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之中有新闻妙语
  发布时间:2009-02-19 13:49:31   
方言之中有新闻妙语   方言有妙语,得者文气新。翻阅众多报纸,方言词句在特写、通讯等新闻稿件中被频频使用,意味深长,吸引读者眼球。
    方言是群众的语言,也是地方文化的结晶。如果把适当的方言词句运用到新闻稿件中,那么,新闻语言就会鲜活起来,新闻就会“悦读”起来,无疑有利于烹调出适合读者口味的“新闻大餐”。

    读者看好“方言词句”
    报上频频冒出的方言词句,读者很喜欢看,这是为什么?
    一是地方味浓。一位老记者曾赐采访心得,地方新闻只有突出地方性,才能写出新闻的个性与特色。联系自己多年来的采编心得,的确如此。新闻改革发展趋势表明,新闻内容地方化、特色化是众多地方媒体吸引读者的有效手段之一,而把方言词句有机糅合到新闻中,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方言是最具地方性的语言,方言词句进新闻,地方味很浓。报纸一上手,读者便知是当地新闻,瞬间拉近了与报纸之间的距离,迅速挑起阅读欲望。
    二是贴近性强。求近心理是读者在阅读信息时主要心理因素之一,这也是读者看好本地媒体和关注本地新闻的原因。近年来,媒体把民生新闻作为重中之重来打造,无论在采写上、编审上都给予了倾斜,提倡用平民化视角,贴近群众,走亲民路线。而把方言词句科学地运用到报纸新闻中,既减少了说教味,使叙述方式变得新鲜,又满足了读者一种求近心理。
    三是亲和力大。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其特定的表达方式,有特殊的固定结构和词汇体系,综合起来才富有它强大亲和力。将适当的方言词句写入新闻,讲当地人,说当地事,加上被采访对象用读者看得懂的方言说话,就富有亲和力。

    “方言词句”的劣势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有利必有弊,方言词句在报纸新闻的运用也是如此,其不足之处也是比较明显的。
    一是排斥外地读者。方言对本地读者来说十分亲近,对外地读者来说往往倍感别扭,不知所云。在大力推广普及普通话的今天,如果大众媒体不加限制地大量使用方言写报道,是比较忌讳的。像笔者所在这样一个58万人口的县市,有140多种姓氏、10多种方言,就连本地人也不一定全懂,更何况数万外来务工人员。
    二是信息传递受限。报纸是大众信息平台,信息交流渠道要畅通,多用方言会造成信息传递受限。如浙江江山市方言中的“目热”,意为普通话的眼红、羡慕的意思;“撇脱”意指办事行动迅速,干脆麻利,像这样的方言词句,外地读者就很费解。

    方言词句的运用贵在“科学”
    既然在报纸新闻中运用方言词句有利有弊,优劣并存,那么我们在日常采写稿件时,就应该想方设法趋利避害,在扬长避短上下功夫,努力做到“科学”运用。
    一要深入群众,找准平民化视角。方言词句进新闻,不是所有的稿子都适合,时政新闻、重大新闻就不一定适合,不是不能写,往往是不适宜写。但换作农村类、社会类和民生类主题的新闻,就非常适合。像衢州日报推出的“社会新闻”、“走进新农村”等栏目,就办成一个倾向于方言性的栏目,散发了其独特魅力,成为该报亮点之一,深受读者喜爱。
    二要收集群众语言。群众语言丰富多彩,只有向他们学习,新闻语言才会时时保持新鲜。学习群众语言的主要途径有三:一是广泛收集农谚,如“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春无三日晴,夏无三日雨”,“谷雨前后,种瓜种豆”等,运用到新闻中,不仅给文章增色,而且朗朗上口,别说本地人,就是外地读者一看也明白。二是广泛收集民谚,如 “秤不离砣,公不离婆”等。 三是记者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要养成勤记习惯,听到或看到好词、好句,及时摘录,注重积累。
    三要有机糅合方言,让文理脉络清晰。用了方言词句的文章,层次之间有时不够紧密,看上去显得很凌乱,这如何有效避免呢?一是层次法,就是在组织新闻稿时,以并列、因果格式为主,少用递进格式。如浙江日报刊登的《江山农田大变脸》这篇文章,作者就采用“‘干渴田’不旱”、“‘硬木扁担’失宠”、“‘象形田’变形升值”三个小标题展开叙述,有条有理,表达到位,非常清晰。二是简洁法,言简意赅。如浙江老年报刊登的《回忆父亲》一文中,“儿子上大山,是你教我捆柴,教我用担抵”这里“担抵”一词,是一种扁平刨光、长四尺余,用于挑担换肩时支撑用的木棍,用在这里十分传神。三是剪裁法,长短要适中。报纸不能失去那些喜爱方言的读者,也不能排斥其他读者,所以稿件中使用方言词句的质和量都应该把握一个“度”。这个“度”,就是外地人看得新鲜,本地人看得亲切,不管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都看得懂,都爱看。
  (作者单位:江山市新闻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