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闻采访技巧
  发布时间:2009-02-02 15:44:15   
浅谈新闻采访技巧

 

新闻采访是记者为收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提问是记者采访中最主要的获取信息的方式。记者的提问,决定其能否得到真实准确的新闻事实;能否将新闻事实挖深挖透,以及能否架起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桥梁,打开采访对象的心扉。

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采访技巧是极为关键的一项专业技能,尤其是刚入行的新记者,对当地的基本情况都不太熟悉,只有通过正确合理的采访,获得更大的信息,从而使稿子更加“丰满”。《今日千岛湖》是一份最基层的党报,平时贴近更多的又是最普通的市民、农民,因此,采访技巧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记者在采访提问时应做到哪几点才能与采访对象进行良好交流?笔者在学习新闻前辈的经验时,结合了自己的一些体会和实践,认为可以将之归纳为“五要”:

一、            要收集资料,访前做足“功课”

记者基本功中有一项便是访前准备,有人把采访比作“面对面的短兵相接的战斗”,这意指采访是记者与采访对象在思维上的交锋,要想取胜必须知已知彼。可想而知,访前准备是采访中很重要的一环。这种“战斗”往往在一两小时,甚至几十分钟内结束,而为了这短暂的一瞬,记者往往准备了几天�几星期�几个月,甚至更长。因为,只有充分了解采访对象的总体情况,才能提出针对性强的有效问题,避免东打一枪西开一炮漫无目的碰运气的情况出现。并且,熟识采访对象的情况,在采访中往往能博得采访对象的好感,从而拉进彼此距离,增加采访的成功率。因此,积极充分的做好采访前的资料收集与其他采访准备工作,是一次成功采访的必不可少的过程。

新闻采访对象的范围广泛,往往包括不同的社会人群和阶级,涉及得是各种各样的领域。从政府官员到平民百姓,从金融经济到“三农”工作,都可能成为采访的对象。针对这些不同知识水平和社会层次的人群,新闻采访的难度可想而知。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根据不同的采访对象,采用不同的采访语言和技巧,适应被采访对象的心理与接受能力。同时,还要求记者收集充分的资料,并在出发采访前就对采访对象进行判断,在纸上草拟多个问题,使采访得到成功。记得当初刚步入这一行时,一位前辈领着我下乡去采访“三农”工作,当时对“三农”工作很陌生,并没有充分了解被采访者的实际情况,采访时问了几个很生硬的问题:“今年收入能有多少?”“为什么收成不好?”被采访的农民报出来一个数字,我就问不出来问题了。但同去的老师就不一样了,问题一个接着一个,而且问得非常轻松到位,最终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所有信息。同样的,在某本杂志上,我还看到这样一则消息,非常具有启示: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记者迈克・华莱士给自己定的规矩是在进行专访前,至少准备好三十至四十个“扎实”的问题;而在通常情况下,他在纸上会记上一百个问题。

但如果记者采访前根本不做任何准备,不对采访对象和相关信息进行了解,也没拟好问题,出门就向采访单位要材料,然后匆忙上阵,往往不是提的问题没击中要害,就是所提问题有限,找不到话题,采访中出现“冷场”。回来后只好抄材料了事,结果是写出的新闻作品干瘪无味。

访前准备工作也是重要的采访技巧之一,准备的问题还有几个原则:一是要让被采访者感到你是公正的;二是要设法触发被采访者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三是要让被采访者感到他的意见对公众很重要,他不回答你的问题,有损于他的公众形象;三是在采访中要善于发现新的问题:发现更新的、更重要的或有争议的问题;发现错误或者被采访者试图掩藏的问题。 记者要有充分的准备,只有好的提问,才会引来惊人的信息。被采访者不愿意同不熟悉情况的或愚笨的人讨论深奥的问题,或讲出可用作直接引语的连珠妙语来。

二、            要抓住细节,当场“刨根问底

新闻作品生动处的来源之一是细节。就是说记者在采访时要挖出那些细微的闪耀点,积累丰富具体的素材。新闻是用事实说话的,有了具体的东西,才能深入认识事物。没有一个个具体的事实,具体的数据,全是一般性的材料是难以写出好新闻的。因此记者提问要具体,不能漫无边际,也不能大而不当。

提问要具体,越是经验不足的记者,提的问题越容易笼统,含糊不清,越是笼统的问题越难回答。最难回答的问题就是,你有什么感想?你当时是怎样想的?那种不分场合�时机,见人就问:“你现在感想如何?”的采访提问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样的问题太宽泛,对方往往不知从何答起,只能说“我太高兴”“太激动”之类。为了搞清一个事实,有许多必不可少的提问,但记者应当搞清楚问题,妥当地分配给不同的采访对象,说明采访目的,争取对方协肋。与采访对象第一次见面时,记者应当尽快说明采访目的,以求得到对方的信任。

既然泛泛的提问只能得到泛泛的回答,那么有特点的提问,才能得到充满个性的材料。一问一答的采访方式容易气氛紧张,如果设法把问答变为交谈、聊天,使采访人情更浓,生活更浓,往往效果更好。提问要有逻辑性,适应一般人的谈话思路,事先明确要谈什么题目,然后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依次谈下去。提问也有一定的顺序:先易后难。令采访者个人难堪的问题放在采访的最后,因为到这个阶段,记者与被采访者已经建立了某种相互信任的关系。而且即使在这个时候,被采访者决定终止采访,记者也已经获得了所需要的基本重要信息。

2007年,笔者在采访“生活品质之城”建设工作时,就是一帮小朋友在白墙上画画,当时活动的主题就是青少年宫小朋友美化墙体,带队的老师只说了下活动是由哪些个部门主办的,并重点突出了青少年宫是如何组织的、多少个小朋友之类的东西,如果采访到此结束,也许回去后就是一条简讯。但当时笔者就深入下去问:“这是一次行为,还是连续性的”,经过挖掘,才知道,这也是一种墙体文化,既可以把淳安的文化展现出来,也可以美化白墙。回来后,笔者除了写了一篇消息稿外,还接着写了一篇短评。

要想问出新闻细节,采访时就应该特别注意考虑:读者会问什么样的问题?而不是被采访者愿意回答什么样的问题;最新的事实、最重要的事实、公众最感兴趣的事实?问题要简短、直截了当、具体;不要提模糊、抽象、概念性的问题。问题越具体、越能获得具体的数字、事实;不问浪费时间的无意义的问题;不问令被采访者难堪或显示他愚蠢的问题,不要问有成见或偏见的问题。

三、要控制节奏,主动引导“归位”

目的决定行动的方向,既然是为了获取有价值的新闻,采访时就必须紧紧围绕你所想要获取的新闻这一中心来进行,不能漫无目的的随便进行采访,更不能毫无逻辑的进行提问。在采访活动中,记者能否始终保持主导地位,使采访活动按照预期的方向发展,这是采访成败的关键。要保持主导地位,第一要善于运用语言提问引导,第二还必须善于运用种种非语言的手段。

前者顾名思义,对记者选择准备的问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准备的问题必须前后连贯,富有逻辑,且紧扣主题,有利于挖掘所需的新闻价值。而后者虽然不如前者那样直截了当,但却有着前者不可比拟的暗示、感染、激励、驱动的作用,它往往会形成一种十分重要的心理力量。在不知觉间引导采访对象进入记者设定的问答逻辑中,避免采访对象不着边际的胡乱回答。例如,当谈话偏离采访要求时,记者可以通过自身的非语言符号,譬如淡化专致的神情、移开凝视的目光、放下正在纪录的笔、起身点烟倒水等等,适当提醒和暗示对方。这样使对方有所领会时,再通过语言转移话题,就会显得较为自然,对方在心理上也容易跟上。

记者要控制采访的全过程。如果被采访者笼统地回答问题,记者必须通过提具体的问题,让他回到正题上来。如果被采访对象紧张,就要营造和谐融洽的采访气氛。营造和谐的气氛,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找一种“媒介”,比如海伦�福斯特�斯诺采访毛泽东时,所用的媒介是斯诺珍藏的一张毛泽东的照片,她说这照片好比桥,把她与毛主席联系了起来,这也使得采访气氛活跃了起来。要使采访对象乐于提供信息,从而获取有价值的新闻,这就必须在采访一开始就尽快缩小彼此的心理距离,让对方把记者视为自己人,产生认同效应。而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是记者本身,必须能够通过自身的服饰打扮、仪态表情、行为举止等方面和采访中恰当的问题选择,语气语态向对方传达友好亲切的第一印象。比如,同贫困地区的农民接触,如果记者百般顾忌,说话居高临下,对方必然毫无好感。如果记者正常大方,对待农民亲切热情,对方自然愿意回答提问;同上层人物接触,如果记者衣冠不正,举止粗俗,也难免被人小看。如果记者举止优雅,问题妥当有内涵,对方积极相应便也在情理之中了。

同时,采访时的气氛是否和谐合作,也同样对营造认同效应关系极大。因此,采访开始前往往要有点跑题的谈话。可以从采访对象的生活、兴趣爱好、专业特长等方面入手,提出几个轻松又讨巧的问题激发对方的回答兴趣,从而通过几分钟的题外闲聊,拉进双方距离,这样,再进入正题就相当顺利了。

四、要注意形象,做到“有礼有节”

记者的言谈举止�对采访对象的态度不仅深深影响采访效果,而且也将影响到采访对象对记者所代表的媒体的看法。因此,记者在采访时,一定要准时、注意礼貌、尊重对方。自以为是�盛气凌人�高高在上的记者往往会让采访对象避而远之。

尊重采访对象,一是尊重对方风俗习惯。记者在采访时应该入乡随俗,以免引起对方不快。其次是注意对方的地位身份,提问得体,不唐突�不鲁莽�不咄咄逼人,不要不合时宜地提问,也不要太让对方难堪。特别对于一些敏感的�涉及他人隐私的话题,突如其来的提问会让对方措手不及,有个性一点的采访对象干脆会拒绝回答。所以更要尊重采访对象,在征求对方意见后,再以对方所能接受的方式提出。最后,记者在对方回答问题时要仔细倾听,认真记录,不要随意打断,也不要东张西望�心不在焉�打呵欠或玩手上的笔,或是手机响后,不征求对方的同意就旁若无人的接听,这都会引起对方的不满。

记者在采访全过程中,如果保持饱满的情绪、专注的神情、全身心投入的态度,便有利于调动采访对象的积极心理,使他始终保持昂扬的谈话兴致。当谈话对路时,不论记者是否同意对方的具体观点,都应通过会意的点头、适当的嗯嗯应答声、或在笔记本上择要而记的行动,给对方以肯定和鼓励。如果对方在不经意中吐露了某种隐私或对自身不利的情况,记者应该保持若无其事的神态,以免对方感到后悔、尴尬而影响后续的谈话。

在现场采访时,除了笔记之外,还可以运用心记,如果是被采访对象不愿意接受正式采访或不允许作文字笔录的东西,可以试着将所见、所闻的真人真事的材料强记心中。但对一些重点的、有意义的、主要的事实和内容或一些易忘的材料,如数字、人名、地名、物名、精彩的语言等,就得有针对性的在采访本上记清楚。有时在采访进行当中,为了不影响采访对象的思绪,可以把自己的所思、疑问点放在最后来补充问一下。而且,采访结束时,需要对一些关键点找相关的领导、知情人复核,避免只听一家之言,出现偏面。

五、要运用工具,保证“有根有据”

现代科技越来越发达,同样可以应用到采访工作中来。新闻单位上都给文字记者配备了录音笔、照相机等采访设备,都要充分运用到采访工作中来。

录音机或者录音笔是作采访记录很重要的工具。一些重要事件和人物,特别是人物专访常用录音记录。这样记录更真实、准确,而且可以作为资料和证据,也便于记者腾出手来倾听、观察和思考,也方便用于隐性采访。还有就是照相机,一快、二准、三形象。比如说,记者针对某一个争议颇大的现象进行采访,可能要伤害到一部分人或领导的利益,这种采访就必须结合运用录音笔和照相机,保留证据。

尽管我们对记录有诸多形式,但最根本的形式还是笔记和心记。在心记和笔记的选择中,可以根据记者个人的习惯和采访的实际来取舍、侧重,相互补充。画记和录音记录是记录的一种重要形式和有益补充。

采访是人与人交流的过程,面对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况,再多的技巧也比不上新闻工作者自身的真诚与热情所能带来的成功效果。面对采访者,只有记者本身抱有正确真诚的态度,才能感染对方,完成一次成功的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