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报如何应对群体性事件
  发布时间:2009-08-07 10:47:15   
地方报如何应对群体性事件  地方报如何把握群体性事件的特点,挖掘事件本质,占领事件报道的高地,尽快平息事态,成为地方媒体的一大诉求。

    建立群体性事件报道的指挥系统
    群体性事件一般具有突发性、不可预见性、复杂性、敏感性、影响力大、涉及面广等特点。媒体面临的第一个考验是作出正确判断:报与不报,如何报,投入多大力量,怎么报。群体性事件的瞬间性和强烈性,要求媒体必须在第一时间快速做出正确反应,否则就会丧失最佳时机。
    报道群体性事件前,地方媒体需要建立应急预案。这个预案里应该对群体性事件的级别给予较明确设定,应对不同群体性事件启动不同等级的预案。报社要设立应对群体性事件报道的总指挥,抽调精干成员组成“群体性事件别动队”,形成统一的团队管理,避免协调与沟通的损耗,并在复杂多变局面下迅速拍板决策。
    建立一套应对突发群体性事件的反应程序,预留信息报道传递通道。指挥员应该和一线记者保持最近距离。一线的情况千变万化,指挥员要根据变化调整报道思路,负责和后方编辑部的对接和联络,保障前方记者有序工作。
    群体性事件报道需要有经验的记者,因此在派出记者时,要综合考虑记者年龄、身体状况,是否有应对突发群体性事件的经验,针对不同性质的群体性事件派出有相应专业知识的记者。

    记者在现场的突破与采访
    群体性事件报道需要记者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而到达现场采访什么、如何采访、采访之后如何写稿,如何发稿,是记者面临的现实问题。群体性事件现场通常都是混乱失序的,记者在现场会因为不知道采写什么,同时会受到群体性事件的强烈刺激,可能无法立即展开工作。而这些问题是对记者的考验,也是对一家媒体的考验。
    记者到达现场,要迅速查清现场情况,对群体性事件有全面掌握,找到合适的采访对象,找到合适的采访方向,以便能发回准确消息,并为后续展开采访做好准备。实际上,读者第一时间想知道的信息,就是记者所需要寻找的信息。这些信息通常都是简单的信息,它们并不复杂,比如你所看到的现场情况怎样,是否有人受伤和死亡,灾害程度有多大,可能的原因是什么等。同时,保持与后方编辑的联系,及时传达前方的消息并从编辑处得到更全面的背景信息。
    新闻报道必须反映客观事物的原貌,要真实可信。有时“人证”、“口供”不可尽信,唯有更多地依靠直接“物证”。这就要求记者务必深入事发现场,回溯事件发生的源头,直接接触事件发生的环境。在现场的记者,不要考虑采访到的东西是否可以在报纸上发表,而是要尽可能多地得到第一手材料。
    像医患纠纷是最常见的一类群体性事件,家族群体围堵医院,前往采访的记者就要懂技巧、善于疏导,还要有一点医学常识。这样介入采访,才能取得家属的配合,并有利于缓和事态。在众多的群体性事件中,记者往往作为中间人出现,双方当事人对记者并无敌意,记者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获取最有价值的证据。
    群体性事件的复杂性,增加了新闻报道的难度,更加考验着记者的专业素质和专业精神。记者要头脑冷静,尽可能做到客观和公正,因为此类报道稍有不慎,往往容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记者不仅要听取不同立场的声音,还要尽量摒除主观意识,坚持用事实本身说话,使报道客观公正。

    处理好与政府的关系
    在群体性事件中,地方媒体和政府之间的关系如何把握是极其微妙的。遇到群体性事件,地方报应该在第一时间写出报道(也可以是内参形式),并向有关部门提供相关材料,变被动为主动,当好政府的参谋。即使不见报,也要积累第一手材料,在适当的时候能最快速、全面地报道事实真相。同时地方报要尽量完整跟踪群体性事件,因为这体现一家媒体社会责任感。
    由于群体性事件通常有着较为复杂的社会、经济、政治等原因,对社会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所以,在群体性事件中,地方报如何做好信息公开,把握正确舆论导向至关重要。
    利用报网互动引导舆论
    发生群体性事件时,地方报除了现场采访跟踪外,还要做好报网互动。事件发生后,往往会有许多人在网上发言。地方报论坛可以开辟专门的讨论区,让网民发言。记者做好引导、调查、核实工作,也可请专家在线发表观点,揭示现象,追求本质。
    群体性事件发生后,地方报要成为政府与民众沟通的桥梁,畅通群众的诉求渠道,做到有回音、有态度。政府、群众、专家三方发言,媒体穿针引线,让事实公开化、透明化。同时,24小时滚动的报网互动平台可以有效地了解和掌握网民的心态动向,及时引导不明真相的群众,找到问题症结,尽早平息事态。
    报网互动、引导舆论是地方报的职责,从前期的网上舆情公开,到及时上报问题,并迅速由相关部门介入该问题的调查和处理,再通过实际措施化解矛盾……一系列报网互动,将有助于防范并处理群体性事件。

    做好社会性心理引导
    群体性事件剧增的背后,是处于相对弱势的民众对社会不公、官员腐败等现象的不满。为了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地方报要做好社会性心理引导,倾听与传达百姓呼声,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优势,密切干群关系。
    群体性事件发生前,基本上群众会先去政府上访,但是往往会遇到拖、躲、捂、推等现象。问题得不到解决,他们就会找媒体。这个时候,地方报要将群众的诉求放在重要位置上,通过报社联系和引导,有效地协商解决相关问题。   
    面对群体性事件,地方报从业人员要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新闻敏感和奉献精神做好舆论主导和信息沟通,真正做到“帮忙不添乱、尽职不越位”,为百姓反映诉求,为政府分担责任,为尽早平息事态,推动社会和谐作出积极贡献。
  (作者:金华日报社首席记者)
  责任编辑:章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