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差”出新闻叙事显力量
  发布时间:2011-06-28 15:30:44   
“反差”出新闻叙事显力量

  一篇报道能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并不容易,能推动相关法律条款的修订更不容易,而这两点,通讯《一个灾区农村中学校长的避险意识》都做到了。此稿在新闻发现和表达两个方面,都做得很好。

  “反差”即是新闻价值

  该稿采写于2008年5月23日,距离汶川地震11天,媒体报道的视角从初期的灾情、救援开始,投向心理援助、追问“豆腐渣”工程等。此时,新华社记者朱玉等人跟随心理专家来到离北川只有20公里的重灾区安县桑枣中学。这次地震中,这里的学校2000多名师生无一伤亡。在与校长叶志平聊天时,他随口说道, 如果这些教学楼不及时加固的话, 那么2000多名师生肯定全完了。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周边地区的校舍大都坍塌,师生伤亡惨重――反差就是新闻!职业敏感让记者继续深挖下去,于是产生了这篇生动的通讯。而在此前,各路记者也来过,因为桑枣中学位于前往北川的必经之路上,但没有伤亡的情形却让众多记者悻悻离去,以为这里不会产生新闻,没有加以关注。

  通常的认识,既然报道灾害,有灾的地方才有新闻。然而,如果普遍都是灾害现象,那么在灾害的包围中,无灾或灾害很轻的情形本身,就具有了新闻价值。新闻价值永远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新闻是从正常的事件流程中脱轨而出的信息,是人们正常预期的中断。当人们接受到的信息显得正常之时,非常的信息往往便具有了新闻价值。当我们把单一的“非正常”信息与我们习惯性适应的情形、事实放在一起,若产生巨大的反差,则新闻价值更大。也就是说,事实在比较中带有的反差越大,越具有新闻价值。

  5・12地震后,“无一伤亡”和震后挺立的这栋教学楼变成了非常信息,因为它们与灾区各地巨大伤亡数字、大量倒塌的校舍之间相形反差。教学楼不倒,是什么原因?“无一伤亡”的事实是如何发生的?这篇通讯捕捉到了对比中产生的新闻价值要素,把一个普通中学校长平时加固教学楼、定期组织应急疏散演练的真实故事讲述出来,一定程度回答了当时人们关于“灾难能否避免”的疑问。

  别有特色的叙事

  这篇通讯在叙事策略上也呈现出诸多特点,同样值得我们探讨。

  1. 叙事只从一个角度切入,显现报道深度。我们关于人物的通讯,通常都是全景式的,这篇通讯仅选取一个角度,即校长对师生生命安全的关注,抓住故事的两个核心情节,即“加固教学楼”和“组织应急疏散演练”,将校长叶志平写活了。近年来的人物通讯,注意避免“高大全”的写作模式,普遍采用“多视角”写人物,但切入的视角多了,就等于没视角,陷入新的类型化。该通讯采写时,校舍的质量问题已经成为传媒的话题之一,在此背景下,作者及时记录和传达了另外一种声音,一个灾区中学校长尽其所能保障师生生命安全的责任心跃然纸上。本文独辟蹊径却不突兀,而且不枝不蔓,紧紧围绕着“避险”来写,学校教学质量很高等素材仅一笔带过,角度单一却有深度。

  2. 叙事逻辑清晰,结构紧凑。写人,必须通过“事”来表现。通讯从“地震发生,校长叶志平往学校赶”写起,到“回到学校看到全校师生安然无恙”结束,在时间脉络中,穿插了大量平时加固教学楼、地震来时紧急疏散演练等情景,而且,一段一个细节,没有小标题,紧凑、连贯,一气呵成,与紧张的抗震救灾、奋力抢救生命的大背景相吻合。作者饱含激情却又理智控制,文中没有出现一句明显的抒情和议论,对事实的评价是通过紧张中略带舒缓的叙述节奏、环环相扣的叙事结构实现的。开头一句“他矮,胖胖的”,简洁、传神,有文学手法,瞬间就吸引了读者的目光,激起了想要了解这个人的欲望;结尾一句“他叫叶志平,是安县桑枣中学校长,四川省优秀校长”,交代了人物的基本情况和身份;文章首尾呼应,相当完整。

  3. 旁观直描叙事。该文通篇使用第三人称,以直描手法为主,如:“将整栋楼的22根承重柱子,按正规的要求,从37厘米直径的三七柱,重新灌水泥,加粗为50厘米以上的五零柱,他动手测量,每根柱子直径加粗了15厘米。”没有任何修饰,只是事实和细节陈述,类似于文学创作中的“零度叙事”,没有褒贬。但没有褒贬如同褒和贬一样,也是一种态度。作者用旁观直描的叙事手法奠定了理性、冷静的叙述基调,把对叶志平的敬佩与褒奖隐含在客观描述中,体现在细节描写上,不见一句称赞,却通篇都是称赞。

  此文直接引语只有两处:一处是疏散时,老师站在楼梯上喊:“快一点,慢一点!”另一处是学校墙上写着的标语“责任高于一切,成就源于付出”。新闻讲究使用直接引语,它可以增强亲切感和现场感,但运用要恰到好处。“快一点,慢一点”,形象地再现了老师们当时的紧张与矛盾,真实地体现了老师们的责任心和对学生生命安全的重视,而这一切都与校长平日的坚持和影响分不开。那句“责任高于一切,成就源于付出”,实际上是借用这句标语,对叶校长的行为的思想来源,做了很自然的交代。若由作者直接说出来,就显得套路了。

  4. 叙事语言贴切自然。人物通讯的语言应与人物的身份、个性等相吻合。叶志平是一个中学的校长,对于学校内部的事,他是有权威的,如对于他平日搞紧急疏散演练,文中写道:“有反对意见,但他坚持。”没有修饰和具体描绘,平淡的字里行间传达了他在这一事情上的执着与责任意识。文中提到学生,多处使用“娃娃”、“娃娃们”这一颇具地域性和亲切感的称呼,符合人物生活的语境,拉近了读者与文中人物的距离,增加了现场感,也自然地透露了叶志平对学生们的真情关爱。另外,此文在紧凑的节奏中以短句为主,凝练、精准,有力度。

  这篇通讯行文洗练,激情含而不露,不动声色却意味深长,但是通讯标题美中不足,不够生动,中规中矩;“意识”一词没有体现出人物对责任、对生命权的那种认识高度。

  然而,这篇通讯介绍的桑安中学的防灾经验,直接推动了2008年底我国防震减灾法相关条款的重新修订。

  (作者:陈力丹,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张晶晶,山东政法学院新闻传播系讲师)


  附:通讯《一个灾区农村中学校长的避险意识》概要:

  他矮,胖胖的。

  地震来临时,他正在绵阳办事。他心里最怕的是学校那栋没有通过验收的教学楼出事。

  那栋楼建设时,没有找正规的建筑公司,也没有人敢为它验收。

  后来,他当领导了,下决心一定要修这栋楼。

  1997年,他把与这栋新楼相连的一栋厕所楼拆除了。

  1998年,他重新在板缝中灌注了混凝土。

  1999年,他又将楼的砖栏杆换成钢管栏杆,将22根承重柱子,按正规要求,从37厘米直径加粗为50厘米以上。

  这栋楼,建筑时才花了17万元,光加固就花了40多万元。

  学校没有钱,他一点点向教育局要。他知道,教学楼不建结实,早晚会出事,出了事,没法向娃娃家长交代。

  于是,他从2005年开始,每学期要在全校组织一次紧急疏散演习。

  刚开始时,有反对意见,但他坚持。

  后来,学生老师都习惯了,每次疏散都井然有序。

  而且,每周二都是学校规定的安全教育时间,集体开会时,他要求大家必须平端椅子――避免踩踏。

  那天,地震波一来,所有人趴在桌子下!前后门都打开了,震波一过,学生们立即冲出教室,按着平时学校要求、他们也练熟了的方式,从不同的教学楼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冲到操场,以班级为组织站好,用时1分36秒。

  他从绵阳冲回来,冲进学校,看到:他的娃娃们,都挨得紧紧地站在操场上,老师们站在最外圈,四周是教学楼,他最为担心的那栋他主持修理了多年的教学楼,没有塌。

  老师们迎着他报告:学生没事,老师们没事。

  他叫叶志平,是安县桑枣中学校长,四川省优秀校长。

  (作者:朱玉、万一、刘红灿;获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来源:人民网-《新闻战线》

千岛湖新闻网 信息发布:方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