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乡镇在线 > 梓桐镇 > 政策文件
梓桐镇2008年工作总结及2009年工作思路
发布时间:2009-02-23

梓桐镇2008年工作总结及2009年工作思路

    2008年,我镇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有力的领导下,以十七大精神主题教育活动为动力,紧紧围绕“打造千亩生态工业功能区、打造乡村休闲度假港湾、打造农产品加工中心、打造淳安文化示范乡镇、打造和谐美好家园”的“五打造”工作思路,狠抓经济建设、项目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全镇经济和社会事业新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2008年,预计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8.53亿元,比上年增长21.07%,工农业总产值7.18亿元,增长21.08%,其中工业产值5.85亿元,增长24.61%,农业产值1.33亿元,增长10.03%,农民人均纯收入6350元,增长10.99%。同时,城镇及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不断发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取得了新成效。

    一、建设工业功能区,工业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一是狠抓千亩工业功能区建设。通过一年的努力,梓桐千亩生态工业功能区一期400亩基地平整全面竣工,完成通水、通电、道路建设等基础设施。同时积极开展企业引进入园,通过有力的招商工作,目前已有杭州紫星门业有限公司、杭州千岛湖文红实业有限公司、杭州千岛湖洋峰工业网布有限公司、梓桐酱业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入区。

二是狠抓招商引资。预计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7200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300%,主要招商引资项目是杭州千岛湖洋峰工业网布公司500万元、杭州紫星门业公司500万元、杭州千岛湖文红实业公司500万元、杭州千岛湖矿产品公司547万元、淳安新喜矿产品贸易公司500万元、华丝公司1200万元、联爱农庄520万元、杭州文佳农业观光公司546万元、梓桐网布公司1000万元等。

三是强化工业服务。今年的金融危机对我镇的工业经济产生一定影响,特别是有外贸业务的矿产品企业和缫丝企业面严重挑战,为此我们积极做好工业服务工作,为企业排忧解难,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保证企业正常生产和平稳发展。通过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全镇工业经济仍保持良好发展态势。预计今年全镇工业投入3502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00.06%,工业销售产值达到5.8501万元,完成100%,税收327.74万元,完成100%。

二、调优农业结构,生态高效农业再上新台阶。

一是积极推进农业结构再优化工程。今年新发展品种桑500亩,早生良种茶563亩,其中良种茶基地500亩,改造建立高山有机桑茶基地600亩,并通过有机茶基地认证;新种山核桃800亩。全年产蚕茧890吨,产值达到2600万元;生产名茶270吨,产值2900万元;山核桃产量达到438.2吨,产值1133.5万元。生态高效农业主导产业规模不断提升。

二是发挥资源优势,发展�木耳种植新产业。充分发挥本镇桑枝条丰富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木耳种植产业。今年通过全面发动和政策扶持等措施,�木耳种植已在全镇开展,�木耳种植这一新产业已初步形成。今年在卢家等村落实种植黑木耳50万袋,增加产值180万元,计划三年内全镇发展种植黑木耳300万袋,新增产值1100万元。

三是实施“内提外引”,借全县十小整治试点之机,对13个粉丝加工企业进行全面整治,同时对茶叶加工、豆制品加工进行规范。对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全面整合,提升规模,提升生产能力,提升效益。积极开展农产品加工业招商引资,今年已引进茶叶、酱菜加工2家企业,使农产品加工业规模进一步得到提升,有力推动农产品加工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同时,对梓桐的茶叶、山核桃、豆酱、农家酱等系列全面进行“梓桐源”商标的注册登记。

三、挖掘资源潜力,发展休闲度假新产业。

随着梓桐与千汾线公路接线工程项目的深入推进,梓桐沿库的地缘资源优势逐步凸显,我们镇党委政府提前行动,充分挖掘这一资源潜力,对练溪到西湖村长达8公里的湖岸线进行全面规划,利用地理优势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度假新产业。通过努力,今年已在西湖地块落实引进投资1.2亿元的老年公寓项目。目前民完成土地报批等相关手续,明年2月分进行土地挂牌出让并全面启动。老年公寓项目的实施,为我镇打造乡村休闲度假港湾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改善基础设施,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

一是完成中心小学整体搬迁工程。今年投资1200万元,全面完成镇中心小学整体搬迁,并于9月1日新学期投入使用。

二是实施千万农民饮水工程。今年投资823万元,新建或改造24个自然村的自来水,目前工程已接近尾声,年底全面完成投入使用,农民安全卫生饮用水得到保障。

三是新建城镇污水处理系统。投资338万元建造标准化污水处理工程,年底完工投入使用。污水处理系统的建成,有交改善集镇及周边农村的卫生环境。

四是深入推进农村“双整治”。今年来,练溪的环村道路工程、黄村和常宁的道路联通工程、并峰的亮灯工程、河联的村道硬化工程等一系列农村基础设施的完成,有效地改变了农村面貌,推进了新农村建设。

五、构建和谐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

一是创建省级市级生态镇。今年来加大投入进行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及软件建设,落实生态保护措施,改善生态环境。经全镇上下共同努力,于10月份通过市级生态镇考评验收,获得市级生态镇称号。同时,通过了省级生态镇的预验。

二是加强文化建设。为弘扬梓桐文化,今年我镇组织编辑出版了《古今梓桐源》和《梓桐源诗词选》两本书,使梓桐文化品位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是实施教育创强。在全面完成中心小学新校园建设的基础上,投资300万元新建中心幼儿园,并利用原中心小学改造规范化成人学校,教育资源得到强化,我镇已顺利通过省教育强镇验收。

四是维护社会稳定。高度重视信访工作,镇党委政府出台了进一步加强纪检、综治、信访工作的意见,实行三线合署办公,警政联署工作,加大信访工作力度,及时有效地处理发展和稳定中的各种情况和问题。认真做好维稳工作,针对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和奥运两个特殊时期,镇党委政府把维护稳定作为头顶大事来抓,在落实各项维稳措施的同时,组织开展了矛盾纠纷问题集中调处活动,使社会稳定和社会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打击不法行为,化解纠纷矛盾,保持社会安定,为打造和谐平安家夯实了基础。

六、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强化。

按照上级统一部署,我镇在4至5月组织进行了村级组织换届工作。针对行政村规模调后第一次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的新情况和依法民主选举的新形势,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认真组织,严格指导。通过事先深入调研,掌握实情,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意见和指导意见;在选举过程中做到程序合法、步骤到位、发扬民主、指导有力,顺利完成了全镇19个行政村的党支部、村委会、村经济合作社的换届工作。把一大批素质高、能力强、干劲大的能人选入村领导班子,进一步增强了村级组织的战斗力。

2009年工作思路

  2009年,我们梓桐镇党委政府,继续按照“五个打造”的工作思路,全面做好明年各项工作,主要完成以下工作任务:

1、高效推进工业功能区建设。在完成基础配套设施和已引进4家企业的基础上,进一步高起点、高标准、强力度引进企业入园。一般项目入园企业年产值必须在500万元以上,生态环保的优势项目入园企业年产值应在300万元民上。通过努力,再引进5家企业入园,树立工业功能区新形象。

2、高强度推进农产品加工业。一是再粉丝、茶叶、豆腐、农家酱等行业重点扶持1-2家,壮大农产品加工企业。二是抓住一个“梓桐源”品牌,保质量,上标准,提高知名度。

3、全面启动新一轮城镇建设。按照新编梓桐镇总体规划要求,在完善族优化城镇建成区各项基础设施在同时,基本思路是“一 改造二 扩展”。首先对沿街旧房启动全面性改造工程,借城镇推动中心村新农村建设,推动镇财政资金的盘活,实现城镇反哺工业的战略。其次是扩张城镇。通过政府投入和社会措资等多方力量,向黄村方向拓展集镇建成区面积,同时建设好工业功能区,把工业功能区建成梓桐第二城镇,使城镇规模进一步扩大。

4、快速启动老年公寓项目。在已完成土地规划和报批等基础性工作的基础上,及早行动,做好项目实施各项工作。同时做好项目实施中的服务工作,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早日完成,为打造乡村休闲度假港湾起好步开好头,在淳安县建设一个有较大规模的主要面对上海,杭州等大城市的老年公寓项目。

5、高度重视,认真做好社会稳定工作。进一步落实纪检、综治、信访三线联合办公和警政联署工作等措施,加大综合治理力度,积极排查和解决不稳定因素,化解各种矛盾纠纷,解决群众困难问题,维护社会安定。

6、进一步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加强村干部队伍管理教育,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落实管理措施,规范村干部工作行为,杜绝村干部违纪违规行为的发生,提高干部的领导能力和工作水平,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中共梓桐镇委员会

乡镇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