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人”的文章,巧将外地新闻本土化
  发布时间:2011-11-30 16:12:58   
做好“人”的文章,巧将外地新闻本土化

  一直以来,独家新闻都是媒体在新闻大战中的一项“制胜法宝”。但在资讯发达、网络盛行的今天,独家新闻已经越来越少了。确实,新闻的雷同不仅让读者厌倦,也让记者感到困惑。那么,在本地新闻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掘信息来源?笔者以为,巧借外力,转化外地新闻是一种不错的尝试。

  所谓转化外地新闻,就是对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发生的新闻,通过挖掘该新闻与本地受众之间的关联点,将其制作成本地的新闻。在这过程中,如何做好“人”的文章至关重要。

  以“人”为线索,发掘新闻信息

  每天发生的外地新闻成千上万,但并不是所有的外地新闻都可以本地化,只有那些与本地具有关联点的新闻,才能成为有效信息。那么,如何在茫茫的信息海洋中慧眼识珠,挖掘出有价值的线索?

  按照新闻接近性的价值要素来看,外地新闻在地理位置上并无优势,其主要的价值点就在于“人”。比如说,温州日报刊发的《温州母子感动深圳》、《温州商人跳河救人,常州网友拍下全程》等都是最先刊发在外地媒体的新闻事件,因为主人翁是温州人,经过本报记者的重新采访整合后,最后成功转化为本地新闻,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因此,在转化外地新闻过程中,如何牢牢抓住“人”这条线索十分重要。温州日报社对此一直十分重视,并专门成立了信息编辑室,每天上网了解当天的重要新闻,重点搜索和温州有关的新闻报道,并提供给相关部室参考。2007年,信息编辑室在网上搜集到和温州有关的新闻共1000多篇,经采访中心补充采访后,被报社采用的有100来篇。这些新闻往往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其中《温州少女,千里献上救命血》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2007年10月9日,浙江日报刊发了题为《杭州女大学生 千里献上救命血》的报道。温州日报信息编辑室发现,这名女大学生毛陈冰就是温州人,立即将这一信息通报给科教文卫部记者,开展本土化“落地”操作。

  采访之初,毛陈冰对媒体比较冷谈,温州日报记者通过家乡媒体这一优势,多次长时间电话沟通,最终与其建立起相互信赖的关系,从而顺利完成了采访任务。第一篇通讯推出后,当即在温州引起了强烈反响。报社抓住时机,一方面通过网络互动、和外地媒体合作等方式,追踪新闻进程,不断扩大事件的影响力;另一方面,邀请毛陈冰回乡参加访谈,根据家乡社会各界的反应,从温州人形象等角度展开理性思考,力促故事在家乡“生根开花”。该组系列报道,温州日报先后刊发了30多篇稿件,受到社会广泛好评,并获得2007年度浙江省新闻奖二等奖。

  以“人”为桥梁,实现异地采访

  转化外地新闻,普遍遇到的难点就是采访。因为地域遥远,记者很难马上赶赴现场;因为人生地不熟,有时也难以直接找到当事人,于是,采访工作就陷入了困境。要想化解这个难题,笔者以为,一个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要搭建好“人”这座桥梁。

  搭建“人”的桥梁,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期的积累。这里的积累,不仅指人脉关系的长期经营,还包括相关信息的细心收集,比如说要了解谁与谁关系比较好,某人在某地比较熟悉等。只有平时精心积累,才能在采访的关键时刻找得到人、找得准人,异地采访才能事半功倍。

  2008年北京奥运会,温州日报作为地方媒体之所以能凸显地方特色,办好《好运2008》特刊,温州人的作用功不可没。报道组抵达北京之后,首先从温州人下手寻找新闻线索,包括温籍教练运动员、北京温州商会、在北京求学的温州学生、北京温籍文化艺术界名人以及温籍企业家等等。利用这些温州人的网络,记者采访到了不少独家新闻,如《温州女孩殷硕,开幕式独舞两分钟》、《我很想家――温籍羽毛球教练李矛吐露心声》、《温商获中国首个伦敦奥运特许经营权》等。

  同样,在温州日报开展改革开放30周年“敢为天下先”大型系列报道活动中,“人”这座桥梁也充分体现了重要作用。该系列报道要求访谈国内一批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名人,通过他们的独特视角评点温州人、温州事。但采访这些名家并非易事。比如说,原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杜润生是温州改革开放的研究者、见证人,但他已95岁高龄,一般不再接受媒体采访。记者多方联系,最后通过原温州市委副秘书长宋文光的牵线搭桥,不仅“破例”赢得了采访机会,还获得了杜老的亲笔题词。就这样,在许许多多“温州人”的帮助下,温州日报的记者在这组报道中分别与许多名家面对面采访交流,成功完成了一系列的异地采访,大大提高了这组报道的历史价值。该组报道获得了2008年度浙江省新闻奖一等奖。

  以“人”为资源,写出独家报道

  不能否认,因为“天时”“地利”的缘故,多数外地新闻首先报道的都是当地媒体。如果想在外地新闻中挖出“第一桶金”,写出独家报道,我们就要紧紧抓住“人和”这个要素,用好、用足“老乡”的资源。

  对温州媒体来说,230多万在外温州人无疑是最宝贵的资源。他们分布在世界各地,工作在各行各业,不仅是记者采访时的“线人”,也随时可能成为新闻的主角。温州日报早在2002年就看到了这一点,并为此专门开辟出“天下温州人”新闻专版,定期报道在外温州人创业的心路历程(2004年改版后,“天下温州人”成为常规性的栏目,经常出现在第二版的“温州新闻”上)。这一版块的报道,题材丰富、内容生动,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独辟蹊径,为本地读者打开了广阔的视野,受到广泛好评。而在多年的采访联络中,温州日报也和各地的商会、侨团等组织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记者寻求更多的独家新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8年1月,新疆乌鲁木齐德汇国际广场发生大火,温州日报记者立即通过当地商会详细了解温商的受灾情况,并进行跟踪报道,写出了《十万在新温州人携手渡难关》、《受灾温商新疆过年忙经营》等系列报道。同年4月,本报收到了一封来信,讲述奥运火炬“祥云”在美国传递时,温籍华侨护送圣火的动人事迹。于是记者马上通过越洋电话,逐一和巴黎、阿根廷、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地的温州人取得联系,最后写成了《行动证明作为中国人的尊严和使命――海外温籍侨胞捍卫圣火传递》。同样,也是借助温州人的宝贵资源,本报还刊发了《温籍侨胞被提名意大利“骑士勋章”》、《温籍侨胞获“欧盟之星”》、《美国国会图书馆永久珍藏〈温州人〉》、《温商踏上迪拜世界地图岛》等许多独家报道。其中《温州人年销售19个义乌市场》一稿,在全球金融危机中聚焦温州人拓市场,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引起了温州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以此为契机开展“拓市场、保增长”活动。

  天下温州人是一座庞大的新闻富矿。确实,这其中蕴含丰富的新闻线索和题材,只要我们利用好这个宝贵资源,用心挖掘、认真提炼,一定会写出更多、更好的新闻精品。

  (作者:叶小静 单位:温州日报)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千岛湖新闻网 信息发布:方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