意对方的地位身份,提问得体,不唐突、不鲁莽、不咄咄逼人,不要不合时宜地提问,也不要太让对方难堪。特别对于一些敏感的涉及他人隐私的话题,突如其来的提问会让对方措手不及,有个性一点的被采访对象干脆会拒绝回答。因此,记者更要尊重被采访对象,在征求对方意见后,再以对方所能接受的方式提出。最后,记者在对方回答问题时要仔细倾听,认真记录,不要随意打断,也不要东张西望、心不在焉、打呵欠或玩手上的工具,或是手机响后,不征求对方的同意就旁若无人地接听,这都会引起对方的不满。

  营造气氛

   记者采访时需要在短时间内与采访对象“一见如故”,倾心相谈。这就要求记者有一种特殊本领,能够消除陌生,让对方很快熟悉自己、适应自己,达到一种和谐的提问气氛。营造和谐的气氛,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找一种“媒介”,比如斯诺的夫人海伦・福斯特・斯诺采访毛泽东时,所用的媒介是斯诺珍藏的一张毛泽东照片。她说这照片就好比桥,把她与毛主席联系起来。在采访王震时,她找的媒介是自己与王震同年合作歌曲《南泥湾》,这使得采访气氛活跃起来。

   辽宁的一位记者曾谈到他采访一位优秀警察时,前几次都吃了“闭门羹”,好不容易遇到本人了,结果对方却总不大开口说话,气氛一度很沉闷。他忽然想到那位警察平时爱研究和驾驶汽车,于是记者就从最近刚刚下线的几款新车谈起,问那位警察汽车的外观、性能如何如何,那位警察立即来了兴趣,与记者热烈探讨起来,态度也热情了,还讲到自己曾经开车追贼的惊险场面。记者因势利导,趁机提问,得到不少素材。

   由此可以看出,当对方因为性格内向或对记者不熟悉不愿多说时,记者找到一种“媒介”或对方的兴趣点,以此拉近双方的距离,往往可以让隔阂的坚冰消解,让提问在融洽的氛围中顺利进行。

  态度真诚

   记者要想从被采访对象内心深处挖掘素材,必须先得到采访对象的信任和认同。记者要想使被采访对象明之以事,晓之以理,更要动之以情。

   记者要使自己和采访对象在感情上产生共鸣,这种情感的共融不仅仅是一种感受力量,更重要的是可以成为一种动力。记者要以自己真诚的言行赢得对方的信任,才能进入他们的心灵深处,从而挖掘出更真实、更有价值的东西。

   要想让被采访对象真切感受记者的真诚可信,从而达到心灵的沟通,记者就必须要在情感上接近对方,并且自觉地换位到被采访者的角度,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感受他们的感受,体会他们的喜怒哀乐,寻求情感的接近。相反如果缺乏情感和亲和力,被采访对象可能就不会太买帐了。

   总之,从传播角度说,新闻传播内容只有受众接受并认可,百姓关注并欢迎,传播过程才算完成。而要实现这一过程,就必须在采访中尽量多的获取有价值的素材。记者在采访时,就是要能与被采访对象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创造良好的采访提问气氛,使采访成功,为后一步新闻写作收集充分的素材,从而圆满完成报道任务。 (作者单位为辽宁电台)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王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