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怎样避免转作风变成一场“秀”?
  发布时间:2012-04-10 15:46:26   
三问:怎样避免转作风变成一场“秀”?

 转变采访作风,既要转态度,又要转行为。这种转变不是一种应景式的、可以走过场的主题活动,需要长期坚持,并有一整套长效机制作保障,使之成为媒体日常管理的一部分。其最终目的是要让职业精神转化为一种行为习惯,并得以固化。
  地气+载体+方法
  转作风是一项需长期坚持的系统工程,属于方法论的范畴。针对眼下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症下“药”。
  1.坚持“三贴近”接地气。鲜活的新闻在基层、在火热的百姓生活中,只有体现“三贴近”的新闻才可亲可信可读,才具有传播力和生命力。只有坚持“三贴近”,记者才能接地气,增底气,最终工作起来才会有生气。
  都说记者作风飘浮,浮在哪里?浮在会场、浮在机关部门、浮在文件材料上。只有让飘浮的身子落地,让面上的材料与点上的个例对接,让宏观的数字与微观的利益联系起来,稿件才会鲜活生动,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回归新闻规律。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各种史料浩如烟海。如果想简单应付一下,梳理史料,做个系列报道既省力又省事。衢州晚报在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推出了“红星耀三衢”大型采访活动,将整个编辑部采编人员分成11个采访小组,奔赴分布在全市各地的88个革命遗址,吃住在乡村,寻访当事人或知情人,讲述还原与革命遗址相关的历史,要求必须到达每个革命遗址现场,在瞻仰革命遗址的同时采集一份泥土标本带回。由于大部分遗址地处深山,交通不便,山路崎岖,生活艰苦,不少采编人员还是第一次到达这些地方。整个采访活动历时3个月,行程3000多公里,采写了13万字的稿件和5万多字的采访札记,拍摄图片1000余张。有记者在采访札记中说,这既是一次印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也是一次采访实践锻炼,更重要的是通过走进革命老区,真实感受到了老区人民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更全面地了解了衢州的过去和现在。有几位读者还把我们在版面上刊发的每篇稿件逐一剪下,收集成册珍藏。
  记者沉下去,将“死”的史料变成“活”的新闻,能力得到锻炼,心态得到调整,思维得到更新。这就是从接地气到增底气的转变。
  2.搭建载体找抓手。“转作风”只是一个模糊的方向,“根”向何处延伸,则需要通过设置载体,指明方向。
  设置专栏、展开系列报道或策划相应活动等方式是媒体惯用的载体形式,而且往往都能收到阶段性的效果。衢州晚报在此次“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主题活动中,设置了“记者体验一线岗位”活动载体,要求每位采编人员至少选择一个平时很少关注、且工作环境相对艰苦的岗位进行体验,重在记者参与,写出真情实感,版面上开设了相应专栏。第一篇报道是一位年轻记者三伏天体验殡仪馆的火化工工作,稿件图文并茂,现场感很强,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该专栏已刊发了30余篇稿件,有掏粪工人、社区门卫、垃圾收集工、电力抢修工等,大部分新闻主角是第一次在媒体上露面,记者也是第一次如此深入地接触这些陌生的岗位。近几年来,衢州晚报每年都要定期开展类似的体验式报道,引导记者深入基层,采写鲜活稿件。
  设置科学合理的载体,记者转作风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否则依然会飘浮在面上,不知从何处着手,浮光掠影下基层,作风却依旧。
  3.掌握方法重效果。如何让作风转到实处、转到位?方法本身要实、要到位。转作风首先是要沉下身子、眼睛向下,接触到的就是大量的基层百姓和具体问题。如何与基层百姓沟通交流?如何还原来自一线的事实?如何面对一个个具体的问题?这些方法上的困惑不解决,转作风就会变成一场媒体的集体作秀。
  新闻扶贫是眼下不少媒体都在运作的一个同质化主题。衢州晚报早在三年前就推出了“走进联系点”活动。在前期的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当地的老百姓对于新闻媒体简单报道这个村里的一些情况、报道几个典型之类的形式并不感兴趣,他们更关心今年的农副产品能否卖个好价钱,明年种什么更赚钱、怎么种,政府有哪些优惠政策,村里的贫困户能不能得到补助等非常现实的问题。针对这一实际情况,衢州晚报通过做服务文章来运作“走进联系点”活动。如在衢江区湖南镇朝书村,我们先后策划了为朝书村推介高山西瓜活动、高山蔬菜征集品牌名称和包装设计活动、让农技专家走进朝书活动,同时还利用衢州晚报“温暖在线”专栏,解决了两户贫困家庭子女的入学学费问题。通过几年的持续关注,该村的高山农副产品附加值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去年,全村仅高山蔬菜一项人均增收500元,还远销深圳、杭州等大城市,高山西瓜更是供不应求。在经常性的联系中,我们还收集到不少村民反映的涉及政策方面的问题,一一提交给相关部门后,均给予答复。
  转作风不只是一个下基层、进农户、访百姓“到达率”的简单统计数字,需要真心实意地想其所想、知其所需,然后再做我能做、给我可给。只有这样的作风才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结果,也是值得提倡的转作风方向。
  制度+监督+评价
  转作风不是一阵风,而是要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并且应该让这种效果持续长久,形成良性循环,这就需要建立一套长效的管理机制。
  1.完善制度:避免管理碎片化
  完善的制度是作风建设长效、良性循环的重要保证。眼下在众多的媒体管理制度中,关于作风建设往往只是其中的附属部分,要么就存于某项具体活动的策划方案中。这些碎片化的内容大多就事论事,随意性大,缺乏系统性、专业性和传承性,与作风建设的长效管理不相适应。形成一套系统化并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近些年来,衢州晚报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炼作风、强队伍的具体制度。比如大型采访活动制度。在2003年的新农村建设主题报道活动中,首次组织了大型采访活动,采编人员吃住在乡村,访民情、听民声、叙民意、送服务,得到了读者和业内专家的一致好评,并创立了“城乡对话”这个服务“三农”的品牌栏目,一直延续至今,已刊发了300余期,并被评为“浙江省服务‘三农’优秀栏目”。总结此次成功的经验,编委会研究制定了“衢州晚报定期组织大型采访活动制度”,即选择一个主题,策划一次大型走访活动,所有采编人员参与,分小组下乡,将“走一段山路、交一批朋友、访一方民情、写一批好稿、受一次教育”这五个“一”作为制度要求固化下来。
  再比如走进联系点制度。衢州晚报从2007年开始就要求每个采编部室必须建立乡村和社区至少两个联系点,并且每年都要有活动策划方案、采访报道计划和走访人员安排计划。这项制度已执行了四年,目前逐步进入了常态化的轨道,联系点与报社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以上这些制度都纳入到统一编印成册的报社日常管理制度手册中,使之有据可查,并体现严肃性。
  2.强化监督:确保过程常态化
  制度是形式,关键在于执行,否则再完善的制度也会变成看起来很美,实际上是一纸空文。执行过程少不了监督,在监督中不断修正制度,使之与时俱进,以保证作风建设逐步进入一种常态化的良性循环。
  经过几年努力,衢州晚报摸索建立了一套内外监督机制。在外部监督方面,除按新闻主管部门要求开通新闻监督热线外,还建立了一支独立的专业评报员队伍,通过他们收集读者反馈,定期到报社当面挑刺点评,只讲问题,不讲好话,甚至指名道姓直奔主题。报社每年至少组织两次“走进读者”和“问卷调查”活动,听取意见建议,并通过归纳分析,反馈给采编人员,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在内部监督方面,制定了“衢州晚报质量管理办法”,其中针对所有采编人员的工作作风建设,实施了“第一读者制度”和“扣点管理办法”,前者体现的是采编人员之间的相互监督,针对每天的报纸质量和记者的作风问题,匿名点评,在报社内部的“防错纠错通报”上刊发。后者根据其在违犯作风、纪律等方面的严重程度,编委会研究确定分档次进行扣点处罚,并与月度绩效、年度绩效和年终评优等相结合。
  制度本身只对不遵守制度的人才具有约束力。通过这种内外监督结合的办法,促进了队伍作风的转变,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常态。2011年衢州晚报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就是对我们近几年来作风建设成效的充分肯定。
  3.重视评价:引导行为自觉化
  管理的最高境界是员工行为自觉、自律,做到“不管”而治。其中评价是“牛鼻子”,也是导向,能真正引导员工转变工作态度,并外化为职业行为,最终确立良好的工作作风。
  衢州晚报建立了“新闻报道项目负责人制度”,每逢重大主题报道和重大事件报道,面向所有采编人员公开竞聘项目负责人,由项目负责人制定策划方案、自主组阁采编人员、实施策划方案,最后由报社采编人员、评报员、读者代表评价报道质量和效果,确定具体奖励等级。这种将责、权、利紧密结合的评价制度,极大地调动了采编人员创新思维的主观能动性,沉下心来认真思考如何让报道吸引读者,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
  每年报社都要外派人员学习培训或异地采访,这对普通采编人员来说机会难得。衢州晚报编委会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将上一年度的工作业绩、工作作风扣点情况与下一年度的外派人员确定直接挂钩。其中工作作风扣点实行一票否决。这样的评价导向,让真正干得多、干得好的人不吃亏,让干得少、干得差的人没机会,将采编人员的注意力转移到追求业务和职业精神上来,提升了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转变新闻从业人员的工作作风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靠一阵风式的突击不能奏效,必须细水长流,常抓不懈,在不断总结提升中形成完善的制度和方法,最终让职业精神常驻心中,变成一种职业态度并外化为职业行为,方为长效之策。
  (作者:衢州晚报编委、编辑中心主任、高级记者)
  本专栏责任编辑:章宏法章瑞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