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策划要把握五个原则
  发布时间:2009-02-02 15:42:17   
新闻策划要把握五个原则

[内容提要]当前策划在新闻界很流行,已经过了新闻该不该策划、能不能策划的争论期,成为各媒体的一致行动。策划制胜,成为新闻人的一种全新理念。媒体的政治敏感、新闻敏感、思辨能力、运作能力、团队素质也在策划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搞好策划,要尊循五个原则,脱离了这五项基本原则,就容易出现呆板陈旧、新闻炒作、报道失实等问题。

[关键词]新闻策划   原则

 

近年来,新闻媒体不断增加和扩容的直接结果,使得有限的新闻资源由当初的“买方市场”转为“卖方市场”。而社会透明度的不断提高,使新闻资源的共享性也随之提高,独享新闻资源已越来越变得不可能。在这样一种态势下,更多地看谁能有效利用和挖掘这些有限的共享资源。于是,一种全新的新闻理念在新闻界悄然流行起来:策划制胜。
   
怎样策划,就是要遵循时新性、时宜性、合理性和前瞻性、互动性这五项基本原则,新闻策划就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追求时新性

 

新闻的本质是新,新闻策划是以新闻事实为基础的策划和运作活动,当然也要新,要有较强的新闻性。因此,在选题上,应该以选择事件性较强的新闻进行策划为主。

我们这张报纸是县委机关报,它不同于都市类报纸,我们的宣传首先要讲宣传规律,要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发展大局,有效指导工作。因此,对主题宣传的策划,应该予以重视。

比如,县委召开十二届党代会,提出“以湖兴县,融入都市”的发展思路,要打造“五块品牌”、实施“六大战略”,我们就要围绕这“五个品牌”、“六大战略”策划报道,给予进一步的解读和展望。

对一般具有全局指导意义的会议,我们也可策划主题宣传。

比如,412日一版头题稿:《县委理论中心组召开学习会》

乍一看这就是一篇县委常规的会议报道,可仔细看了全文却和以往不同:县里面在北京请来了一个环保博士给县里的各级领导讲课。这篇稿首先有一个问题,新闻淹没了,在标题中没有体现出来。这篇稿的主题应该是“县领导请高端环保专家讲课”,可以在副题中说“县委理论中心组召开学习会”,突出一下这是县里的一个常规要开的学习会。一般机关报要强调这是个什么会,如果是都市类报或晚报,这个副题完全可以不要。

环保专家给县领导讲课,我相信这是一个读者感兴趣的内容,读者也想知道,环保专家对千岛湖的环保的看法。那么,我们就有文章可做了――由此引申的报道可以在二版发,一版做个题注。可以发博士这次会议的精彩观点、博士简介、博士主要论著的观点;国内外先发展后补偿的案例、我县对千岛湖环保问题的主导思想、坚持得怎么样、当地百姓的看法和建议等等,可以挖掘出很多关联新闻来。

  时新性另外一个重要的内容应该是创新,就是摒弃与客观事实不相符合的旧观念、旧理论、旧做法,发现客观事物的新联系、新属性、新规律,并运用这些新联系、新属性、新规律去把握事实和评价事实,看它是否有新颖性,前所未有;是否有独特性,不同凡响。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主题宣传与事件性新闻相比,没有准确的时间要素,它的新闻事实往往都不是新近发生的,但通过策划,将它放在特定的时间坐标系内,它同样具有时新性。

如在改革开放30周年的前后,策划有关改革开放的成就报道,就能成为大家感兴趣的新闻。我们今日千岛湖策划的“改革开放同龄人”就属于这方面的策划。如结合“三大”纪念活动,我们搞的“追踪移民足迹”这组报道也属于这方面的策划。这两个策划非常成功。

所以说非事件性的新闻策划,与我们强调的时新性并不矛盾,关键在于要找到最佳的背景和特定的时间坐标系。

最能体现策划的时新性是对事件性新闻的策划,比如冰冻、洪水、非典等。

  

二、讲究时宜性

 

  时宜性是指新闻策划的最佳时机,使新闻策划的社会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当然,时宜性不仅表现在对事件发展每个过程的“先知先觉”和把握上,也体现策划人的政治敏感、全局意识和对新闻的认知程度。

在佳木斯日报发生过的一件事,印证了新闻策划要讲政治、要讲时宜性这个道理。去年,佳木斯新来了一个市委书记,工作很实,他提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我们分几大方面策划报道,其中开设了一个叫“我谈进一步解放思想”的专栏,就是请各市(县)、区主要领导谈对进一步解放思想的看法。发出几期后,市委研究室的一个朋友给我们一个信息:新书记最讨厌坐而论道,他不听你怎么说,只看你怎么干,甚至基层哪个单位见报率高他都有看法。所以这个策划发出几期后便草草收场了。总编为此批评我们没有政治敏感。

时宜性还表现在要把策划放在事件发生的大背景下,如果时过境迁再搞策划就没什么意义了。

比如,高温新闻,这是一个共享的新闻资源,谁有洞察力、思辨力和适当的想象力,谁就胜人一筹。高温新闻可挖掘的很多:刚进入高温可发一篇消息,告诉人们已进入高温时段;高温下水电紧张,要增强节水节电意识;高温下,中暑的人多;高温恰逢“八一”,可发一篇高温难挡拥军情;高温下,湖里游泳的人多,怎么防止溺水;高温下的重点项目建设;高温下的平民百姓生活;高温下“膀爷”是不是多起来;“膀爷”多了,影响我们的旅游城市形象,我们媒体是否能做一些纯棉的文明衫,上街送给那些“膀爷”――开展一场高温下,我们和读者心连心活动;再请专家学者谈“膀爷”真的能更凉快些吗?开展网上调查,多少人赞成处罚“膀爷”等等。

 

 

三、注意合理性

 

  新闻策划的强大作用和意义在于它能将一些分散、无形的事实充分调动和集中起来,从而使潜新闻得到开发而成为显新闻,产生一种“宣传性现象”。我们说新闻策划最终目的是要揭示事件的本质,如果我们在策划时因人为设计制造的现象掩盖或歪曲了事物本来面目和固有的本质现象,那就违背了新闻策划的合理性,从而导致新闻本质的失实。因此,我们在新闻策划时,特别注意在调动、集中这些分散、无形的事实过程中,一方面防止按策划人主观臆想来误导舆论,一方面防止歪曲和改变事实的本质,出现虚假报道。

新闻策划模式一般采用系列报道、连续报道和集中报道,容易引起公共舆论,掌握分寸和度尤其重要。

如,一提起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话题,人们自然会归罪于黑心老板,事先我们应多角度考虑:有的可能是老板恶意拖欠;有的是企业三角债造成的;有的是民工们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有的是劳动力市场管理混乱造成的……

真理与谬误只有一步之遥。在新闻策划中,一定要讲辩证法,防止因片面性造成本质的失实,从而影响受众对是非的判断,影响媒体的影响力和公信力。

 

四、把握前瞻性

 

新闻策划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照搬模仿别人的做法或延续传统的做法都是行不通的。只有通过精心的策划,有独特的视角和创意,才能一招制胜。

要做到前瞻,首先要做到准确把握热点,做到“春江水暖鸭先知”才行。要求编采人员具有高度的新闻敏感,一线记者要及时地向报社反馈信息,使策划人事先对自己要做的选题心中有数。一些媒体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新闻策划早在一两个月就有准备了。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他们事先已获得了别人不知的信息。因此,获取信息也是新闻策划前瞻性的一个重要前提。

要做到前瞻,还要做到在某一事件新闻策划报道过程中,注意收集、整理、归纳,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嘛,从这个事件提炼出能警醒人、激发人的东西来。

比方说,我们遭受了五十年一遇的冰冻灾害,我们在组织策划报道过程中,就要为收口做准备,要总结经验教训,要提炼战胜冰冻的精神

五、增强互动性

策划是报道的开始和准备,策划的实现靠记者现场采访,这就存在着策划与实践能否吻合,即主观与客观能否统一的问题。现实是变动的,策划应是动态的、变化的,策划不能一锤定音、一劳永逸,要在记者的采写过程中全程跟进,不断调整采访思路和采访要点。

另外,策划不宜过细,既要重点框定,也要激发记者开阔采访思路。策划的作用在于确定主旨、规定范围、规划采访行动,属于宏观调控。策划不能越位,不能把记者手脚捆得太死,使记者像学生考试填空一样去完成策划者圈定的题目,这样便扼杀了记者的主观能动性,只是机械地完成规定的计划,而忽视实践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注意去发掘采访过程中新的触发点,而这些往往是报道成功的关键所在。策划的重点是要确定的,要使记者明确主要任务,但是在确定重点的同时要提出多种思路和方案,考虑到与主题有关的可能出现的其它方面,打开记者的思维之门,使其以积极的探索思维面对所接触的现实,这样有利于调动记者的能动性,写出精品佳作。

有时采访结果会与策划初衷不同,当发现这种情况时,不要轻易放弃,要继续追踪,争取有新的发现。在这种情况下写出来的报道,往往有出其不意的效果。当然不能因此否定当初的策划,因为这时策划仍然是起作用的,只不过是反向的刺激作用。一些这方面的采访实例表明,如果没有当初的策划,可能对采访中遇到的相反情形还不会那么敏感,不会引起注意,是当初的策划激活了思维点,使之对新发现的情况特别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