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碎片化”传播形态的考量
  发布时间:2011-06-28 15:44:19   
“新闻碎片化”传播形态的考量


  4月5日,央视新闻频道关于山西王家�矿难救援的直播报道,主持人和现场出镜记者的一些不当措词和不恰当的比喻,让网民甚感不满。然而,笔者认为,央视新闻频道关于山西王家�矿难救援的直播报道还是有不少可圈可点的地方。现场记者的坚守和努力,在整个直播过程中也能让人真切地感受到。那么,为什么观众还是要“边看边骂”或“边骂边看”呢?

  笔者认为,主要的原因在于,这种不间断连续的电视新闻现场直播所造成的“新闻碎片化”传播形态,直接暴露了记者采访的“原生态”以及记者自身的种种不足。因此,电视现场直播可以说首先就面临了“新闻碎片化”传播形态的考量。

  相对于电视新闻现场直播,新闻成片是经过记者采访、提炼主题、撰写文字稿件和配音剪辑并经领导审看等一系列工序之后完成的新闻作品,因此,记者采访过程的种种琐碎环节,和不成功的采访片断,都会被剪辑舍弃,绝不会直接地呈现在屏幕之上。而电视现场直播直接造成了“新闻碎片化”的传播形态。

  这一传播形态的特点,第一,从作品完整性来分析,它不是一篇完整的新闻报道作品,而只是一些新闻信息片断;第二,从传播内容上来分析,现场直播报道对现场场景的选择也会更加地艰难;第三,从形式上看,它没有经过加工,而是记者采访原生态的呈现,因此可能会有相当一部分的“冗余信息”,包括一些不成功的提问、欠考虑的措词以及不恰当的回答和描述等等,因此比成片的新闻作品粗糙、琐碎;第四,从传播时效上来分析,尽管不间断直播似乎把时效提高到了与事件发展同步的极限,但事情的发展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样,会按照直播需要的节奏快速推进,因此,新闻信息的挖掘和发布会显得节奏缓慢,甚至较长的一个时间段里,并没有你真正需要的最新信息可供播出。因此,不间断现场直播报道的节奏会显得拖沓、冗长――对照上述“新闻碎片化”传播形态的特点,央视新闻频道的矿难救援直播报道为什么受到众多网民诟病,被评价为“语无伦次、用词贫乏”,就连一些记者同行也表示“为某些电视同行的某些弱智表现抓狂”,就不难理解了。

  针对“新闻碎片化”传播的全新形态,我们的传播理念必须得到及时转变,我们的主持人和记者队伍整体素质也必须得到有效的提升和加强。

  在传播理念上,要更加尊重和遵循新闻传播的规律。首先是要及时地把握最核心的新闻事实。4月5日山西王家�矿难救援的电视直播,不少业内人士都认为,最首要、最核心的新闻事实应该是被成功解救矿工的名单,因为这是受困矿工家属最为关心的事实,但直播报道一直没有公布名单,主持人和现场记者更多地纠缠于升井的矿工是如何度过井下的8天8夜这一问题;其次是场景的选择不回避,场景的发展不干涉,而不是刻意地去回避一些不符合传播意图的场景,去导演一些掌声、欢呼之类;第三,在演播室嘉宾访谈的环节,可作一些评述性的交流,但在报道的环节,还是需要冷静、客观地报道现场情况。

  同时,面对“新闻碎片化”传播形态的考量,记者队伍的整体素质也需要有所提升。特别是记者即兴的口述表达能力和词汇的储备、调用,还需要经过进一步的强化和训练。此外,在连线播出的节奏安排上,也需要作出更加符合事件发展的合理安排。如中午时间,主持人反复连线坚守在铝厂职工医院的记者,但得到的答复却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被解救矿工还未送达”,用一些网民的话来说,话题就像足球一样被主持人和记者来回踢,而新闻的有效信息却不见一丝一毫的增加。这种无效的连线和直播,只能暴露整体直播安排的考虑欠周全,记者表达能力不足以及词汇储备的空白。

  应该说,不间断、连续的新闻现场直播是电视媒体应对网络崛起的有效手段,是将新闻时效提升至事件发展同步的成功探索,是电视媒体的进化。它必将为电视媒体应对网络挑战赢得更加有效的竞争力,这也让我们再一次看到了电视媒体浴火重生的新的希望。(作者单位: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 吴生华)

  来源:《新闻实践》

千岛湖新闻网 信息发布:方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