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环境条件下履行记者职责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09-02-02 15:40:42   
基层环境条件下履行记者职责的几点思考

【提要】基层记者内涵是相对于省级、国家级媒体记者而言的,是以行政层级为标准所作的一个分类。基层记者因其所处工作环境层级低、范围有限、关系具体而复杂等因素,记者角色的履行或达成过程中,存在着许多课堂上所未及讨论之处。这些客观存在的因素将如何影响基层记者群体的职业行为,又如何去应对,值得思考分析。


【主题词】基层记者  基层环境  记者职责

    比照我国行政区划级别之序列,县一级新闻单位当是国家新闻体系中之最基层者,其所属新闻记者当是名副其实的基层记者――工作和生活均于基层而非日常工作要求之所谓“深入基层”之记者。


    对于记者、记者职业特点、记者素质修养等内容的理论研究和观点阐述,一般都止于纯业务角度,少有针对记者所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两者关系、记者应如何面对这个关系的阐释。这多少也是令人产生新闻记者是在“悬空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印象的原由。


    但现实情境中的基层记者,却要具体而长期地处理生活环境与工作环境重合所产生的一系列复杂的关系与影响,这一繁重“任务”实际已成为记者群体在履行本职角色过程中最易忽视却费力颇多、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并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左右着基层记者群体或个体的职业表现。因而我们说,基层环境条件对记者群体职业履行的影响,已成为一个不可不究的课题。


一、基层环境条件对记者职业的影响分析


    (一)新闻记者职业的特殊规律性与记者群体对环境的深度依赖性之间存在无可避免的相互制约。


    新闻记者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新闻事业的运作受其内在的特殊规律――新闻规律的制约。在特定的基层地方,能否做好新闻宣传工作,除一支好的记者队伍外,关键的就是新闻规律能否在对应环境中得到尊重和遵守。亦即在基层环境中,相关于新闻事业的制度、规定、受众素质、社会包容度等因素,与新闻规律之间的相容程度。相容程度高,则有利于新闻事业的发展。反之则不然。


    同时,新闻事业不可能脱离于现实而生存,它总是要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这就是新闻事业对于具体环境的依赖性。一方面新闻规律需要环境的积极支持,另一方面,新闻行业又对环境有着无可避免的依赖、受其制约。这构成了两者之间相互关系的主要内容。


    作为新闻行业中的一分子,新闻记者在这对关系中,必然只能是作被动、适应为主的调整,在制度等根本性因素上,受其左右。这种带有结构和制度性的“刚性”影响,通常会使人在思想意识领域产生变化。对基层记者而言,影响所及的,是对新闻事业、新闻规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等重大原则性问题认识的变化甚至曲解,导致思想认识上的模糊和矛盾,出现观念的倒退、信念的溃散。
(二)工作环境与生活环境的高度重合,使基层记者的思想与行为易受环境不良因素的侵蚀和绑缚。


    生活环境与工作环境的高度重合,是广大基层记者所面对的最为重要的现实,也是区别于高层媒体记者最为显见的因素。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高度重合带来的影响,主要的,是生活环境中的各种消极因素对于记者采访行为中本应坚持的原则、准则的冲击和侵消。


    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乡土中国》中提出“差序格局”的概念,用以说明中国传统社会中社会关系的特点。他认为在中国传统社会,人们之间构成的是以人为中心,以其血缘关系、地缘关系,甚至功利关系为纽带的一张张关系网,形成特定的交往范围和圈子。有学者将这样的社会称为“熟人社会”。


    “熟人社会”无疑正是生活于基层的记者们长期面对的环境常态,并且无法摆脱它的阴影。“熟人社会”里,背景和关系是典型话语,这显然与新闻追求客观真实、公正正义的准则有所冲突。“熟人社会”无疑将伸出每个可能的触角,去干扰基层记者的新闻行为。由此,基层记者把握新闻纪律和职业道德的过程中,显然将失去“清静的”环境,面对的将是利益的诱惑和职业的压力。


(三)基层环境低层级地位,客观上对记者学识、成长和发展上带来更多限制。


    基层媒体所处的层次、国家大环境下对基层媒体的定位、基层媒体的新闻观念和经济实力等因素,限制了基层记者在业务学识、个人成长等方面空间的拓展。这导致的是基层记者的“低能化”和对新闻事业的忠诚度,并对基层记者队伍的信心和面貌产生消极影响。


二、基层环境下,履行好记者角色的几点思考。


    在基层记者所面对基层环境具有特殊性条件下,做好一名基层记者,无疑需要更多的笔外功夫。结合自身近十年来的体会与实践,从思想信念和实务操守等主要方面出发,作一点浅显思考。


一)在思想认识、价值观念层次上,基层记者要扎下两条“根”。


1,要能在自己的意识领域里扎下科学新闻观的“根”。


    投身于新闻行业,树立并坚持正确的新闻观,是立身之根本。

 
    科学的新闻观、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它的内涵十分丰富。具体到基层记者而言,我以为需特别强调的,是要在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基本理论内容之上,能在个体内心里树立新闻事业的崇高感、能强烈认同新闻事业所承载的责任,从而使基层记者能在自己的意识境地中建立起一个思想高地,并作为自己新闻生涯的思想方向。


    基层记者需要在思想上自我重视,要能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职业对于眼前社会的能动作用,要敢于说出“社会进步、记者有责”的豪言。要善于把眼前社会的进步与自己的职业挂起钩来,善于通过自己的努力推动社会一点一滴地前进。珍惜自己的话语权,常葆“我要说话”的冲动,努力践行着基层记者的职责。青年时报“新闻推动进步”六字铭言,高度概括和揭示了新闻工作者对于所处社会应负的责任,这无疑对报内记者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


    记者是职业,有了责任感,记者职业同时也就成为了新闻事业。基层是具体而现实的,基层记者就是要时刻表现出责任感,才能获得跋涉于新闻生涯的不竭动力。


2,要以“立志”的方式,让自己愿意在新闻职业上“扎根”。


    这一“扎根”,所要解决的是基层记者在把记者职业作为长远目标时,所面对的思想和认识的疑感。


    思想上牢固树立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也就有了新闻人的职业灵魂。然而,基层记者的最大现实是,如何能甘愿在新闻职业上“扎根”。虽然记者是一个特殊职业,终究是职业选择之一。一旦面对长期“服役”,对基层记者而言,仍然疑虑重重。利益选择、人生成就的各个方面权衡,都几乎是可以触摸到的。亦即多数人看来记者职业仍然是“一碗青春饭”,对于那些将与新闻“长相守”的基层记者来说,令人思量。


    显然,有志于斯才能投身于斯。无论如何,人总要有个大体方向,这就是志向。管理学上有个例子,是问三个石匠的志向,其一说是为养家糊口,其二讲要成为出色的石匠、雕琢出精美之石头,其三答要造一座华丽宫殿。三个回答代表了自己对职业的三个层次的职业冀求。显而易见,最后一个回答中充满着理想与追求,令人振奋。同理推之,新闻从业者面对职业,只有怀着这种已然超越职业本身的追求,才会令自己不断地焕出热情,避免或减少对职业的倦怠。可见,基层记者长期扎身记者职业,十分需要对自己的职业观进行一次“升华”,让职业认识更加鲜明。


    重志向,更重秉持。重秉持就是需要基层记者能坚守和维护好扎根新闻阵线的精神支柱,要能正确看待守业与升迁、敬业与名利等方面的关系。人们在一个行业中的发展,结果不外乎两个:离开和坚持。尤其在有着“十字路口”之称的新闻职业,这里充满着各种可能性,是一个良好的成长和发展平台。但,“可能性”毕竟不代表全部,还有始终不去走这个“路口”的同行者,他们会成为新闻战线上的“老面孔”。当五彩的未来渐渐澄清为分明的现实,这会考验着一个人心态的耐力。“志在何方”的定位与把持,就决定着记者个体的心态。其坦然于自己志向的,将能继续迸发着事业激情,也必将继续活跃于新闻战线。否则,就只会在同仁的眼中沉寂。在我们身边,能长期、甚至一辈子在一线倾力于新闻工作的,不在少数,他们的这种与新闻“长相守”的定力令人钦佩。


(二)常怀警觉之心,操守不失;常保学习之境,进取不止。


1,理性认知,冷静应对,成为善于化解“熟人社会”不利因素纠缠的“庖丁”。


    前面说过,在“熟人社会”里面,我们大家都相互认识、知根知底,就如共同生活在一个大社区里。“熟人社会”对于基层记者而言,有很多便利,比如易于沟通、方便采访、便于了解和掌握背景材料等。但是另一方面,基层记者应当更加关注如何化解“熟人社会”给自身所开展的新闻过程带来的影响。


    基层记者要对“熟人社会”有深刻的认识。基层记者不可能脱离“熟人社会”,必须将正确应对“熟人社会”作为自己必需解决的重要课题,能对“熟人社会”的一些特质作清醒认识和冷静分析。“熟人社会”里,“背景”和“关系”是典型话语,人与人之间的远近亲疏是行事的重要标准。这种人治色彩浓厚的社会现象是与新闻工作客观、真实等原则不相容的,也是最容易影响和损害新闻事实的客观和真实性。新闻实践中,记录报道实事求是,特别在那些涉及导向、正误,需要表达观点的时候,要能在“熟人社会”面前端得住身子、稳得住立场。基层记者在这种时候甚至不妨“清高”一些,断不可为着“关系”、为着“小圈子”利益而出现迁就、发生偏向,甚至违反基本事实。好记者要能在“熟人社会”面前跳出“三界”外,能以“史官”般的意志坚持事物的本来面目,客观公正地作出记录和报道。


2,拉高认知标杆,思维上跳出“基层”,从更高维度为“新闻之眼”重建参照系。


    客观地讲,县级新闻工作者,囿于各种条件限制,在理论、视野、观念、经验、阅历、角度等思想和技术层面,都存在相当的局限性。这些局限会从不同的方面影响我们的总体新闻工作水平,也往往成为导致“喉舌”角色不到位的重要原因,出现面对具体事物,报不清、道不明,舆论引导上音不准、调不正等问题。这就使记者的角色大为逊色。


    消除或者突破上述局限,套用一句时新话,就是要拉高我们的认知标杆,为我们的新闻之眼建立一个全新的参照系。做到这一点,重要的就是要能放眼县外、认识全局、掌握发展的大规律大趋势,提高独立认识和分析能力。基层记者拉高认知的标杆、重建新闻参照系,将会获得更正确的方向感和分析力,使我们能以更全面和准确的维度来把握基层现实中的新事物新情况,进而帮助自己更好地、更深地理解基层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大政和方略,更好地在疾风迅雨般向前推进的社会发展大潮中把握方向,作出正确判断,发出准确音符。即胸有大局,基层记者才能不囿于基层而走在前列。譬如做科学发展观落实的报道,基层记者要有对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认识,才会避免就事论事式的报道;再如对基层当前经济发展的报道,基层记者就必然要有对全国、全球经济出现的新情况有及时和深入的掌握,这样才能避免报道出现与大局脱节、归因分析错误等情况。

    当然,一名基层记者要能担当好自己的角色,首先离不了过硬的新闻业务技能,这是所有记者的共性要求,但这不在本文的讨论之列。


    时间和水平的原因,作以上肤浅的探索性思考。基层记者作为新闻体系中最底层、最受具体环境影响的新闻群体,值得我们不断地关注和研究。


参考书目:
1,《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清华大学出版社,范敬宜、李彬主编;
2,《新闻采访写作》,武汉大学出版社,张默主编;
3,部分资料由专业网站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