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是怎样选取新闻角度的
  发布时间:2009-04-13 14:29:10   
精品是怎样选取新闻角度的  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新闻同质化、表象化、浅层化的情况比较严重。新闻表象化、浅层化可以通过采写深度报道、巧妙运用背景材料等手段来加以解决。而同质化则可以通过选取不同的新闻角度来加以克服,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巧。角度选得好,可以以一当十;角度雷同,就会浪费题材,影响传播效果。
    关于新闻角度,甘惜分教授主编的《新闻学大辞典》是这样解释的:“新闻角度:记者在采访和新闻写作中认识和表现新闻事实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即记者从什么立足点,什么视角,什么突破口,去寻找、挖掘、认识、选择和表现新闻事实,以更充分、更鲜明地体现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一般包括:选题角度;立意角度;表现角度等。新闻角度可以精心选择,但不能脱离客观事实而随心所欲地编造或强扭。选择新闻角度,首先要客观真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体现事物所固有的内涵;其次,要突出事物的个性特点;第三要力求新颖巧妙。”本文就部分“中国新闻奖”作品的角度选取进行评析,看获奖精品是怎样选取新闻角度的。
    一是从发展变化中选取新闻角度。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着的,要选择好新闻角度,就要从事物的发展变化中去寻找。新角度是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结果,它不是记者、通讯员的主观臆断和笔下生花,时刻注视事物发展变化的新情况、新问题,就能使报道不断出新。以第5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二等奖作品《取下神像挂地图》(原载《中国青年报》1994年4月26日)为例,作者写的是农民生活中的一件新事――取下神像挂地图。写农民生活的变化,应该说其角度是很多的,比如写拔地而起的高楼、工厂,写农民手中存款的增加,等等。而本文作者却另辟蹊径,选择了属于那种琐屑而不易察觉的新变化,即从农家中堂悬挂物更换交替这一角度,透视中国农民的思想变化,无疑是新闻报道中上乘之作,在选取角度上可谓胜人一筹。
    从发展变化中选取新闻角度而取胜的例子,在历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屡见不鲜。像《贵州告别最后一条马班邮路》(第3届消息二等奖)、《遗忘,来自“万人坑”的新闻》(第6届消息二等奖)、《浚县少年怀揣“两证”出学堂》(第9届消息二等奖)、《我省交通图五年七变》(第13届消息一等奖)、《大寨,十年后再次光芒四射》(第16届通讯二等奖),等等,都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二是从以小见大中选取新闻角度。选择新闻角度还有一个大小的问题。角度,顾名思义就是一角。因此,在选择角度时,不能贪大求全,如贪大求全,角度选得太大,必然是新老材料掺杂,报道效果不佳。角度选择小一点,口子必然就窄,写起来就可以写得细一些,开掘得深一些。以第3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三等奖作品《向劳模鞠一躬》(原载《人民铁道报》1992年11月17日)为例。采访会议,特别是一些重要会议,记者往往容易把目光聚集在会议本身上,诸如关注会议总结、经验介绍、领导人的讲话及出席会议的领导人名单,等等。然而,本文作者却摒弃常用手法,抓住看来与会议关系不大的小事进行报道,出奇制胜,写出了一篇为人称道的新闻佳作。这个小事就是消息中所写的小“插曲”:齐齐哈尔铁路分局局长在安全生产祝捷大会上,在介绍了一位火车司机的先进事迹后,向到会的劳模鞠一躬。虽是会议题材,却摒弃了会议消息的写法;虽是安全生产的内容,却没有泛泛介绍一般事迹和经验,而是从分局长作报告的镜头切入,紧紧抓住一个典型人物的典型情节,着墨写了分局长的“眼泪”和“鞠躬”,读来情感浓郁,真挚深沉,以情寓理,发人深思。
    在历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如《宫峰学成博士乐当“炉前工”》(首届消息一等奖)、《喝茶喝了1000块》(第3届消息二等奖)、《农民刘春生建碑林呼唤环境美》(第4届消息二等奖)、《寻人信发往山东》(第6届消息二等奖),等等,都是以小见大选取角度的成功佳作。这里有一点需要强调的,那就是所选取的“小事”,事实一定要有典型性。要使“小”能达到“大”的目的,就要求这个“小”一定要有典型性,是读者关注和感兴趣的,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小事”。由于角度小,因而要求事实一定要过得硬,真实准确,没有一点水分。只有不以偏概全,不牵强附会,不搞合理想象,不强扭角度,读者才会接受,才能实现“见大”的目的。
    三是从具有广泛共性的话题中选取新闻角度。广泛共性的话题就是广大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广大群众议论纷纷的问题。用事实说话的新闻报道,对于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歌颂什么,暴露什么,在客观上起着引导舆论的作用。社会上出现的带有倾向性的思想动向,群众中一时议论最多的共性话题,常常是新闻报道应选取的最佳角度。以第6届“中国新闻奖”通讯二等奖作品《一位母亲强烈呼吁扫黄打非不可手软》(原载《人民日报》1995年12月18日)为例。扫黄打非,是当时全国上下具有广泛共识的话题。中央对于扫黄打非工作非常重视,中央领导同志多次指示要抓紧做好扫黄打非工作,坚决制止“黄毒”的流行,严防“黄毒”祸害下一代;实际工作部门对于扫黄打非工作抓得很紧,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和政策,每年都要组织专门力量集中时间清除“黄毒”;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当家长的和对下一代的健康成长负有重要责任的教育工作者,对于“黄毒”的流行更是深恶痛绝。这篇报道抓住这个具有广泛共性的话题,一下子击中了社会生活中绷得紧紧的那根弦。有些同志对于新闻报道如何抓住具有普遍共性的话题感到茫无头绪。这篇报道的成功给了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启示:抓具有广泛共性的话题,就是要抓贴近中央精神、贴近实际工作、贴近群众脉搏的内容。报纸是非常广泛的群众性读物,是大众传播媒介,只有抓住大众感兴趣的话题、抓住在全社会有广泛共识的主题,才能引起读者的关注。如果仅抓那些只有少数人感兴趣的东西、在全社会没有广泛共识的主题,报纸就会远离最广大的读者,就会最终失去读者。
    找到了一个具有广泛共性的话题,还要注意选取角度。近年来,新闻媒体关于扫黄打非的报道可谓多矣。但是,很少有像这篇报道那样反响如此强烈的。分析这篇报道和其他扫黄打非报道的区别,很重要的一点是选取的角度不同。过去新闻媒体发表的扫黄打非的报道,多是从工作角度出发的,不是报道扫黄打非的成绩,就是引用政府官员、教育工作者的谈话。从指导工作、形成声势方面考虑,报纸刊登这些报道是必要的。但是与这篇报道相比,就显得不够具体,不够有力,不能直接打动人心。这篇报道从一位母亲的切身感受角度,呼吁党和政府加大扫黄打非的力度,句句发自肺腑,字字情真意切。试想,为人父母者,谁个不爱子孙,谁个不希望子孙后代有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所以一位母亲的呼吁,正是以其深深的母爱,以其舐犊深情,引起了广大为父为母者的共鸣。这个报道的获奖,其报道角度的选取起了不小的作用。
    四是从新闻事实的特殊性中选取新闻角度。在五彩缤纷、千变万化的现实生活中,各个新闻事实都毫不例外地具有自己特殊的个性。紧紧抓住和围绕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去报道和宣扬,就成了新闻写作的新角度,这样写出的报道,具有区别于其他同类新闻事实的独特风格和韵味,使其独树一帜,别具一格。以第9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三等奖作品《招募20名青年志愿者赴黔任教,两千鹏城儿女竞相报名》(原载《深圳特区报》1998年7月22日)为例。一段时间,社会上有人传说“深圳是个只讲钱的地方”。这篇报道从放弃十倍于贫困地区的生活待遇,2000多名鹏城儿女竞相报名到贵州贫困地区志愿担任一年中小学教师,期间只按当地平均生活水平每人每月发400元基本生活费这一带有鲜明个性特征的角度出发,用报名者不计报酬、不怕吃苦、乐于奉献的新鲜特殊事实,驳倒了社会上种种对深圳不实的谣传。可以说,这篇报道激浊扬清,为深圳正了名。它是从新闻事实的特殊性中巧选报道角度的成功范例。
    五是从分析比较中选取新闻角度。常言道,“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有比较才有鉴别。大量的新闻实践证明,比较是识别客观事物,选择报道角度行之有效的办法。所谓比较,就是现在同过去比,正面同反面比,先进同落后比,正确与错误比,此一事物与同类事物相比,此一人物与同类人物相比。通过研究、分析、比较,弄清哪些思想和角度是陈旧的,以往报道中已经用过;哪些思想和角度是新鲜的,报道中尚未用过,从中筛选出最佳的独特的报道角度。以第15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一等奖作品《昆山31万农民刷卡看病》(原载《苏州日报》2004年3月4日)为例。像城里人一样刷卡看病,是中国几代农民心中的梦想。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昆山,这一梦想变成了现实,在全国率先实现农村医疗保险全覆盖,这既是当地城市化进程中老百姓社会生活中发生的重大变化,也是具有全国影响的一件大事。作者通过分析比较,发现这一新闻事实具有重大的新闻价值。于是,截取具有标志意义的医疗卡发放瞬间这一角度,来表现这一事件对农民生活的重大积极意义,凸显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主题。报道见报后,引起了国内外多家媒体的关注。随后,多家媒体专程赴昆山采访报道,在社会上掀起了热烈反响。它荣获“中国新闻奖”消息最高奖是情理中之事。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