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要善于用数字说话——访浙江省统计局综合处处长、高级统计师王美福
  发布时间:2011-09-30 10:58:33   

  如今,越来越多的统计数字出现在了新闻报道中。媒体该怎样把握,怎样取舍,怎样解读其背后的丰富内容?本刊采访了浙江省统计局综合处处长、高级统计师王美福。

  《新闻实践》:数字是抽象的,而新闻是具象的。但是像GDP、CPI等统计数字,不仅频繁地出现在媒体上,也为普通百姓所津津乐道。您作为政府统计部门专业官员,怎样看待这种媒体“数字热”?

  王美福:越来越多的人关心统计数字,这是由目前我们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阶段所决定的。事实上,统计本来就和人们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比如说,一位“马大嫂”去农贸市场买菜,她会跑遍整个市场,要买的菜,看了又看,问了又问。之后,才从中通过讨价还价的方式把菜买下来。其实,她已经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了统计中的大量观察法。还有平常算一算自己的收入,算一算一个月钱花到哪里去了,都是个人在做统计。

  统计的研究方向是事物发展变化的特征和规律性的变化趋势。统计数字,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也是国家进行重大宏观决策的依据,还是宏观政策是否起作用的“裁判”。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了解社会、参与管理社会的意识不断提高,统计数字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新闻实践》:都说数字能让新闻更准确,数字背后有故事。那么,媒体怎样才能用好这些统计数字呢?或者说,怎样才能挖掘出数字背后的丰富内容呢?

  王美福: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统计数字,包含哪些要素?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必须包含五个要素:时间、空间、指标名称、数值和计量单位。比如,“2007年浙江省人均GDP4920美元”,这就是一个完整的指标。省略任何一个要素,都会出现不明确的情况。

  其次,在解读统计数据时,要联系起来看问题。指标之间是相互关联的,要整体地看、连续地看,才能看出背后的意义所在。比如说,今年上半年浙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了18.5%,单从一个数据上来看,消费增长速度还是比较快的,但是与全国同期比要低2.6个百分点,如果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就会发现消费实际增长有放缓的趋势。

  第三,要全面地看,从速度、结构、质量的变化来分析数据。是不是GDP增长的速度越快越好呢?也许一个地区GDP增长的速度很快,但是分析它的产业结构,里面的高能耗企业比较多,环境污染很严重,那么,我们说这个地方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

  第四,统计中的很多指标是要以可比价格计算的,这和现价计算是有区别的。比如说,2007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74元,比2006年的18265元增长8.4%。这个8.4%并不是20574元和18265元直接除出来的,而是要将这两个数字换算成可比价格才能计算。

  《新闻实践》:有时候会产生统计数据和人们的感觉不一致的情况,这个时候,人们说统计数字“失真”了,这是怎么回事?

  王美福:一般来说,统计数据还是能真实地反映人们的感受的。比如说,去年下半年以来CPI的数据一直比较高,我们老百姓拿10块钱去菜场买菜,可能前年能买两个荤菜,今年就只能买两个素菜,这个感受是和CPI数据一致的。但是,有时候出现不一致的情况,我认为:

  一是许多统计指标反映的是一个平均水平,这个平均水平和个人感受会发生偏差的。像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是平均数指标,也都是老百姓所关注的指标。比如,2007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74元,收入高的人和收入低的人可能会说,这个数字不准确,和自身的差距太大。造成这一误区的原因,就是人们对统计指标的内涵不了解或一知半解。平均数并不反映各类群体的差异情况。有时候,可能大部分人都达不到这个平均数,这是因为财富集中度过高,大部分财富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有时候,大部分人在平均数上下,这说明财富分配比较均匀。

  二是选取的参照系有问题。比如说,有段时间,杭州文教区的一块地拍出了高价,然后带动周边的楼盘,房子均价一下子从1万多元/平方米上升到了2万多元/平方米,这时候,很多人的感受是,房价一天就翻了一倍。但是,从当月房价的统计数据上看,可能只是增长了10%或更少。这是因为,个人可能看到的是一个点上积聚的变化,而统计数据则是一个区域内在所采集的样本范围内综合得出的一个变化,并不能说明统计数据失真了。

  还有,比如说浙江这三年投资增长的幅度一直是低于GDP的增幅的,但是中央宏观调控主要就是要控制投资和信贷的过快增长,这时候出现地方和国家整体情况不一致的问题。这需要我们在整体和局部之间有一个很好的把握。

  《新闻实践》:媒体在数字的选取和应用上,有时会出现偏颇或者误读,请您谈一谈该怎样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

  王美福:凡是涉及区域整体性的数据,全省性的数据,最好能到统计部门核实一下。有些记者会直接从统计部门得到一些数据去发布,由于管理职能的不同,一些部门掌握的数据并不是区域内全社会范围的统计结果。

  提到统计指标的时候,五个要素必须完整,要搞清楚是动态相对指标,还是强度相对指标。我看到过有的媒体出现“某月我国CPI为6%”的表述,实际上应为“某月我国CPI为106,同比上涨了6%”。

  还有一些表述上的问题。比如通常说“从1978年至2007年改革开放三十年间,我省经济取得了一个怎样的成果”,但如果从统计学的角度来说,1978年是一个基期,是不能包含其中的,准确的表述是“从1979年至2007年,我省经济怎样怎样”。这些问题,可以通过有关部门的审稿来避免。(特约记者 徐 园)

  来源:《新闻实践》

千岛湖新闻网 信息发布:方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