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三农”报道出新出彩——做好“三农”新闻宣传工作的一点思考
  发布时间:2011-10-23 10:17:12   
让更多“三农”报道出新出彩――做好“三农”新闻宣传工作的一点思考

 作者  范小青

内容提要:淳安县是一个农业大县,这些年,《今日千岛湖》通过一系列连续报道、深度报道以及品牌栏目策划,对做好新时期“三农”报道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实践。然而伴随城市化的推进,一些媒体开始把聚光灯更多打向了城市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地方性党报的《今日千岛湖》如何统筹考虑,刊发更多来自农村一线的精彩鲜活的“三农”稿件,把更多的版面让给“三农”,应是广大新闻工作者需认真思考和面对的问题。笔者参考了人民日报社、新华社部分资深编辑、记者的观点和经验,结合自身的思考,围绕“‘三农’报道如何出新出彩”这一主题谈几点个人体会。

 

关键词:三农  深入基层  采访技巧   报道形式

 

近几年来,《今日千岛湖》不断加强“三农”方面的宣传报道,开辟了“记者在一线”、“科学发展在基层”、“山村会客厅”、“致富之路”等品牌栏目,为在全县形成重农、支农、护农的氛围做出了贡献,也涌现出许多优秀的“三农”报道作品。

 

从《今日千岛湖》每月好作品评选中好稿件上看,大部分都是“三农”方面的报道。今年10月份好稿件就是1021日三版头条题为《双共村:好山好水好前景》的山村会客厅。作者通过在一线的所见所闻,用新闻事实描绘出小山村的自然美景和发展前景,得到了评报员和读者的一致好评。

 

像这样的好作品还有很多,然而,把农民的利益实现好、发展好、保护好,形成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的社会环境,仍然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共识和长期不懈的努力,也需要新闻媒体运用舆论的力量给予强力的推动。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杭州市委工作会议精神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思路,这为加强我县“三农”宣传提供了政治保证和政策环境;淳安县各乡镇各部门迎难而上,积极探索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方法和路径,取得了很多有益的经验,这为我县 “三农”宣传提供了很大的报道空间;“三农”在发展改革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矛盾和碰撞,涌现出了许许多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新人物,这又为我县“三农”宣传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题材。当然,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当前各种新闻媒体市场竞争不断加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仅是新闻工作自身特性的基本要求,也是体现新闻媒体社会价值和赢得受众市场所必需。

 

淳安经历了十年倒退,十年徘徊,农村市场不仅是经济上需要大力开拓的市场,也是新闻产品需要占领的大市场。随着农村人口文化知识水平的逐步提高,对新闻产品的需求将同步增长,农村新闻市场展现越来越广阔的前景。因此,《今日千岛湖》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三农”领域,定能有更广拓的市场,而采写更多有力度、有深度、可读性强的“三农”新闻,才能赢得读者的青睐。

 

 

“三农”工作重要性不容置疑,然而 “三农”工作又是如此千头万绪,那么,“三农”宣传究竟该从哪里着手,怎样才能做好、做新、做出成效?笔者参考了人民日报社、新华社部分资深编辑、记者的观点和经验,结合自身的思考后认为,当前,做好“三农”宣传,要努力探究三方面问题。

 

(一)深入基层   探究“三农”报道的主体问题

 

所谓“三农”,基调是农业,基地是农村,核心是农民。搞“三农”报道,要比从事其它方面的报道复杂得多、费心费力得多。况且农村各方面条件相对较差,农民的文化水平和表达能力不高,到农村采访避免不了吃苦受累。

 

在采访中,一些采编人员和笔者一样,认为似乎只要及时地把县委县政府有关“三农”问题的方针政策刊登出去就算完事了。因此,报道中出现了县委县政府大方针、大政策的内容比较多,而反映基层实际的内容比较少;政府官员的强调指出讲话指示多,农民一线声音比较少等现象。其实,这些现象的出现是因为没有找准“三农”报道的主体到底在哪里。

 

为加强“三农”一线报道,千岛湖传媒中心领导,便对记者提出要求,每月要自主下乡两次,采写自主下乡稿件三篇以上。在遇到如抗洪救灾等重要事件、突发事件的典型报道上,又要求记者编辑要扎根在基层,住农家房,以便及时报道事件的进展情况,反映农民群众的心声、期盼和作为。

 

这些举措,也正是希望,《今日千岛湖》的记者编辑们能在把党委、政府关于“三农”问题的重大决策,及时准确地报道出去的同时,把更多目光投向最广大的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只有这样的把上下两头的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做到“三帖近”,真正做好“三农”问题的报道。

 

为了做好抗洪救灾的报道,也为了在“三农”报道上有所突破,千岛湖传媒中心精心安排部署了抗洪救灾有关新闻报道工作,笔者也第一时间跟随领导奔赴受灾最严重的乡镇,实地采访洪灾情况,尽管那天深夜12时才回到家,但在一线看到群众受灾的场面,这点辛苦又算什么呢?今年中心还首次组织了两名记者扎根农村第一线长达一个多星期。在随后这两名记者发回编辑部的稿件中,既有反映抗洪一线干部群众精神风貌,也有反映基层党员干部身先士卒冲锋在前的感人事迹,更有大家关注关心的灾区人民生活情况,有些什么急需县委县政府解决的问题等等……系列连续报道不仅受到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的欢迎,也得到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

 

记不清是今年的几月几日了,当笔者从手机短信上收到中心领导发来,县领导肯定抗洪报道工作,认为中心反应迅速,采编工作人员责任心强,敬业精神好的好评时,那份“有付出有回报”的愉悦心情难以言表。今年83日一版头条一篇厚重的纪实性稿件《挺起不屈的脊梁――我县灾区生产自救重建家园纪实》获得了好稿件。笔者看到,推荐理由就是新闻性强,现场感强,来自基层,文字清晰饱满。

 

《今日千岛湖》采编一线记者、编辑在“三农”报道中得到的那么多肯定和荣誉,再一次用事实证明了“脚底板下出新闻”这一不变的定律。只有转变观念,把农村和农民作为“三农”报道的主体,《今日千岛湖》才能在这次抗洪宣传活动中取得较好的成效,也才能成为贯彻“三贴近”要求的一次成功实践。

 

(二)转换视角  探究“三农”报道采访技巧问题

 

“写稿也有好几年了,也采写了许多‘三农’工作的稿件,但是总是感觉自己的稿子枯燥,可读性不强。”这是笔者当记者五年来一直感觉苦闷的问题。“不是怕吃苦不愿意下乡,而是下乡后一头雾水,找不到好题材。”这是笔者每每新闻部开周工作例会一直不停思考的问题。

 

其实这些问题,也是许多一线记者编辑一直思考的问题。“三农”报道的主体是广大的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深入农村第一线采访,真实地反映当前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反映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的喜怒哀乐,是天经地义的事。然而为什么还会出现深入一线仍然找不到好题材呢?

 

“采访不够深入……”对!一走进传媒中心的大门,一句“采访不怕千辛万苦”的大字就映入眼帘,笔者对此话的理解是说说容易,做起来难。笔者认为,到农村找不到题材,还是因为没有投入到农村火热的生活中去,还是因为采访不够深入,提起深入采访,那就是一门学问了,这就涉及到“三农”采访的方法技巧问题了。一些优秀的记者编辑给我们总结了许多经验,有两点笔者认为做得欠缺,非常值得自己学习。

 

第一,采访前要做足准备工作。有关“三农”采访对象大多是农民,即便是与领导或者专家直面交流,也没有过于难以把握的语言,只要心里有个大框,临时发挥也完全能应付。其实这种想法是十分错误的。

 

笔者就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在一次采访中,由于时间仓促,没有做充分的准备,当时觉得,采访小山村经济发展,不就是问一下村里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今年产量如何,与往年相比增收了多少等数字问题。结果在采访中发现,自己所想的问题过于肤浅和简单,当农民说到今年收入没有比往年有增加,还少了之时,笔者一下子就闷了,这与之前笔者设计的写作思路违背了,由于自己对此了解不足,无法提出更深刻的问题。

 

还有因为每月都有下乡任务,好多时候没有了解清楚乡镇、村近期有哪些可宣传报道的内容,就为完成任务匆忙先下乡再看情况,有时候下去后是浪费了时间,又采不到稿件,这些都给采出好新闻带来了致命伤害。这一切都在告诫笔者要引以为戒,无论多匆忙,采访前一定要充分准备,做到心中有数。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采访前的准备很讲究,但万变不离其中,首先是明确报道思想,掌握新闻线索;其次,要设法查阅有关采访对象的资料;再次拟订采访计划和提纲;最后,要带齐采访“装备”,如果记者带照相机、录音笔等,事先要试一试机件是否完好、运转是否正常。要以不变应万变,做到手中有粮心不慌。只有准备充足才能成功的达到采访的目的。

 

第二,语言要有“农”味。作为采访农民的记者要多点“农”味,采访时,要多用口语,少用书面语、专业术语、华丽辞藻。比如“果树萌芽”,农民听起来,可能就不大顺口,如果用“果树发芽”,听起来就比较朴实自然。

 

采访农民的问题要给对方一种浅显的感觉,以浅显的提问方式来挖掘表现新闻主旨的材料,应该是记者采访农民时值得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就这点上,笔者认为,如果在农村采访过程中,使用当地方言采访会带来很好的效果,当然如果和笔者一样,不会使用当地方言,则就要多下功夫,应该多了解当地实际情况,风土人情,这些都会给采访带来便利。

 

另外,故作高深,文字晦涩,或者满口的学生腔,用农民很难看懂的语言报道“三农”问题,是农民不喜欢的另一原因,而这种现象随着媒体大批新人的涌入,显得尤为突出。

 

《今日千岛湖》年轻记者编辑比较多,学习农民鲜活的语言,用通俗的文字表现农村的新人新事,与农村读者取得共鸣就显得迫在眉睫,因此,笔者认为,今后传媒中心在举办一些理论业务学习中,可以请一些“前辈”和专家开设一些关于如何使用农民鲜活语言的培训,亦或是可以总结一些淳安农民鲜活语言让记者学习,并到实践采访中加以锻炼。

 

(三)转变写法  探究“三农”报道形式问题

 

“三农”报道的主体既然是广大的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那么我们“三农”报道的形式,也就需要适合这些读者的口味,让他们读得下来记得住,否则“三贴近”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第一,要时刻关注农民所关注的问题。总是以局外人的身份,用高高在上的态度来采写“三农”报道,农民是不喜欢的。无论是二版的“记者在一线”、“科学发展在基层”,还是三版的“山村会客厅”栏目,无论是正面报道还是问题报道,都要求要融入感情,与农民同喜同忧。

 

按照这样的要求,记者写回来的稿件就具有较强的生活气息。如科学发展在基层之267 《转型生产富山民――千岛湖镇汪家、联丰村脱粮种菜见闻》这篇文章一开头就写到“天刚蒙蒙亮,70岁的联丰村村民汪德苟就躺不住了。他扛起锄头,和老伴儿一道来到自家的五分田里,慢慢翻起土来,要把刚领到的青菜苗种上。”记者一大清早深入田间地头,通过描写当地村民脱粮种菜卖菜的生活反映了他们走向致富之路,主题鲜明,生活气息浓厚。

 

另外,如笔者今年5月份深入临岐采写的好作品《创新有门道废料生钞票――临岐镇山核桃壳配比生产黑木耳试验区见闻》,这一文章的亮点就是主题新颖,抓住了农民所关注的新鲜事物。临岐镇是我县山核桃盛产区,随着山核桃总产量的迅速增加,山核桃蒲壳利用成了一大难题,如今可以变废为宝,文章报道后就得到县林业等有关部门和基层农民群众的关注。

 

当然,笔者翻阅近一年的《今日千岛湖》报也发现一个问题。传媒中心从领导层到一线记者编辑都十分重视舆论监督稿的采写,记者巡查栏目也成了百姓爱看的好栏目。然而,在舆论监督稿件、记者巡查稿件中,反映农村一些问题报道仍然比较少。

 

淳安农村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淳安农民在生活生产中有许多困难要解决,笔者认为,如果记者在深入一线采访过程中,可以多从农民的角度来思考,多关注哪些事是农民最希望解决的,哪些事是政府能够解决而没有解决的,这样的文章形成见报后,农民爱看,一些被涉及的部门也认为真实可信,便可以取得良好的报道效果。

 

第二,要探索农民喜欢的形式宣传“三农”政策。如何把政策通过最适当的形式让农民了解,并且能记下来,是“三农”报道的难点之一。

 

这方面,笔者觉得《今日千岛湖》已探索并成功实践了一种很好的形式,那就是二版的晓禾茶座。仔细再看看晓禾茶座的内容,就是用农民喜欢的形式,看得懂的形式,宣传了许多“三农”方面政策。《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若干意见》这一政策,晓禾茶座就连续通过五个篇幅,用幽默的语言把政策向农民解释清楚了。笔者在下乡采访过程中,也常常听到一些群众反映对晓禾茶座的喜爱,他们认为形式特别,内容丰富。

 

当然,在这方面,笔者认为,一方面《今日千岛湖》的记者编辑要继续加强采用精心制作标题、散文化写作、故事化叙述等这些传统的新闻报道手段来做“三农”方面的报道。这方面,其实《今日千岛湖》许多记者编辑做得很好,值得笔者学习。如今年819日二版 《洪妖击退不久 旱魔又见抬头 大墅镇为农作物“降温解渴”》这原本是一篇通讯员的简短消息,却因一这题目显得很有看头。今年11月份科学发展观在基层之268《乡村田畈美如画 农民成了画中人 瑶山乡4700亩基本农田成风景》最值得称道的就是文章采用了新闻“散文式”写作,体现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文字优美,轻松活泼,很容易抓住读者的眼球。

 

另一方面,笔者认为,《今日千岛湖》是否还可以尝试用一些新的表现形式,来宣传“三农”政策。如编写一些山歌、快板、地方小剧目等,当然这方面可以请农村一线的致富能手、土专家支招献计,这些人写的稿件技术对路,语言生动,农民看得懂而且又实用,很受欢迎。

 

第三,要策划把一些“三农”报道放到重要版面。《今日千岛湖》做为一张地方性的党报,在一版内容上要重点把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声音向全县群众及时真实反映的同时,笔者认为,可以“策划”把一些“三农”报道放到一版这样的重要版面上去。

 

“三农”宣传的重要性前面已经做了阐述,这里不再重复,笔者认为,无论是“山村会客厅”还是“记者在一线”、“科学发展在基层”、“致富之路”等栏目里的一些优秀作品都可以经过“策划”“深加工”后放到重要版面进行刊发。

 

如《乡村垃圾“变饼”进城――浪川乡启动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笑意写在每个人的脸上――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首日见闻》、《停电忙“充电” 让电不“断电”――千岛湖瀛山实业有限公司职工技术比武见闻》等等文章如果在特定的时期,然后再站在全县的角度上进行采写,提炼主题,便可以放到重要版面刊发。当然这方面如何运作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总之,对新闻媒体来说,加强新时期“三农”报道大有可为,多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为推进农村各项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是新时期新闻工作者神圣的使命,是一种责任,也是更好地践行“三贴近”要求的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1、《新闻战线》以及《新闻业务》等杂志。

2、部分资料来源专业网站。

 

 

 

 

 

(范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