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八议
  发布时间:2010-05-12 14:46:36   
新闻采访八议

 新闻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基石。因此,没有成功的采访也就不可能有成功的写作。根据笔者近30年的新闻从业经验,窃以为,记者在采访中如果能把握和处理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关系,就可能较快地提高自己的新闻采写能力。
    一、大局与深度。党的新闻工作者一定要有大局观。对这一大局观的要求,我们过去讲的大多是什么东西什么时候可以报道,什么时候不可以报道,这无疑是正确的和必要的。但笔者在这里想强调是,记者在采访中如果胸有大局,不仅能确定什么东西可报,什么东西不可以报,而且一定能使自己的报道更有深度。
    现在一些年轻记者写新闻,特别是写经验性的新闻,不是就事论事、就是浮光掠影,缺少应有的深度。其主要原因就是他们对所报道的新闻事实缺乏宏观上的(也就是大局上)的把握,没有学会或者说是忽略了把其所报道的新闻事实放在大背景下去考察,去分析,因此也就较难发现所报道的新闻事实的重大或深远的意义。所以,笔者认为,无论记者写什么样的报道,若把所报道的新闻事实放在当时的大市场、大行业、大背景下去考察、去发问,就能写出一定的深度来。
    二、比较与出新。新闻报道要出新,这是我们常挂在嘴边的话。要出新,当然首先是要求你报道的事实必须是新鲜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事是重复发生的,这就要求记者在采访时能从陈旧中找出新意来。而“比较法”,就是许多记者在采访中屡试不爽的经验。如春运购票难、个体私营企业老板拖欠职工工资等等,都是年年报道的“老大难”问题,但许多新闻媒介每年都能做出新意来,主要就是记者在采访中会比较。比如,今年和往年有什么不同,各地有无解决问题的新经验、新办法,等等。
    比较出新闻,关键是要学会如何比。比如,采访企业,让他自己用现在和过去比,让他和同行业的其他企业比,让他把企业放在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中去比等等。一次,笔者准备采访一家企业的老总,采访前有人说,这个老总别人写了很多了,他自己也不太会讲,恐怕挖不出什么新东西来。但笔者在采访中抓住他企业开发的产品―――不论是比别人先开发一步的,还是跟别人后面的,最后不但都做成功了,而且还都成了“第一”这一关键,请他自己拿这些“第一”和别人比。这一比,他比出了兴趣,也比出了新意。
    三、生疏与熟悉。记者的采访对象,一般说来有三种情况:生疏的,熟悉的,有所了解但了解不深的。这三种情况中,第三种情况虽有搞不好“烧夹生饭”的可能,但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好采访些,因为有所了解,就能找到话题;了解不多,反而会有新鲜感,采访中容易激发出热情。而让记者比较头疼的采访对象,大体上是比较生疏和熟悉的这两种。
    生疏的采访对象,因为是第一回接触,别的渠道一时也搜集不到更多的材料,有时甚至根本没有时间让你去做材料的收集工作。这时,记者应怎么办呢?我的经验就是甘当小学生,不懂就是不懂,虚心求教就是了。有人会说,现在大家工作都很忙,“时间就是金钱”,采访对象哪有时间来当你的老师呢?其实,记者要采访一个事件,一个单位,一个企业,或一个人物,总是有一定的先期条件的,这些条件其实在不知不觉中已经为你采访生疏对象打下了接触的基础。可以肯定地说,除个别情况外,被采访者是不会把一个“学生”挡在门外的。因此,无论是对生疏的人物、生疏的企业或行业进行采访,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不懂装懂,就从不了解、从第一次见面说起,这样一定会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找到共同感兴趣的话题。
    对采访对象非常熟悉,有时就会到了“熟视无睹”的地步。对这些采访对象,要使自己不断地培养起对他们的新鲜感,努力发现其在新形势下出现的新经验、新鲜事。另外,还要注意克服责备求全和一好百好的倾向。
    四、讨论与对话。采访中,记者与被采访者之间不仅仅是一种“你问我答”的关系,更多的记者在采访中往往会就某一个问题和被采访者展开对话和讨论。这种讨论和对话对深化采访是大有益处的,也是值得大力提倡和推广的。
    不过,记者的采访活动,从本质上说是记者对采访对象的一种“索取”行为,即记者通过对采访者的访问,获取自己报道所需要的新闻事实,而不是为了与被采访者争出个谁是谁非。但这一点在采访中恰恰容易被忘记,有的同行在采访中会与被采访者争个面红耳赤,有时甚至非争出个高下不可,致使采访无法深入,甚至不欢而散。因此,记者一定要明白,在采访中开展对话和讨论,只是记者获取新闻资源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所以在对话和讨论中,一定要把握住分寸,不要忘了自己的身份和任务。
    五、主动与被动。在采访中,从表面上看,记者是主动的,而被采访者是被动的,但许多时候恰恰相反,被采访者其实是处在主动的地位的。比如,记者提的问题,他可以毫无保留地回答,也可以来个无可奉告。
    所以,记者在采访中对主动与被动要有一种辩证的看法,要力争变被动为主动。记者要掌握采访中的主动权,有两层意思:一是记者要想法让采访对象配合自己的采访,让他提供记者所需的新闻事实;二是记者在采访中要注意不被采访对象牵着鼻子走,避免因做了被采访者的“传声筒”而为其所用。
    当然,记者采访中的这种主动权的取得,不是用所谓“无冕之王”的头衔去吓唬被采访者,也不是去乞求被采访者。正确的做法,一是要靠记者采访前扎实而细致的准备,多想出几个预案,多准备一些问题;二是要靠记者采访中的谦恭有礼、百折不挠的精神,努力获取对方的尊重;三是要靠记者在采访中的随机应变和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着力找出对方感兴趣的话题,牢牢掌握采访主动权,最终取得采访的成功。
    六、提问与倾听。“你问我答”,是记者采访的基本形式。在这个过程中,记者能否正确处理提问与倾听的关系,往往能决定采访的成功与否。
    一般来说,记者喜欢被采访者按自己的意思回答问题,并希望用最短的时间获得自己所需要的材料;同样,有的被采访者也希望在最短的时间里回答完记者的提问。但是,记者有记者的提问思路,被采访者有被采访者的回答思路,两者之间往往就会形成一种提问与倾听的矛盾。比如,有的记者在采访中只按自己的思路走,不爱倾听采访对象的回答,一旦认为采访对象已经回答了提问,就马上打断对方的话,提出第二个问题。个别记者还爱放“连珠炮”,根本不顾及被采访者的谈兴,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发问。这样被采访者往往被搞得兴趣索然,以致采访难以深入下去。
    因此,记者一定要学会倾听。倾听,是记者争取采访对象配合采访的最好的方式。因为只有对方认为你对他的谈话感兴趣,他才会滔滔不绝地向你讲述。所以,一般来说,只要时间允许,就不要轻易打断采访对象的话头,也不要在采访中用一些小问题来打断对方的思路。有些一时没听清的问题,可以在采访本上记下来,待采访对象讲完一段话后再提出。
    七、材料与交谈。到一个企业、单位或部门去采访,特别是那些名声在外的单位去采访,往往会遇到这么一种情况:接待者会说我们这里有材料,先看看材料吧。也有些记者到一个地方去采访,喜欢先要材料而不愿意花时间去听采访对象的介绍。
    对记者来说,要完成一次采访,关于采访对象的材料不能不看,但与采访对象的交谈则更不能不重视。毕竟材料是死的,是第二手的资料,而掌握第一手材料是新闻采访的根本要求;其次,与采访者的交谈,不仅是获取新闻事实的一种重要途径,而且是进行感情交流、建立双方友谊的好机会;在交谈中还会有思想和观点上的碰撞,这种碰撞往往会产生激发报道的灵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八、手勤与眼勤。一些新闻界的老前辈认为,记者在采访中要做到“三勤”,即“脚勤、手勤、眼勤”。脚勤,说的是要多跑,多深入社会,深入基层;手勤,说的是要多记;眼勤,说的是记者要学会到新闻发生的现场去观察。这“三勤”,脚勤是采访的基础,人们不是常说“新闻是跑出来的”么!整天坐在办公室里的确是写不出好新闻来的。而“眼勤”,不仅是把“虚”变“实”的需要,而且是“听”的补充和深化。“眼勤”,不是走马观花般地看,而是指到新闻发生的现场去观察,用自己的眼睛去“记录”新闻事实,去“分析”事情发生的原因。国内外一些新闻名家的实践充分证明,好的新闻报道是离不开记者对新闻事实的细致观察的。可以这样说,没有细致入微的观察,就不可能有深入透彻的分析,当然也就不会有好的报道的产生。
    (作者单位:新华社浙江分社)
    

信息发布:王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