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媒体人的压力和自我调整
  发布时间:2012-05-10 09:12:39   
浅谈媒体人的压力和自我调整   在社会对媒体人要求不断提高、压力日增的今天,媒体人的生存现状值得关注。有调查显示,上海新闻从业者从事新闻工作的平均年限为10年。而尽管媒体人的平均工资收入不低,却仍有一些新闻从业者对于是否还要继续从事新闻工作产生了动摇。
    在社会转型、信息爆炸的今天,媒体人又肩负着怎样责任和压力呢?

    一、媒体人的现状:劳心焦虑
    2011年5月23日晚,郑州电视台政法频道记者刘建突发心肌梗塞离世。一周前,他曾在微博中写下“我的亚健康状态很厉害”。而下一条微博却是:“明天去哪里完成任务?
    20111年5月22号,生于1980年的《深圳晚报》文艺部女记者黄蕾不幸因病去世,时年31岁。
    2011年5月18日,央视财经频道资深编辑马云涛因胃癌晚期离世,时年36岁。
    六天,三位媒体人的离世消息,成为圈中热议话题,知名媒体人杨锦麟在微博上感慨:“说新闻从业人员平均寿命只有52岁,可最近猝死的同行多半是三十上下的人啊”。
    中国医师协会曾对北京1182名记者的身体状况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发现有84.2%的记者有疲倦感,72.1%的记者反映工作压力大,62%的记者没有正常睡眠,一半的记者视力较差,同时也有近五成的记者经常感到全身酸痛。
    媒体人为何如此劳累焦虑呢,在笔者看来,这与时下传统媒体面临的挑战和压力大有关系。
    传媒格局的深刻变化,使传统媒体人以前所有的那种平台与渠道的优越感,变成了一种“危机”。这种“危机”可归结为信息大爆炸时代咨讯的日新月益,是新媒体带来的强大冲击,也是媒体社会角色和媒体人心态的转变危机。
    1.信息爆炸带来竞争压力
    在信息爆炸、资讯过剩的时代,在发行量、收视率等硬杆杆面前,传统媒体不断扩容,不停改版,不断更新技术和设备,媒体从业人员的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自然也是水涨船高。
    电视新闻栏目激烈竞争,不断扩容,浙江省电视台7个频道中,有5个频道每天的新闻播出量都超过了一个半小时,这还不包括突发事件发生时的现场直播报道。可以想象,在严峻的竞争面前,电视新闻工作者所面临的压力有多大。电视如此,报纸情况也类似。
    哪里有新闻,哪里有事件发生,哪里就有记者们的身影。以今年发生在浙江省内的两起新闻事件为例:
    2011年7月15日凌晨2点,杭州钱江三桥部分桥面坍塌,一辆大货车从桥面坠落。事发后,杭州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在凌晨到达现场,至上午7点左右,已有五六家电视媒体对此进行了现场直播,让杭州市民第一时间掌握了事故的前因后果以及早高峰的出行情况。
    7月23号晚8:40,温州发生动车追尾事故,温州市、浙江省内几乎所有的主要电视媒体都在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在事发后几个小时内,就对此事进行了全面的直播和定点插播。
    在比拼效率、比拼实力的背后是媒体人的辛苦付出和竞争压力。媒体人尤其是新闻部的采编人员常年上夜班、常年睡眠不足、常年生活规律颠倒,不少人常年处于亚健康状态。与此同时,在高强度快节奏的工作环境下,媒体人难免心态浮躁,没时间“充电”,导致恶性循环,报道越做越浅,越做越毛躁,对自己有要求的人心态自然也越来越糟糕。
    2.传播方式多样化对媒体人提出高要求
    另一方面社会对媒体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2009年北京举办的首届世界媒体峰会上,美联社社长柯里在接受采访时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美属萨摩亚发生了海啸,有位特约女记者一个人做了所有事情。她拍照片、发消息、向全世界发出警告、制作了一整套多媒体节目。她独自一人在6个小时内完成了所有的消息,没错,是她为全世界做了这所有的事情。
    对于我们每一个电视从业人员来说,这个故事具有非常重要的指标价值和启示作用。在新媒体时代,传统意义的报纸记者与电视编导之间的边界已经模糊,甚至消融。那些具有跨媒体、全能型特点的媒体从业人员将会受到广泛的欢迎。
    对此,丹麦通讯社总编辑兼首席执行官维斯特洛克说:“新技术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很多影响。过去,我们生产的只是短小的文本新闻,现在则要提供给手机、网站、报纸、广播、电视等用户。以前我们的产品只有一两种,现在有35种。对通讯社而言,必须掌握如何把同一个新闻事件进行不同的报道,制作成不同的版本,以供不同的媒体用户使用。这就要求记者和编辑发展新的能力和新的技术。我把他们称为‘交响乐队的指挥’,他们要知道不同的乐器在何时开始演奏。”
    3.民生新闻发展转变媒体人的社会角色
    一般而言,“民生新闻”是指从群众日常生活中采制而来的新闻,内容上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关注群众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形式上充分利用先进的传播手段,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和互动性,拉近电视与观众的距离。“民生新闻是”是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
    在浙江,各电视频道也推出了民生新闻专栏,《小强热线》、《范大姐帮忙》、《1818黄金眼》 ,逐渐家喻户晓。民生新闻风声水起的同时,也是媒体和媒体人社会角色的转变。“大事小事,有事您说话”,随着民生新闻的发展,我们经常看到类似这样的情景:农民工工资被厂家拖欠,记者接到热线后赶往现场,经过记者与厂家的协商,最终厂家给工人兑付了工资;消费者到商场买衣服,结果回家后发现衣服有瑕疵,但去商场理论后却得不到任何结果,于是就给媒体记者打求助电话,记者进行了调解,最终商场同意跟消费者谈赔偿的问题。
    媒体机构是新闻信息传播者。然而在这一类的新闻中,记者有意或无意越出了自身的本位,从一个“传播沟通者”变成了一个“当事人甚至是执法者”的角色,以致有的地方出现百姓把媒体当成“政府机构”。
    社会要和谐发展,各种矛盾纠纷要及时解决,单靠媒体的力量是绝对不可能的,需要社会一整套的制度体制,以及所有部门的合力。因为媒体终究不是政府职能部门,记者也不是执法者。负面问题听得多见得多了,也给媒体人带来不少心理负担,也带来了更大的责任和压力。
    4.舆论监督报道带来维权压力
    鞭挞丑恶、扶正祛邪的批评性报道普遍得到受众的欢迎,是新闻媒体进行舆论监督的重要手段, 但在具体运作过程中,一些记者的人身权益却时常受到侵害, 这在新闻圈里已是屡见不鲜。中国记协自成立维权处以来的8年时间里,协调处理记者被侵权事件多达400 多起。
    新闻记者受到的侵害主要来自两大方面:一是个人或组织,记者的采访往往触动了某些个人或组织的利益,报道一旦播发,很可能会导致这些利益的直接损失。因此,这些个人或组织不惜暴力相向。二是权力部门。记者的采访活动触动了某些权力部门的既得利益,这些部门的人员或授意或直接出面对记者的采访施以暴力阻挠。
    记者遭打击报复,其直接影响,一是使一些节目事倍功半, 甚至半途而废; 二是挫伤了记者的积极性, 对批评报道望而生畏;三是损害了新闻单位的形象, 不能进行有效的舆论监督。

    二、媒体及媒体人的自我调整
    1.加强法制教育
    我国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记者接受媒体的授权或委派, 其采访活动无疑具有公共性、公开性和公务性。记者开展正常的舆论监督, 不是个人行为, 而是职务行为。因此, 法律应当加强对媒体人尤其是新闻记者的保护,对于殴打并伤害记者的行为, 要进行严厉处罚。
    同时要加强法制教育。一是加强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制教育, 引导大家充分认识记者正常的采访活动是受法律保护的, 应采取积极支持和配合的态度, 这是治本之策。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媒体工作者的法制教育,新闻媒体要聘请有经验的律师担任法律顾问, 安排专业法律工作者为记者上课, 就采访中所涉及的法律知识问题作系统的培训, 并重点对与记者维权相关的问题进行专题讲解, 要为记者出点子, 善于应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正视角色定位
    身处社会前沿的媒体人首先要正视社会现实,在采访中,媒体人尤其是一线的新闻记者一定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 记者只是一个调查者、目击者, 记者的职责是把自己在现场所看到的、听到的和感受到的,用笔、用录音机、摄像机如实地记录下来, 然后加上客观公正的分析,把它呈现在受众面前,而不应该随意越位,在角色越位的同时,也给自己增加了风险和负担。
    3.热爱工作,解压减负
    毋庸讳言,也有一些传媒人把工作当作是谋生的手段,以收入高低、工作轻松与否作为衡量工作优劣的标准。有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人的天性里有一种倾向:自己的心态是什么样子,这个人就真的会成什么样子。负面的心态以及行为,会将我们引向失败甚至毁灭,而正面的心态及行为,则能使我们成功和幸福。
    《围炉夜话》里有一则格言讲得也很有道理:处事何定凭?但求此心过得去;立业无论大小,总要此身做得来。和谐轻松的心态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有记者介绍经验时说:当我感到压力大时,我就不会试图写哪怕一个字;但当我恢复了轻松平和的状态后,我笔下的文章就源源不断地产生了。
    “工作着是美丽的”,对工作多一份热爱多一份激情,对社会时刻怀一份尽责感恩之情,工作中自然就会多一份快乐和收获。
  (作者单位:浙江电视台教育科技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