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采访中感动,在感动中收获
  发布时间:2012-01-30 10:17:16   
在采访中感动,在感动中收获

 我们采写的长篇通讯《光明使者江小金》9月13日在浙江日报头版和全省11家市级党报同步刊发后,网络转载率高,社会影响大,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和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
  在12个昼夜的采写经历中,我们深深感到,这是一次在实践中体会“走转改”的自我教育过程,也是用实际行动向先进人物学习的自我提升过程。尽管发稿任务重,“磨稿”时间有限,但沿着江小金在四明大地上留下的足迹寻访,感受他富有时代特色的精神财富,我们不禁想说,学习江小金,就应该不断深入基层,转变采访作风,改进文风,才能深入到先进人物的内心深处,体现先进人物的时代特征和人格魅力。这也是我们在采写江小金的日日夜夜里所汲取到的精神力量和最大收获。
  在挖掘中感动
  “我们在采访中有多久没有流泪了?”在采写江小金时,我们这样问自己。答案,也许不在于我们身边缺少让人感动的元素,而是因为我们离感人的心灵还不够近,我们对事实真相的挖掘还不够深。
  “那个时候,江小金的癌细胞已经全面扩散,口腔里满是溃疡,连咽口水都会带来剧痛,都已经懒得跟妻子和儿子说话了,可是我们一去,他又开始谈工作。他放心不下屯山变电站的建设,放心不下我们设计院承担的这项总包任务,放心不下宁波电力事业……”说到老院长江小金临终前留下的手迹――“关于屯山变电站的10条注意事项”,宁波电力设计院院长许育敏泣不成声。我们也在她的身边默默抹眼泪。
  怎样让采访对象信任你,愿意对你坦露心声,愿意把悲伤和感动与你分享,愿意在你面前毫不忌讳地呈露所有情感?我们的深切体会是两个字:“真诚”。此次采访江小金,我们是抱着学习的目的去的,抱着敬意和虔诚之心,抱着要用江小金精神感染更多人的心意去的,自然而然地引来了采访对象的投入、尊重和配合。
  一个让人震撼的细节是,讲到开心和自豪处,江小金的妻子俞秀丽起身从房间里取出一件紫色大衣,告诉我们说这是江小金从法国带回来的礼物,算是江小金因工作顾不上家对妻子的补偿。“要800元钱,太贵了”。她在那一刻展现的笑容,感染了我们在场所有的人。
  一边流泪,一边采访;一边采访,一边受教育,我们庆幸身为新闻人,总有机会第一时间触摸人性中最美最真最柔软之处。
  我们的认真和投入,也感动了被采访者。他们或主动牺牲休息时间配合采访,或帮我们一起“挖掘”,一环扣一环,让我们采访到更多了解细节的人。他们不同角度的阐述,让我们得以完整呈现每一个故事――
  在抗击桑美台风的过程中,江小金连浴室都让给一线员工住,自己几乎每天都只是在抢修工程车里休息一下;
  在抗击冰雪灾害时,江小金在山坡上替19岁的外来务工人员点上烟,并要他下山换身干的衣服、自己却帮他背起40多公斤重的设备往山上走;
  一本凝结江小金心血的技术书籍,在设计院同事中传了一辈又一辈,至今仍由年轻人所珍藏……
  这些感人的故事和细节,无不来自很多当事人不同角度、不同风格的阐述,写稿时,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立体呈现和连贯表达”。
  在深入中采访
  “涉及电力专业术语,不说外行话”,“涉及人物故事,不说含糊的话、概念性的话”。采访一开始,我们“3人采写小组”就定下这样的基调。难得遇到像江小金这样生动感人、有说服力、人物形象异常丰满的典型,我们不断告诫自己,一定要沉下心来,深入到江小金工作、生活、战斗过的一线,“只有在深入中采访,才能真实还原新闻事实,才能立体刻画人物性格。”
  采访已经过世的人物典型,最大的遗憾是不能与其本人面对面交谈,这样的遗憾,只能通过深入、再深入的采访来加以弥补。从9月1日到6日,我们每天都从清晨忙碌到深夜,几乎采访到我们要采访的每一位与江小金有关的人物,跑了江小金一生中有关学习、工作、生活的重要地点,掌握了在主稿和后续报道中可能用到的每一个故事,并且力争达到“闭上眼仍能感受到江小金气息、合上笔记本仍能对他的事迹娓娓道来”的熟悉程度。
  妻子、儿子、母亲、大哥,其他同行如果说能接触到江小金的亲人,我们则像朋友一般安慰他的亲人――在中秋节前探望他的长辈,与他的亲人共同回忆愉快的往昔,引导他们讲述江小金身前令人难忘的每一个细节。
  “你对小金有什么怨言吗?”“其他倒是没有,他太不爱惜自己的身体,而且对儿子江炯太严厉”;“他自己很节约,鞋子破了还要我去补。而对需要帮助的人,他经常叫我去捐款,而且不留名。”通过对江小金妻子的采访,我们不仅了解到江小金说话、行事的风格,体验到他对电力事业的无尽热爱――他让儿子像自己一样,从“比农民还辛苦、比消防战士还危险”的电力巡线工做起,还感受到江小金所具有的“大爱”。他不仅爱妻子,尽管工作忙,还是一有空就陪妻子买衣服,甚至在化疗间隙还帮妻子做家务;他更爱这个世界,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他不仅在单位里捐了善款和特殊党费,又嘱咐妻子再去慈善总会捐款1万元。在他的书房里,妻子俞秀丽藏着好多双他舍不得扔掉的补过的鞋子,还有一叠他们的捐款收据……
  “不到现场,感受不到人物的闪光之处,不深入采访,只能抓取浮光掠影。”在遍访江小金的家和办公地点、他曾经探勘过的电力建设现场、他曾经就读的学校等等之后,我们每个记者都写完了好几支水笔,把整整两本采访本记满,我们确定:这是一个值得大写特写的感人典型,是一个能够给读者带去感动和感悟的重大典型,也是一个我们有信心写好的丰满典型。
  在修改中提高
  所谓文不厌改,这一写稿原则,在我们采写江小金的12个日日夜夜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9月3日晚上,第一轮采访暨在宁波的采访告一段落后,我们就开始商量写作提纲。我们分别提出了五段和四段两个写作方案。9月5日晚上8时至第二天凌晨,在结束第二轮采访暨赴奉化老家给江小金扫墓、遍访他的亲人老友、寻找他的成长足迹、梳理他的人生脉络后,我们3人又一起研讨到深夜,初步确定要写“报告文学式的长篇人物通讯”,用大量现场描写展现人物形象,把大量细碎情节串联成有机整体,用遗书等感人事例和细节来充分描摹人物的精神世界,用蒙太奇镜头有详有略地推进对江小金事迹的演绎。
  报社领导对此次重大典型报道给予高度重视,专门听取我们的采访汇报,并对报道的具体写作提出要求:不仅要写出人物的感人之处,还要写出人物故事为什么会感人:因为他成长于一线,所以才会关爱一线工人,牵挂源于一线的技术创新;因为他蒙受了时代的厚爱,从电力工人成长为技术权威,才会对党、对祖国、对社会充满感激之情。
  从初稿修改到第6稿成稿,从电子版的“某稿之再修改”到手写版的第4稿、第5稿修改意见,在短短5天时间内,我们充分发挥集体作战的优势,在万家欢庆团圆的中秋小长假里,我们放弃与家人团聚的计划,沉浸在对江小金事迹的感动、回味和写作之中。
  其中,第3稿的最大突破是突出了对江小金病情的整体描述,将他在重病期间仍一心扑在电力事业上的事迹,用余姚屯山变电站的建设始末来加以完整体现。第4稿、第5稿,我们开始充分“打磨”,在谋篇布局问题解决后,开始斟酌小标题、考虑每一句话的通顺和优美,检查每一个细节是否累赘,是否与主题紧密相关,坚决舍弃我们自己十分珍爱、但与大主题关联度不大的细节。最后一稿,我们又字斟句酌,充分考虑话语表述是否符合人物个性,最终定稿时,根据江小金的人物性格,我们对一些赘词坚决予以删除。在小标题的制作上,经过一再商榷,我们选用了江小金遗嘱中的表述,以及他身前曾经说过的话,真实再现、具体概括人物的气质和内涵。
  在同行眼中,他是从一线工人成长起来的浙江电力系统线路专业的绝对权威;在同事眼中,他是不计名利、用生命点亮万家灯火的光明使者;在家人眼中,他是严父、孝子、好丈夫、好兄弟;在同学眼中,他既讲感情又讲原则;在社区干部眼中,他没有领导架子、热心公益事业……我们采写的长篇通讯《光明使者江小金》再现了他栩栩如生的基层工作者形象,不再是过去“高大全”的典型,而是一个有血有肉,让读者可学、可亲、可敬的时代楷模。
  长篇通讯见报当天,省委副书记、代省长夏宝龙,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蔡奇分别作出批示。夏宝龙指出:“江小金同志的精神值得学习和弘扬。”蔡奇指出:“江小金的事迹十分感人,是创先争优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基层党员干部应当向他看齐,立足岗位做好本职工作,为人民事业焕发出光和热。”省委宣传部领导赞许“这是一篇体现走转改要求和目的的好作品。”
  可我们想说,体会“走转改”的漫长旅途,我们才刚刚踏上征程,我们还需努力。
  (作者单位: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