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错利器:模块式快速校对法
  发布时间:2011-09-30 11:07:15   

  网络时代给报纸带来厚报化与快速出版的空前压力。为抢抓新闻时效,抢占报纸上市先机,报纸截稿时间一再推迟,出报时间一再提前。快编快校、快审快印已经成为报社工作的常态。这使校对工作的难度与工作量成倍增加;而报纸的快速出版,使校对的看版时间一再被压缩。因此,在校对速度与出版质量之间,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它也正是当前许多校对人员的困惑所在。

  笔者从南方某家综合性日报近年来见报差错的统计数据入手,分析了报纸文字差错出现的原因,总结了网络时代报纸文字差错出现的规律;在整合现有校对方法的基础上,优选出适应快速出版条件的义符分析法、电脑录入程序分析法和关键词校对法,运用义符分析法与电脑录入程序分析法以加快校对速度,用关键词校对法以保证出版安全,初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程序化的模块式快速校对法。

  近两年来,笔者将模块式快速校对法运用于深圳特区报的校对,取得了“轻松纠错、快乐校对”的绩效,验证了它是一种“又好又快”的值得推广的快速校对法。其“好”体现在:它实现了对报纸重大差错的可防、可控、可评估,校对工作完全可以做到不出大错,安全生产完全可以成为一种常态;其“快”则可以量化:传统校对理论认为,人在特定环境下的有效注意力约15-30分钟,以这个时间专注于审校一篇约500字的稿件,是可以保证校对质量的,而笔者的经验是在15-30分钟内,至少可以保质保量地看完一篇1500字的稿件,换句话说,新型校对法将生产效率提高了两倍。报纸文字差错的分布

  近年来,笔者对南方某综合性日报进行了逐日逐版的文字质检,积累了一千多期报纸文字差错资料。经统计分析,发现该报的文字差错分布呈现如下特征:

  别字成为文字差错的主角。据统计,别字占差错总量的48.3%,几占半壁江山。而在见报的标题差错中,别字因素占到了76%。

  传统的错字在差错总量中所占比例甚微。即便按照笔者给予的新定义,其比例也仅占11.5%。

  多字、漏字和倒字也占相当比例,其中多字占18.2%,漏字占9.1%,倒字占5.6%。

  用词不当、数字使用不当等其他差错占7.3%。

  笔者还发现,在电脑排版的书刊中,其差错分布情况类似于报纸。报纸文字差错的成因

  报纸文字差错数量繁多,但从致错原因来分类,集中表现在读音相同、字形相似、字义相近、电脑击键失误等四个方面:

  一是字形相似,容易混淆。如:己/已/巳,戊/戊/戍,末/未,侯/候,蓬/篷。五笔输入时常见。

  二是读音相同,容易出错。如:炮/泡,坐/座,备/倍,燥/躁。拼音输入时常见。

  三是字义相近,容易出错。如:采/彩,须/需,复/覆,练/炼。这种差错与文字基本功欠缺有关。

  四是电脑录入时,击键错误、击键不到位或手指多余的击键动作,造成错字、漏字或多字。拆字出错的,如:表(青)睐,汀(湘)江,朝(韩)国,纯棉四伯(件)套;第二码错击邻键致误的,如:贵宾给(级)待遇;电脑录入时,手指多余的击键动作造成多字,如:值得一提的的是。

  据此,笔者将前三项原因归纳为汉字形、音、义的“相近”,将第四项原因归纳为键盘上码的“相近”,最后将错因综合归纳成“相近”,因“相近”而混淆、致误,从而建立起错字与正字之间的内在联系。对错别字认识的深化

  于校对专业人员而言,错字与别字从来都有区别。但在当今的网络时代,原有的错字、别字定义似已过时。

  当前,报社校对人员已经很少面对手写稿件,绝大部分系电脑录入,传统意义上的错字即“不成其为字”,几乎就不存在。为此,笔者根据错误的性质,努力在正确字形与错误字形之间建立一种更为科学的联系,试着给出了如下定义。

  错字:误字是与正字在读音、字形、字义等方面几乎不相干的一个字。

  别字:误字与正字在读音、字形、字义等的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有密切联系的,这种误字就叫做别字。

  别词:在用电脑输入词语时,由于词语的读音相同或五笔拆分的内在联系,电脑同时给出几个词语,因为录入者的误操作而选错了一个词,这个词就叫做别词。一般来说,它属于“几选一”时出现的差错。

  错词:只是由于电脑录入者的误操作,错词其实是与正词在读音或字形上并无任何内在联系的一个词。

  正是由于对错字、别字认识的深化,笔者才自然地试定义了别词和错词。

  实际工作证明,传统的错别字深化且细化成错字、别字、错词、别词四类,有助于校对人员完整、准确、深入地认识差错出现的内在原因,从而快速、准确地纠错。举例来说,校样中一旦出现“表睐”、“僵人民”、“电子待业协会”等表述,有经验的校对员一眼就可看出系五笔录入时发生的典型差错,会熟练地将其改正为“青睐”、“全国人民”、“电子行业协会”。由此可见,一般人觉得莫名其妙的差错,其内在错因却是确定的,校对人员的改法也是唯一的。作为出版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校对工作与校对人员的不可替代,也由此可见一斑。

  义符分析法和电脑录入程序审错法

  如前所述,中文报纸文字差错系由于汉字形似、音同、义近或电脑误操作四个原因造成。据此,笔者优选出两个快速有效的方法:汉字结构(义符)分析法和电脑录入审错法。

  义符分析法

  汉字结构有三个要素:形、音、义。这三个要素的内在联系是:音生于义,义著于形。汉字是义音文字,读音是由含义决定的,而含义是通过形体结构表达出来的。汉字字形复杂,笔画繁多,读音多样,客观上容易出错。但是,汉字也有它独特的优点:

  优点之一,是高频使用的汉字不多,区区三四千常用字,即可解决一般的阅读与沟通问题;优点之二,是汉字字形优美,结构科学,形义相关,真正弄懂了汉字的“构字法”,便能快速消除别字。

  形声法是汉字最主要的构字法,形声字占汉字总量的大多数,只要掌握了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规律,学会分辨各类义符,我们就可以从“形似酿成别字”中超脱出来,练就一双“同中求异”的火眼金睛。

  形声字是合体字,由两个独体字组成,其中一个独体字与这个形声字的字义有关,表示其意义的大类,它就是义符,也叫形旁或偏旁;另一个表示该形声字的语音,它称为音符,也即声旁。如:“拄”的左边是义符“扌”,右边是音符“主”;“柱”的左边是义符“木”,右边是音符“主”。义符为“扌”的字都是做动词,义符为“木”的字都是做名词;明乎此,常见错例“柱着拐棍”中的“柱”表示动作,应该用动词“拄”,不能用名词“柱”。

  “完美无瑕”常被人错写为“完美无暇”,即错在不能分辨义符。暇的义符是“日”,表示与时间有关;后面的瑕的义符是“玉”,表示与美玉相关,经过如此分析,怎么会将它们混淆呢?

  又如,燥:风干物燥,一点就着;躁:急得跳脚。义符的作用体现得多么明显。

  还有下列错例也是校样上常常出现的:篷松/蓬松,趋之若骛/趋之若鹜,楞怔/愣怔,和氏壁/和氏璧,红高梁/红高粱,辨论/辩论,心砰砰直跳/心怦怦直跳,浑号/诨号。弄懂了义符,正确区分它们其实很简单,很快捷。

  学会分析义符,深刻理解形声字,可以加快审读速度,提高校对质量。在报纸签压环节,可以“一目十行”地快速扫视版面的版式和内容,而将重点放在标题、图说、版头等处的关键词上,轻松地取得速度和质量的统一。

  电脑录入程序审错法

  当前常用的电脑录入法,林林总总,但一般可以归入拼音和五笔字形两类。

  同音别字多是拼音类录入法惹的祸,别词也多是它的“杰作”;而其他许多让人莫名其妙的差错――多字、错字,则多与五笔录入的操作有关。

  电脑录入致错的情形,主要有如下六类:

  一是拼音输入法易酿成同音别字。

  二是手指多余动作,如误击空格键造成多字。五笔字形中的一级简码,如“的”常被人误录成“的的”,在校样中泛滥成灾。

  三是手指移位不准或左右手动作不协调,错击邻键或对称键,导致出错。如:团结/团费,协议/直辖市,右侧的均为错误。

  四是电脑操作不熟练,击键不到位,造成关键字缺漏,尤以主谓宾及词组的残缺为普遍。如:极具煽(动)性的宣传,据知情(者)说,商服物业开始启(动),已成为许多置业(者)的共同追求,刑事(案)件发案总数,括号内的字均被遗漏。

  五是使用五笔输入法时,拆字出错。如:表睐(应为青睐),建法建筑(应为违法建筑)。类似差错广泛分布于校样中。

  六是使用词语输入法时,同时出现几个词语,粗心选错。如:僵/全国,售货员/人员,待业协会/行业协会,左侧的均为错误。无论使用拼音还是五笔字形,词语输入法在提高录入速度的同时,极易形成“别词”。比如,用拼音法输入“shili”后,电脑同时出现:势力、实力、事例、视力、失利、势利、实例等7个选项,一不小心就可能出错。

  在“心中有数”的基础上进行模块化校对作业,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

  古希腊哲人说过,一切都是数。诚然,校对人员只要对差错的出现规律心中有数,便可以在时间、精力、注意力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从而以良好的心态投入校对工作。

  笔者借鉴现代工程学的原理而定义的模块化的作业程序,可以有效地帮助校对人员提高工作效率。

  校对作业中的模块,是指一道校对工序,也可称为一个环节,比如校对原稿的环节,检查标题的环节,等等。将这样的校对作业程序标准化、模式化、定置化,就是模块式校对法。从总体上,它将校对作业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文字普查和第二个阶段的关键词(词和短语)细查。这两个阶段在校对的目的、任务、方法与时间(精力)分配等方面均有明显区别,详见下表:

  第一阶段文字普查工作做到位后,能基本消除字符差错,降低出版物的差错密度;第二阶段关键词细查是一项要求更高的校对工作,它的目的是保障出版安全。

  关键词校对法能适应现代报纸快速出版条件下分秒必争的要求,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从容应对校样,避免标题等关键词出错的有效方法。

  笔者近年来在深圳特区报值夜班时,摸索出“四看”、“十查”的模块化校对程序,其应用效果良好,有效地杜绝了关键词出错。

  报纸签压阶段,全面掌控报纸版样的“四看”是:

  第一步,看版头的日期、星期、版序、版名等是否出错。

  第二步,看转版是否出错, 除转接的版序相符外,还要看是否有多段、漏段或多字、漏字的情况。

  第三步,看版式是否作了调整。采用“一目数行”的阅读方法,重点考察行首、段尾、文末等控制点有无变动,以把握大局,利于掌控整个版面。

  第四步,看文章配图是否取消。如图片取消,文章署名部分相应作改动。

  报纸签压阶段,标题“十查”详见下表:

  实践证明,运用义符分析法,从读音、字形两方面对关键词进行重点审视、检查,堵住了数量不少的同音或形似字见报酿成标题差错。当然,由于签压时间仓促,外界干扰因素较多,校对人员不应在签压时才对标题进行这10个项目的检查,而应对照此表做好预检工作,必要时还应增加检查次数。(孙辛坚)

  来源:新闻实践

千岛湖新闻网 信息发布:方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