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闻记者敏感性的培养
  发布时间:2009-02-02 15:26:03   
浅析新闻记者敏感性的培养

[ ]一个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别人可能看不出它是新闻,而你却一下能识别它是新闻,这就是新闻敏感。记者与消息来源的互动对新闻呈现方式的影响,一直是新闻学当中重要的研究议题。为了完成采访工作,记者时常会与消息来源建立密切的人际关系,通过沟通和交流,寻求有价值、有质量的新闻。这一过程中,主体对于新闻线索的把握,特别是注意自身特性对新闻传播活动产生的影响,对新闻报道会起到重要的意义。这不仅需要记者具有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而且还要有直觉思维,也就是“一触即合”的新闻记者的思维。

 

[关键词]:新闻敏感  思维  政治意义  价值   形象

 

 

记者采写过程完成后,文稿虽然是新闻事件前因后果的再现,但这绝不是机械地“有闻必录”和假想思维的运用,也不是无视形象造形和可读性效果,恰恰相反,记者是运用一定的技巧和手段,选取具有一定说服力和感染力的事实形象去影响观众。同时,这种形象性既不是生活现象的机械记录和事实图解,也不是脱离客观纪实的主观设想和臆造,而是具体可感的现实生活的一角,是概括了事物本质的典型形象。因此,对于一个新闻记者来说,必须具备对新闻事实有多方面的判断能力,也就是说,要有敏捷的新闻嗅觉―一新闻敏感。新闻敏感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去解读。

 

判断新闻事实的政治意义

 

“大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今年我们国家面临多起大事件。“四川汶川地震、奥运会的举办、毒牛奶的清理、应对金融危机……”在重大事件发生的紧要关头,从国家到省市县,各地不少媒体记者怀着对事业的崇高责任感和对国家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冲向采访前线,不顾身家性命,大智大勇地拍写下了许多令人无法忘怀的场面,形象地记录了全国上下万众一心克服难关、为国出力的真情实景。这些精彩报道,记者不仅采用不同的手法和技巧,千方百计地突出思想性和政治意义,深刻地反映了事件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也从另一侧面反映了新闻工作者敏锐的政治敏感性和对客观事物的敏捷洞察力。

    千岛湖传媒中心结合县内实际,应时出动,迅速启动策划方案。新闻记者以自己的从业经验,从不同的角度报道这些大事件带来的巨大影响,其中很多内容都是记者在实地采访中通过实地挖掘采写而成的。一篇篇紧跟大事的报道迅速推出:《我县第一支卫生防疫队火速赶往四川灾区》、《一对残疾人夫妇向灾区人民捐款》、《“奥运商品”市场走俏》、《淳安籍志愿者为北京奥运服务随记》、《食品药品监管局严密监控奶制品市场》、《我县“问题奶粉”事件处置工作令市政府满意》……,一系列的报道强烈地突出我县在应对大事件中的积极态度,为上级部门文件精神的下达铺平道路。

报纸是以刊载新闻和时事评论为主的定期向公众发行的印刷出版物,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新闻记者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就必须服从党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总路线、总任务,并积极地反映人民群众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各种要求利益和愿望。所以,记者的新闻敏感,首先是一种政治敏感。要善于从政治上观察问题,善于发现事物的政治意义。对于那些政治上重要的,为广大群众所关注而又涉及切身利益的问题,新闻记者都要以巨大的政治热情和强烈的革命责任感去发现、去捕捉。

 

判断新闻事实的全局地位

 

世界各类事物的发生和发展,都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必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有些事实,虽属平常小事,但在某个时间、某个地区却成了突出矛盾,成为影响全局的因素。新闻记者的敏感,不但要善于发现新生事物的苗头,而且要善于抓住某些寻常事物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通过某些事实的报道,影响全局。这就要求记者对全局情况了如指掌,对事物的发展趋势有充分的认识。

今年的金融危机影响甚广,千岛湖传媒中心就企业应对策略、相关部门扶持和专家建议等多方面开展宣传报道,对一些好经验、好做法进行了详细介绍。这一系列新闻报道后,企业老总们普遍反映这一问题抓得好。前几天,记者收到一个新闻线索:县工商分局颁发我县首张《股权出质设立登记通知书》,这是我县办理的首例股权出质登记,为企业及时解决了融资难的问题,实现了股权物权化的突破。这一新闻线索跟眼前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密切相关,记者随后进行了跟踪采访和报道,反响良好。针对企业遇到的难题,部分企业主纷纷反映现在全县服务工业企业的氛围比以往浓厚多了,部门乡镇的办事效率也有了很大的改观。宣传一家企业是件小事,但连续报道产生的冲击力却联系着千家万户,联系着县工业企业发展的信心。尤其我县工业基础薄弱,如果市场不畅,直接影响着广大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也影响到淳安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秩序的安定。因此,新闻记者切莫忽视了带全局性的“些许小事”,小与大是联系在一起的,要善于从小事中发现大问题。

 

推断新闻事实的反响程度

 

能否迅速推断某一新闻事实在观众中可能引起的反响程度,既表现为记者对正在变动的客观事物新闻价值判断能力,也表现为记者对这一新闻事实的预见能力。今年4月间,我们的一位记者在威坪中学采访时发现:学校组织学生几年来一直收拣废纸,用来支助公益事业。面对学校的热心做法,记者通过深入采访,写出了《拣废品换来8万多元 资助贫困学子150多名 威坪中学“爱心纸”活动功德照人》,这一报道的发表,立刻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凡响,并很快被《杭州日报》、《腾讯网》等多家新闻媒体转载,随后本地报纸在《龙山夜话》栏目中推出了八篇杂谈类报道。

通过对这一事件的后续报道,进一步引起了人们对教育事业的支持和对希望工程的关注。我们也从中得到启示:是否能及时地发现新闻线索完全取决于记者的职业敏感。记者应善于从错综复杂的事物中,特别是在一些不被人们注意的或者司空见惯的事件中,迅速及时地捕捉到新闻。并能紧紧把握这一新闻事实进行深度报道。

 

发现新闻事实的背后价值

 

新闻敏感是新闻记者见微知著、在无关紧要的事实中发现有新问价值的“大新闻”的能力。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虽然都是现象和本质、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但一些不显眼的形式和现象,往往被人们忽视,殊不知其中可能包含“大新闻”。记者的功力就是要知徽见著,从平凡之中看出不平凡,从寻常中看不寻常。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情况,有些小事往住不为人注意,但只要你经过一番细心观察,把它同周围的客观事实联系起来,往往就会发现隐藏在小事之后的重大内容,揭示其深刻的社会意义。,

笔者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今年教师节前夕,参加一次县政协组织的教师委员座谈会,会上听到一些教师说,如今义务教育已经普及,义务阶段的学生享受到的教育待遇越来越好,但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还是比较多。无独有偶,教育部门也正努力关注和解决学前教育面临的问题。笔者通过实地采访,写出了《让幼儿接受高品质教育》,相信相关的话题将逐渐进入有关职能部门。从这件事中,笔者也深深体会到新闻处处有,新闻记者只要做有心人,经常注意和留心周围事物的细微变化,就可以见微知著,一触即写,在不显眼的小事中发现“大”新闻。新闻敏感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靠读几本教科书能够解决的问题,它要新闻记者自己长期地、脚踏实地在新闻实践中去磨练,不断学习,不断总结提高。

通常新闻界把新闻敏感性归纳为“五多”:多学、多问、多听、多看、多想。新华社社长穆青同志1979年在河南省新华分社的一次记者会上,关于新闻敏感的论述,有这样一段话:记者的新闻敏感,归根结底……在于思想解放,多学习,更多地关心社会,关心人民,才能发掘很多新闻题材。当然这不是一两天就能做到的,要不断地努力”,这些都是培养新闻敏感的经验之谈。外国一些名记也认为:“敏感来自勤奋”、“懒人当不了记者”,这些话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值得我们很好借鉴。

参考文献

1、刘建明  《现代新闻理论》

2、郑保卫  《新闻学导论》

3、王勇    《中国记者》

4、杨保军  《新闻价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