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层报道:“活”与“厚”缺一不可
  发布时间:2012-05-10 09:14:00   
走基层报道:“活”与“厚”缺一不可

  记者深入基层,创作大量关乎民生、民意、民情的现场新闻,转了作风,改了文风,赢得了群众的欢迎,也的确出现了不少新闻佳作。但是,细细分析各媒体报道就不难发现,走基层报道凸显两种弊端:一是“活”而不“厚”,即文风较清新朴实,但新闻主题欠挖掘,新闻价值欠发现;二是“厚”而不“活”,即主题较重大深厚,但文风仍欠鲜活,写法欠创新。
  “活”而不“厚”,主要原因是对“基层在哪里”有认识上的误区,以为只要到了田间地头、街道社区、厂矿车间,或条件艰苦的老少边穷地区,就是走基层;以为只要把看到的、听到的记录下来就是鲜活的新闻作品。其实,基层不完全是个地理概念,而更多的是个“心理概念”。群众在哪里,基层就在哪里,走进群众的生活,深入了解群众生产生活实际,真切感知群众的内心世界,就是走进基层。未作真切感知、挖掘而记录的鸡毛蒜皮小事,即使“走”得辛苦、写得“鲜活”,也必然会因为缺乏典型意义而削弱新闻价值。
  “厚”而不“活”,主要原因是对“主流媒体就是严肃媒体”有认识上的误区。长期以来,主流媒体尤其是党报对报道内容、报道题材、报道手法的刻板认识,使得记者产生根深蒂固的“严肃”观念。“新闻八股”的强大惯性对党报记者报道创新的负面影响难以在短时间内消除。其实,严肃的报道主题、报道内容往往是关乎国计民生、关乎百姓生活的重大题材,承载着广大读者迫切需要掌握的信息,更应该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报道形式,以增强报道的传播效果。
  因此,笔者认为,走基层报道要真正有吸引力、感染力、传播力,“活”与“厚”缺一不可;要真正实现主题深厚、文风清新,还需要从求鲜活和求厚度两方面同时下工夫。
  求鲜活:见人见事见细节
  活,体现在见“人”。人是新闻报道的核心要素,新闻因人而生动。具有典型价值的个人化新闻从一开始就能紧紧扣住受众的注意力,激起受众的兴趣。“人”是新闻价值中最重要的因子,人的故事特别是普通人的感人故事,往往最抓人心。但在我们的新闻实践中,物常常成了主体,人反而成了客体。最常见的现象便是,报道中虽然写了人,但只有“人影”,他们要么被放到了被动的位置,当作某种政策措施的印证者、某种工作经验的介绍者,或者被抽象为“大家”、“相关负责人”等。这类报道,人成了新闻报道的道具:不见人的言谈举止,更不用谈写出人的思想。走基层报道要写得鲜活,首先要写活新闻事件中的人,看到“物”的变化后面“人”的因素,看到新闻故事中人性的魅力。宁波日报9月4日头版头条刊发的走基层专栏报道《光明的世界》中,讲述了81890光明影院为宁波的盲人放电影的故事,记者细心观察,通过融情于当时当地,将看电影的盲人和前来帮扶的万里学院的志愿者两部分人,个个刻画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活,体现在见“事”。在当今的网络时代,大众逐渐从新闻传播中的被动位置走向主动,不少学者把“受众”叫成“馈众”,可见受众的地位正在提升。受众对媒体的期望不仅仅局限在过去的快速、真实等基本要求,而是希望获得更多能够容易吸引自己眼球的新闻报道。故事化写法的出现正是吸引受众注意力的重要手段,是适应受众的具体体现。近些年来,“讲故事”新闻引起国内外众多媒体记者的关注并广泛付诸实践。这种新鲜、生动、细腻的新闻叙述方法,使新闻作品的可读性大大提高。故事化突出了新闻事件中富有戏剧性的故事情节,将原本简单或丰富精彩的人物事件关系,赋予其新的审美理念和人性意味。信息能自然地流向受众,并有效地被接受,实际上是“新闻故事化”形式在尝试将人际传播中的一些优势应用于大众传播,从某种程度上讲这符合现在媒介所追求的一种人性化的回归。目前各媒体的走基层报道中,一些受到广泛好评的新闻往往是故事化写作的成功范式。但也有不少的现场新闻,只见记者对所见生产、生活场景的刻画描述,就是不见其背后的故事,新闻的空间和时间内涵未得到充分挖掘。
  活,体现在见细节。细节是指新闻作品中那些能有效地增强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表现力的细枝末节,是新闻中最微小、最生动、最传神、最具吸引力和感染力的事实。一个精彩感人的新闻细节,胜过一大堆没有灵魂的事实和一长串空洞的形容词。记者深入一线采写短新闻,由于篇幅有限,尤其要善于在采访中发现和挖掘生动、感人、会说话的细节。新闻强调要用事实说话,但是缺乏鲜活细节的事实并不能说话,一篇好的新闻要善于用会说话的细节来揭示报道的主题,有了会说话的感人细节不仅可以增强新闻的现场感、真实性,而且还可以增强新闻的感染力和震撼力。写得好的现场短新闻,或在文首集中勾勒,或文中分散点缀,或文后照应描写,几十个字的场景描写,以其高度精炼概括的语言,为现场短新闻营造出一种氛围,为行文叙述埋下伏笔。上例《光明的世界》在描述志愿者帮助盲人的动作时,就运用了不少具有感染力的细节,如“‘小心台阶,跨一步。’许银花一左一右挽着从邱隘来的李剑峰夫妇,走进影院”;“递水,就送到他们手里,等他们拿稳了才放手;扶他们上完厕所,还要帮他们洗好手。”这些细节的运用,“道”出了社会对残疾人的浓浓的关爱,使得人性光辉熠熠闪光。
  求厚度:多维度的提炼挖掘
  厚在“新”的发现。“新”指新的现象、新的问题、新的趋势、新的动向等。尽管走基层报道,尤其是见闻式报道,无法全面深刻地反映社会大问题的全貌,但不同于泡会议、编材料得来的新闻,其优势在于真正走进了客观现实,有强烈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只要细心观察、细心体味,更能敏锐发现隐藏在表象后面的新现象、新问题等。用最典型的事例表现,用触及时代脉搏的细节记录,就可更好地折射社会的变化与进步。变化就发生在群众的身边,基层群众感受最深,采用焦点透视的方法,锁定一个人或一群人,通过百姓的视角,讲述发生在百姓自己身上的故事,这种变化所传达出的信息往往能凸现刻在历史和时代上的印痕,成为最能体现历史变化和时代前进脚步的载体,从而放大新闻传播的价值,使得短新闻变得厚重起来。如人民日报9月9日头版的现场短新闻《“物联网”里养螃蟹》,通过记者对宜兴市新建镇新建村农民吴顺松坐在电脑前敲敲键盘、用手机发个短信就能管理几十亩水面螃蟹的采访,展示了一个新的动向:我国当代农民已开始将物联网技术等当今最前沿的科学技术用在了水产养殖等农业生产领域,传统农业正借助科技的力量快速转为高效农业、现代农业。
  厚在“面”的延伸。大多数走基层新闻,尤其是现场短新闻都是一事一报,或通过截取事物中最精彩的一个镜头、一个画面,或抓住事物中最有价值的一个瞬间变化,把新闻事实生动、具体地展现在受众面前。但是,这不代表这一类新闻只能“就事论事”。一个镜头、一个画面、一个瞬间所反映出的事物的意义究竟有多大,这除了决定于具体事物本身的价值外,还与其在总体和全局中的地位如何,典型性怎么样有直接关系,即个别和整体、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好的短新闻能“一叶知秋”,让读者通过一个场景想到一类场景,通过一个人联想到一群人、一类人,实现人物、新闻事件由“点”向“面”的延伸、拓展。当前的社会转型期,制度的变迁、社会的变动关系到每一个人,记者应该通过对具有典型价值的少数人的报道,去关注更大层面人们的生存状况和精神世界,关注人们的情感诉求。如人民日报头版的走基层栏目中的《村里有个“老干局”》、《巧做红色文章致富》、《小村听会》等,浙江日报头版的短新闻《移民抽签选新房》、《常山:吴爷爷读电大》、《打开电视查村账》等,都是通过一村、一户、一人的描写,折射出社会的大变化和广大群众的生存状况和情感诉求。
  厚在“深”的挖掘。写得不“深”,是当前许多走基层报道中的一个较明显现象,其主要原因在于缺乏主题的提炼挖掘。一篇有价值的报道无疑要反映一个大主题,或反映政治经济社会的重大变革与发展,或反映百姓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或反映人性中闪光的无私与大爱等。记者到基层采写报道,大多时候所见到的是一些平凡的小事情,从“小事”中发现新闻,需要记者具备良好的业务能力、政策水平和政治素养,真正考验记者的发现力。大主题往往“藏”在表象后的新闻背景中,“藏”在历史和现实的比较中。宁波日报9月5日的现场新闻《黄金地段的灯光球场》,除了写法鲜活,更可贵的是,记者在“看球赛”的过程中挖掘出了“政府让利于民”和“关爱外来务工人员”的两大主题。如果只是在现场观察,能看到的只有激烈的篮球场上的对抗,但记者巧妙地通过当地规划部门的话语,引出了当年政府部门作地块规划时,这个黄金地段是用作商业地块还是公共体育场地曾引起激烈的争论的故事,使得这则短新闻立即“亮”了起来。同时,记者通过对球场管理员的采访,写出打球的一半以上是外来工,大大丰富了当地外来工的夜生活,又为新闻增“厚”不少。
  (作者: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宁波日报主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