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业务工作报告赏鉴(两篇)
  发布时间:2012-10-12 15:04:30   
优秀业务工作报告赏鉴(两篇)

    编者按

    职称评定,是每一位采编人员绕不过的大事。如何写好业务工作报告,则是准备评审材料中的难点,关系到能不能打动评委,从而获取高分。不少人不重视业务工作报告,信手写来,或成一篇流水账,或成自我标榜的功劳簿,杂乱�嗦,读来生厌。其实,业务工作报告写得好不好,是很有讲究的。

    2011年的职称评定工作中,出现了不少优秀的业务工作报告。征得作者同意后,我们选择了两篇刊登如下,为采编人员提供有益的借鉴。

    这两篇作品有两个共同的特点:一是具有浓郁的思辨色彩。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工作业绩则巧妙地渗透其中。言之成理,持之有据,深入浅出,发人深省。二是语言流畅自然、生动有趣,不做作、不矫饰,不生硬,给人一种真情流露、娓娓述说的感觉。两篇作品也各具个性,限于篇幅,这里不再展开剖析,请新闻同行自己去细细体会吧。

精神愈用愈出 智慧愈苦愈明

(浙江广电集团卫视新闻中心 沈芸)

    “万事须是有精神,方做得。”

    从事电视新闻工作18年来,每每遇到困难坎坷,或是感觉疲累劳顿,我时常用朱熹的这句话勉励自己。

    1993年8月从杭州大学毕业时,我还是一个稚嫩的中文系女生,怀着成为一名编辑的职业理想,进入了浙江电视台。没想到,和浙江广电集团最重要的电视新闻栏目《浙江新闻联播》,就此结下了不解之缘。

    自2003年获评主任编辑这7年,是我职业生涯宝贵的黄金时间。回想走过的历程,我感到充实和自豪。这份自豪,来自于新闻人“记录时代,守望历史”的使命和责任;这份充实,来自于集团和频道倡导的创新实践,给了我放飞新闻理想的舞台。

    七年来,最让我难忘的是创优节目殚精竭虑的日日夜夜;最让我欣慰的是带队拼搏、作品获奖的点点滴滴;最让我激动的是作为新闻工作者的一员,荣获浙江省第七届飘萍奖的难忘一刻。

    有人说:新闻无学。然而,实践更让我体会到:新闻博学。面对媒介环境的深刻变化,《浙江新闻联播》如何坚持改进创新,切实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值得我们用全部的精力和心智去实践、去提高。

    树立“联播人”的朝气

    在强调媒介市场化的今天,“新闻立台”正遭遇现实困境。寻找“蓝海”,实现突围,是摆在各家省级卫视面前共同的课题。擦亮“老字号”栏目,提升《浙江新闻联播》,成为浙江卫视最先出击的一步棋。

    2005年10月,我担任编辑部主任后,根据频道和中心部署,着手开展的第一项重点工作,就是对《浙江新闻联播》(原名《浙江卫视新闻》)进行改造和提升。

    然而,困难接踵而至。《联播》到底应该怎么改?教科书上没有先例,业内也鲜有尝试。我提醒自己:创新之路,只有一条,就是学习实践现代传播理念,“摸着石头过河”,在传播内容和方式上不断实现突破。

    经过学习、比照和思考、梳理,围绕做“正确而好看的新闻”这一理念,一张联播类栏目创新提质的路径图,在新闻中心渐渐清晰。我把它概括为四句话:坚守主流阵地,回归新闻本位,尊重收视规律,注重受众需求。

    2006年元旦,浙江最老牌的电视新闻栏目《浙江卫视新闻》全新改版亮相,正式改名《浙江新闻联播》,在新闻内涵和节目形态上,都做出了大胆创新、深化。改版举动受到业内关注,被誉为浙江卫视“打响品牌、争创一流”的主动之举,做大做强主流媒体的创新之策。2010年6月中旬,当央视《新闻联播》改版风生水起之时,《浙江新闻联播》借势再次悄悄“变脸”。演播室背景换成了动态大屏;主播构图推到“第一颗扣子”,和观众距离贴得更近;80后女主播加盟,带来说新闻的新风……,而这些变化的背后,凝结着新闻中心团队推进《浙江新闻联播》创新提质的努力。

    一是抓理念创新。围绕联播改革这一困扰业界的课题,2006年12月,在频道和中心部署下,我发挥编辑部通联协作的功能,组织召开全省11市台联播类节目改革创新研讨会,集思广议,明晰方向:

    1、针对定位模糊、竞争不强的现状,明确改版三句话:“大事看联播”;坚持本土化;体现大时空。操作路径:创新时政报道;做强主题报道;做深经济报道;做快突发报道;做透热点报道。

    2、针对生硬有余、亲和不足的现状,倡导倾注更多的人文情怀,贴近基层、关注民生,增强生动性、贴近性、感染力。为此,我们发动全省市、县(区)台参与“鲜活新闻大赛”,提出“柔弱,是我们每个生命的真实性质;而柔软,正是新闻最本质的精神高度”,让主流新闻栏目真正成为共同守望的精神家园。

    3、针对手法单一、形态老化的现状,从演播室设计、编排形态、播报方式、播音语态、标题字幕等环节入手,强化栏目包装,体现时尚、亮丽的时代气息。

    二是抓报道提质。对省级卫视新闻而言,上有龙头“老大”央视垄断资源,下有众多“弟兄”(地面频道、市县台)强势崛起,外有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快速膨胀,新闻资源可谓“内挤外压”,面临“大题材拼不过中央台、小题材比不过地方台”的尴尬。尤其在网络媒体崛起的今天,采用线性传播的电视新闻,如何克服信息量比拼的软肋?根据集团编委会要求,我组织采编部门多次展开研讨,以提升联播有效信息量为突破口,制订对策,抓好落实,着力提升报道质量。一是以强化跑线、严格考核为抓手,大力开拓信源。二是以主攻消息为抓手,提高单篇报道质量。通过举办“我为栏目做好稿”、“每日好稿评选”“每周采编一星评选”等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三是以编排提质为抓手,重点培养强化主编队伍,着力提升新闻价值判断、统筹策划能力。

    三是抓品牌建设。如何擦亮“老字号”栏目的“金字招牌”?如何通过实践现代传播理念,为它注入新鲜活力?是新闻中心孜孜不倦实践的重点。为此,我积极思考,从浙商品牌、评论品牌、主播品牌等多方面,探索总结联播类节目品牌化建设路径。通过在栏目中设置“时政主播连线”、提升“卫视七姐妹”品牌、开设“今日时评”、建立评论员队伍等载体,有效强化了栏目品牌识别度。十年磨一剑,在新闻中心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浙江新闻联播》荣获首届“浙江新闻名专栏”,正向“浙江第一新闻品牌”的更高目标迈进。

    树立“联播人”的大气

    以宏大影像践行生态传播,是一家媒体的智慧。而作为一名新闻人,能够用宏大视野奉献属于时代的大气之作,怎能不让人激情飞扬?
如果说,《浙江新闻联播》的创新实践,强化了我的大局意识、导向意识、品牌意识,有幸带队主创一系列重大主题报道,更磨砺了我驾驭重大题材的新思维、新视野、新方法。

    在完成日常编排、管理工作的同时,我要求自己勇挑重担,每年都要“啃”下硬骨头,奉献精品之作,无愧新闻人的使命。几年来,我和团队用辛勤的汗水,把自己的新闻理想,化为一篇篇重大题材作品,以此记录浙江发展的脉动,时代前进的足迹。

   2006年,我带队蹲点采访历时一个月,主创六集系列报道《全面小康看义乌》,获得2006年度浙江新闻奖一等奖(重大主题类)、浙江省广播电视新闻一等奖(先进典型类)。

    2007年,作为主要撰稿和编导,完成了《科学发展在浙江》(三集)和《创业创新之歌》两部献礼专题片,得到省委主要领导的肯定和观众广泛好评,在全省11市电视台展播,并分别荣获2007年度浙江新闻奖一等奖(专题类)、浙江省广播电视新闻特别奖(重大主题类)。

    2008年,我带领团队,历时半年,行程遍及全省数十个县市区,精心拍摄制作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献礼作品---六集航拍纪录片《锦绣天地看浙江》。作为集团重点宣传项目“三看浙江”开篇之作,以精美的电视语言,大气磅礴的空中视角,描绘浙江大地的沧桑巨变,荣获2008年度浙江省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重大主题类)。

    2009年,纪念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之际,我作为主创人员,先后两次赴浙江对口援建的青川灾区,深情纪录这片土地上的生命赞歌、浙川两地浓浓的兄弟情谊。以“这一年,这一天,这一刻”为主线,在四川青川东河口遗址公园搭建户外演播室,结合新闻访谈、记者连线、文艺演出、公益行动等多种方式,圆满完成了12小时大型公益直播活动《浙川同心 与爱同行》,获得浙江省广播电视新闻奖二等奖(直播类)。

    2010年,我作为项目负责人和主力编导,全力以赴,投入“三看浙江”收官之作《五洲四海看浙江》的拍摄制作。共组织六路摄制组奔赴五大洲20多个国家和地区,纪录应对金融危机浙江企业“走出去”的艰辛坎坷、圆梦之旅,反映海外浙江人艰苦拼搏的精神风貌,对新的国际经济版图中,“浙江制造”的现代化方向做出理性思考。五集专题片《五洲四海看浙江》播出后,广受海内外人士和业界好评,同名系列报道获浙江新闻奖一等奖。

    从“三看浙江”等重大主题报道的创作中,我深刻体会到:在全媒体时代,传统电视媒体需要寻找新的突破。“大型新闻行动”紧扣党委政府中心工作,通过节目活动化,以时空上的恢宏构架,内涵上的人文精神,形式上的面貌一新,搭建起时代背景之下的“全息社会图像”,推动重大主题报道的品牌化建设。

    换个角度看浙江,打开了主流媒体宏大叙事的新通道。

    《锦绣天地看浙江》、《神州大地看浙江》、《五洲四海看浙江》通过宏大叙事和个体命运有机结合,理性思辨和情感铺陈交替辉映,历史片段和现实影像灵活链接,突出以真实为灵魂,以人物为主角,以故事为载体,以情感为核心,挖掘正在全球范围繁衍壮大的浙江精神并着力塑造和弘扬,从而引发关注浙商、关心浙江人经济的观众“理解、感染、共鸣、鼓舞”,达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换个角度看浙江,磨砺了采编人员重大题材的新思维。

    从瞰浙江大地的激情飞越,跨越神州的真情寻访,到倾情对话的海外之旅,三年来,拍摄了上千分钟的素材,为观众精心构建影像的力量。对于主创团队来说,完成这次大型新闻行动,更像是历经了思想的长征、精神的行走。如何强化重大题材的新闻意识,宏大叙事的温婉情怀,国家命题的人文精神,我们还在继续着不懈的探索。

    换个角度看浙江,提升了主流媒体生态传播的新平台。

    一位智利导演曾经这样说过:“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这好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三看浙江”践行浙江卫视生态传播理念,展现当代中国的精、气、神,以宏大的视野、宏大的抱负来阐释新闻、促进社会进步,为转型期民众提供拥有全社会视野、关注全社会进步、维护全社会利益的优秀作品,和观众形成良性互动。

    追寻、感悟属于这个时代的激荡风云,是一次次不知疲倦的“远航”。我时刻准备着,迎接下一次出发。

    树立“联播人”的锐气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正如杨万里诗句所言,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生涯是一个不断攀登的漫长历程。

    新闻传播的最大魅力在于即时性,而作为电视媒介,其最大的优势又突出地表现为现场直播。近年来,频频发生的重大突发事件成为一块“试金石”,比拼电视媒体的组织效率、直播速度,检验节目的导向把关、内容品质。

    近年来,我重点承担了多次抗台报道、抗击冰雪灾害报道、抗震救灾报道、杭州“11.15”地铁工地塌陷事故救援、温州“723”甬温线重大铁路交通事故等重大直播战役的节目策划、统筹、编排工作。2008年杭州“11.15”地铁工地塌陷事故发生后,我和同事通宵达旦,连续奋战,完成《“11.15”地铁工地塌陷救援直播》,首次以频道为单位,打破编排,对社会性突发事件进行高密度、大容量的直播报道,体现了主流媒体对信息透明的追求,对社会责任的彰显,获得第19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在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重大突发事件直播社会关注度高,各方反响大,已经成为提升媒体竞争力的核心所在。而作为从业人员,有必要及时总结梳理,切实提高对突发事件直播的掌控能力和报道能力,做到导向把关、品质提升。

    关键字一:快。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及时披露、准确报道和必要引导,是新闻媒体的职责所在。在微博时代,电视直播更应该抢占先机,及时发布,掌握报道主动权。为此,我们围绕团队提速、技术提速、协作提速、保障提速等重点,及时制订完善了台风直播报道、重大突发事件直播报道预案。

    关键字二:度。通过多次突发事件直播的历练,我们认识到,在突发事件直播中,主流媒体要敢于担当,坚持真实、准确、客观、全面的传播,坚持秉承社会责任,正确引导舆论,提升公信力。尤其要准确研判事态进展,以尺度、态度、温度为原则,把社会责任担当引向高度自觉。

    关键字三:稳。面对危机信息和突发事件,要规范管理好直播报道,从流程管理、预案操作、高效运作、职业素养等多方面,持之以恒地加强报道能力建设,增强传播力、引导力、服务力。

    创新,是媒体应对竞争的制胜之道,同样需要体现在新闻协作上。我们力求在协作机制上创新突破,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规范运作,强化日常报道策划联动。2006年,我们首次制定了全省通联工作规程,从文稿采集、图像传输等流程,对新闻协作进行了详细规范。同时,强化了五项联络制度,使编辑流程前移,效率提高。二、创新形态,提高新闻协作整体水平。我们对新闻协作模式进行了改革,定期重点围绕一个阶段的主题,一个方面的议题,有针对性地组织市、县(区)台展开研讨。期间,相继组织了主题宣传协作机制、台风报道协作机制、突发事件报道协作机制专题研讨、通联业务培训等活动,由于针对性强、操作性好,受到了兄弟台的欢迎和好评。我们还创新形式,在一年一度全省新闻协作电视分组会议中,增加文艺、互动等元素,沟通感情,强化凝聚,面貌焕然一新。三、革新技术,主动破解传输“瓶颈”制约。光缆传输图像质量参差不齐,是长期困扰新闻协作品质的“瓶颈”。为此,我们没有被动坐等,而是主动提出创意,和技术中心合作,探索建立互联网FTP宽带传输网络。目前,已经有七十多家兄弟台加入传输网络,成为改进节目传输的有效途径。

    精神愈用愈出,智慧愈苦愈明。为了不断给自己“充电”,我参加了浙江大学新闻传播专业在职研究生班的学习。通过传播批判理论、广播电视新闻研究、新闻学新论等课程的系统学习,视野豁然开朗。在实践基础上,我重点结合省级卫视新闻创新路径,撰写了《全媒体时代 省级卫视新闻突围之路》、《打开主流媒体宏大叙事新通道---浙江卫视重大主题报道创新实践》、《浙江卫视新闻品牌化建设报告》等论文,分别刊发于《现代传播》、《中国广播电视学刊》、《新闻实践》、《视听纵横》等杂志。理论之树常青,在新闻实践和理论的互动中,还有许许多多的领域等待我去思考、去探索。

    弹指一挥十八载,回首走过的路,就为了两个字:热爱。我为此感到庆幸,因为选择了一份永远年轻的职业;我为此感到激情,因为这份事业承载着理想的光芒。实践无止境,创新无止境,在今后的征程中,我将始终牢记新闻人的责任与担当,始终秉持务实与创新的作风,在新闻人生的道路一路前行,一路执着。

探寻 探求 探知

衢州日报社 毛水华

    在我的新闻生涯中,有三个关键词始终如影随形,使我不敢懈怠,孜孜以求。这三个关键词就是:探寻、探求、探知。

    无论是2004年12月被评为主任记者、当“采编合一”的要闻部主任,还是2007年5月担任报社编委后审签稿子、值夜班、看清样及2010年起兼拥有时政、经济、专副刊、摄影、驻县记者站等七部室的日报采访中心主任,我一直围绕这“三探”抓采编工作,取得一些成效和感悟。6年多来,我采编的作品共有23篇获省以上奖项,其中获浙江新闻奖一等奖1次、二等奖10次、三等奖5次,中国报业协会党报分会和中国地市报好新闻一二三等奖共7次;有5篇论文发表于国家级杂志、3篇论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1本业务专著公开出版。同时被列入衢州市“115人才工程”。

    一、探寻“说话”方法

    党报说“官话”多,讲“人话”少。这句读者批评媒体的话,深深地扎在我心里,迫使我这个集策划、把关、撰稿等多角色于一身的人不断探寻新的叙事方式,尤其是探寻用普通人说话的方式做配合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重大主题报道,以提高传播实效,唱响主旋律。

    说普通人的话,要变宏观叙事、概念式报道为具体叙述有形事实,让人可感。带有党委意图的重大主题报道,内容宏大,回顾性、总结性素材居多,缺少新近事实或事实零碎、无形。报道要做出可感性,应化整为零、化大为小,分解事实层次,从中找出亮点情节或细节,写实说清一件事,以小见大。2009年3月初,衢州市部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项活动时间长达半年,报道怎么做?我抓住组织部门开展“一把手”下基层活动,从“一”入手,衍生出N个一,进行集约式报道。在策划推出《转型升级创新业、科学发展作表率》专栏之后,我先组织21篇涉及机关部门的“‘一把手’走进基层三服务”系列报道,再以侧重企业的“践行科学发展观‘三十六计’”来延续报道,最后用反映乡镇内容的“基层科学发展100例”作收官之战。整个栏目报道一事(小典型)一议(小言论),传播取得实效。其中,省委宣传部新闻阅评组和省新闻出版局,发文评析、称赞“‘一把手’走进基层三服务”这组系列报道:“篇篇都是好教材。”

    说普通人的话,应贴近百姓需求,呼应、引导当下热点,多用生活、社会、人文的视角叙事,让人可亲。2008年2月,金融危机背景下,省重点橘区衢州推进橘园改造等工作。如果反复报道这项事关长远的工作,而不从当下热议的柑橘销哪里、怎样做才好卖问题入手,会影响受众阅读兴趣。我在策划组织“转型升级看橘区”系列报道时,着重以新闻故事传递解决柑橘卖难之道,激发农民改造橘园的信心。其中,我值夜班时改写的原题为“将甜字进行到底”的通讯就是例证。我从文中抓出农民带测糖仪收购柑橘这根主线,打电话补充材料,改写成了《测糖仪“测”出柑橘活路》,笔墨集中在彭川村一收橘农民看到柑橘质量擂台赛上的测糖仪后产生兴趣,买测糖仪用于收橘把关尝甜头,再到检测自家橘树长果质量,带动周围橘农改进生产,提升柑橘品质,解决卖橘难。稿子这样一改,吸引力、启发性增强,传播效应放大,当年获浙江新闻奖二等奖。要贴近百姓需求,还应深入百姓生活,关心群众利益,以和谐理念疏导公众情绪。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召开后,我谋划推出《科学发展衢州,构建和谐社会》专栏,带队深入调查农民工生产生活,采写了“城里乡里看和谐”、“走出农民工行列”系列报道,分获中国地市报好新闻三等奖和二等奖;我编辑的反映民情沟通日活动的《沟通一下气顺万家》一文获浙江新闻奖二等奖。同年,又在《三衢新话》栏目中以小言论“说话”,剖析社会热点,受到百姓欢迎。其中,监督部门服务问题的《怎能一顿饭免罚35万元》一文获中国报业协会党报分会好新闻一等奖。

    说普通人的话,需以互动形式带动受众参与报道活动,迅速拉近传受距离,让人可心。2008年,汶川“5•12”特大地震发生后,我适时把报道重点放在产业重建上。得知衢州江山扶持四川马公乡试种白菇获成功,并开展两地视频推广种菇技术活动,我即组织本报新闻网与援川指挥部连线,实时传播专家与灾区农民视频互动实况。同时利用值夜班时间,与记者一起修改次日见报的稿子。这篇题为《衢州“空中课堂”教灾区农民种菇》的稿子发表后,当年获浙江新闻奖二等奖,所报道的经验被编入国务院《灾后重建志》。2010年,我负责《经济周刊》、《财富周刊》审签清样期间,带队深入柑橘示范基地调查,执笔写了反映高价橘、无卖难的《一只柑橘的经济学》一文,用记者叙事、专家说理结合的“互动”办法,增强权威性,深度又生动地展示转型升级标杆,被新华网、人民网等各大网站转载,还获浙江省新闻奖二等奖。

    说普通人的话,宜用身边“草根”典型引导人,让人可学。2011年11月10日,衢江区第四小学三位老师发现两名学生没来上课后,一路查找到他们家,看到学生一家三人煤气中毒,及时施救,避免了悲剧。这个群体所体现出的的责任心和爱心,各行各业都可学。我按报社总编要求,精心策划,掌握报道节奏,指挥特别报道小组,沿“动态消息、社会反馈、大通讯、评论、责任心爱心大讨论”几个节点层层推进,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气氛,在全国受到关注,还受到省、市委领导批示表扬和群众广泛好评。2005年以来,我围绕中央、省委、市委各个时期工作大局,协助总编精心谋划报道,坚持说普通人的话,有效引导社会舆论,使《跻身全国百强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衢州•新农村•新家园》、《闯关转型 提升产业》、《创业创新富民强市》、《贯彻六中全会精神 推进文化名市建设》等十余个贯穿全年的栏目可读性增强,版面吸引力提高。我还策划组织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抗震、抗洪、纪念建党90周年等重大主题报道50多次。其中,受市领导表扬近20次;2008年的“重灾区创新业”、2009年的“坚定信心‘越冬迎春’”、2011年5月至7月的《旗帜》“百姓眼中的基层党组织”等系列报道,均得到省委宣传部阅评组、省新闻出版局的关注和表扬。其中,我策划、组织报道的舍己救人的最美爷爷占祖亿被列入“浙江骄傲”候选人。

    二、探求“回归”之道

    进入互联网时代,报纸版面上鲜活、原创的新闻越来越少,削弱了传统媒体竞争优势。其原因是,记者心气浮躁,下基层少,接不上“地气”。怎么办?我任报社编委、分管整个日报采访后,用了三四年时间带团队走群众路线,锻炼专业基本功,探求回归新闻原点之路。

    回归新闻现场。我觉得,党报权威、原创、深度等优势发挥不好,记者采写的大多是快餐式报道,其根源在于记者远离新闻现场和基层群众,未能持续践行“三贴近”。因此,从2008年开始,我率所辖团队进行为期3年的蹲点新闻帮扶、走基层等采访活动,并通过“传帮带”,重树“脚板底下出新闻”风尚。2010年6月30日,浙江省通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我审时度势,精心策划,于8月17日推出为期4个多月的《绿色长征看转型》专栏,组织新成立的日报采访中心七个部门的主任、首席记者带队,按五个子项目开展“走村庄、走园区、走江边、走城市、走‘它’乡”活动。新老记者组团采访,协同作战,形成“现场见闻+图片+启示”的报道新模式,生动地展示了衢州近几年来建设生态文明、产业转型升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风貌。整个“五走”活动共刊发系列原创稿件近百篇,被10多家网站转载,并获浙江新闻奖三等奖;这项活动还被《新闻实践》和《中国新闻出版报》作了专门介绍。2008年3月以来,报社结对帮扶江山双溪口乡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我策划《新闻帮扶与你同行》定点式栏目,组织记者轮流蹲点采访,尝试“主题活动+帮扶项目+报道延伸”的链式报道,迄今共发230多篇稿件,引导社会力量支持帮扶点产业发展,促成双溪口引进上海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收30%。当年,该乡党委给报社写来感谢信,江山市委、衢州市委先后在机关大会上表扬新闻帮扶的做法,我所率采访支部被评为市级先进支部;2009年7月30日的《中华新闻报》等媒体作专题介绍,称赞我们的新闻帮扶“贵在新闻实践创新,贵在有一支真心实意为贫困群众服务的新闻队伍。”2011年上半年,我策划并带队采写的《“给力基层”现场调查》系列报道获全省“记者新春基层行”活动二等奖;9月初,我策划并组织采访中心团队到基层联系点开展的《夜宿乡村》系列报道活动,被10月19日中国记协网和浙江新闻出版局作为“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典型予以介绍,并推荐参加浙江省“走转改”先进集体评选。

    回归发现本能。记者职业本能是发现传播价值,从客观事实中找具有针对性、新鲜性、显著性、生动性的新闻事实,迅速作出报道。如何让记者回归这种本能?我从针对性入手,抓新闻精品实战示范,带动记者用眼睛更用思想去发现亮点!2010年,我针对各地“申遗”不重保护、只会“啃老”的现象,借本地江郎山“申遗”成功之际,撰写了小言论《“申遗”成功后做什么》,获浙江市级党报言论赛一等奖。这说明,针对性是促进记者思考、发现传播价值的“牛鼻子”。我以此引导记者,做报道先针对全局背景,弄清所选事实向谁传播、传播什么、有多大意义,再结合整体传播价值标准考虑怎么做,使传播价值最大化。这年,我带4名记者进行采编精品全程实践的7件作品,均获浙江新闻奖,创衢州日报史上最好成绩。其中,我主创的《美哉,江郎山申遗成功》摄影作品获浙江新闻奖一等奖,我指导记者采访并编辑的作品《叶兰花自办“兰花热线”化解纠纷》、《神奇的现代农业》分获浙江新闻奖二等奖。这种敏锐的发现力从何而来?从知识、经验、观察和思想的积累中来!2008年7月,衢州吹响“深化工业立市主战略、服务工业经济主战场”集结号,并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我发现,一谈解决思想,许多干部大讲地区、部门的问题,唯独不讲自己言行得失。这是历次解放思想讨论中未解决好的问题!于是,我组织记者先发“摆进去看行动”系列报道,后参与编辑评论员文章《解放思想,要把自己摆进去》,针对问题析事论理,引起较大社会反响。当年,这篇评论获浙江新闻奖三等奖。

    回归理性思考。理性的报道,不是单纯报道事实,而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寻求事物发展规律。记者报道中曾出现“失准、失真、失实、失公”现象,就是因为缺少理性思考。这背后,是记者重实践轻总结轻理论使然。为改变此状,提高团队专业理论素养,从2010年起,我每月从采编实践中找出问题拟一个话题,组织采访中心全体记者结合自己采写得失进行研讨,再印一份业务交流简报。研讨形式有正反方辩论、个案分析、现场采访谈得失、圈内圈外人士参与互动、一月一心得等,内容几乎涉及所有新闻业务问题,提升了专业基本功,促进了采编转型和新闻回归。在此基础上,我整合大家的业务交流成果,纳入以我为主编著的《七楼视角》一书。这本书由浙江省记协副主席应金泉、衢州市委宣传部长高启华作序,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三、探知规律“轨迹”

    肩负着责任和使命,我在“一线采访总指挥”和操盘手的岗位上起早摸黑,已到“知天命”的年龄。无论甘苦,我都保持激情,加强政治与新闻理论方面的修养,潜心从理论上探知办报规律,力求知行合一。

    受众从讨厌长文到喜欢微博短文的阅读变化,使我感到视觉愉悦是党报传播新趋势。为此,在衢州日报数度改版、扩版中,我协助总编科学制定改版方案,以视觉为先,促进了版面定位、栏目设置、报道内容、表现手法的优化。2010年12月13日,本报开始“瘦身”,并新增经济周刊、财富周刊和人文周刊。我建议进行“以图片带版面,以版面带新闻”的改革,并在审看版面清样时引导实施,推动党报向视觉化传达转变。在提升原有“视觉•艺术”版的基础上,支持摄影部成立新闻摄影QQ群并筹办网上摄影频道,要求带着思想拍新闻,筛选亮点图片作各版大图。通过一件事、一个观念、一个对比等单纯又具内涵的画面表达,让人一看就懂,一见倾心,引起共鸣。我及时总结实践经验,撰写发表了《融合:给力视觉摄影》论文,促进了视觉传播创新活动。

    报道雷同现象长期存在,使我看到党报特色、细分、权威越来越重要。2005年,我针对时政、主题报道常遇内容雷同现象,撰写了《发掘政务报道的民本价值》论文,引导采编人员在处理政务报道时,突出百姓“看点”、重在发现问题、深度开发“过程”,充分挖掘政务活动“富矿”,提高政务报道与读者的关联度。这种彰显特色、细分受众的方法运用于采编工作后,增强了舆论引导力和版面吸引力。当年,这篇论文在《新闻实践》第3期发表,被一些网站转载。媒体跨地域争抢报道突发事件现象渐多,新闻同源同质或事实不全问题普遍。哪家媒体报道更具权威性和文化附加值,引起我思考。2005年3月17日,江西一辆装危险品的货车在高速公路发生爆炸,泱及衢州一辆双层大巴。许多媒体报道失准甚至渲染爆炸事件本身。我在组织报道时,跟踪互联网相关信息,及时向前方记者提供参考资料,提示注意事项与报道重点,引导记者写事故中人的命运,写危险品监管失控等,以差异和深度增强传播效果。因此而写的《同源新闻竞争的N个问题――兼议媒体报道江西“3•17”爆炸事件得失》被《新闻实践》、人民网、世界媒体实验室等媒体刊用。

    传统媒体受众流失,市场规律牵制宣传规律,呼唤采编人员深入基层群众打根基,进入新闻现场“炼五官”,回归专业主义。出于这种考虑,这几年,我加强采编人员的基层、基本功锻炼和业务总结,并先后在《新闻实践》、《中国记者》、《新闻战线》等杂志上发表了《“新农村”报道的启示》、《向纵深“互动”――三组争议报道的实证分析》、《定点栏目:专业化记者的“摇篮”――衢州日报社建立新闻帮扶实践基地的启示》、《回归新闻,考验专业基本功》、《新闻原点之战――衢州日报“夜宿乡村”报道引发的思考》等8篇论文,都渗透着回归专业主义的意味,促进了舆论引导艺术水平的提高。

    新闻在路上。今后我将继续求索,进一步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与坚持新闻“三贴近”原则结合起来,把不断演进的新闻前沿理论与新闻实践结合起来,把提升自身业务水平与提高报纸舆论引导能力结合起来,进一步办好党报,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

  来源:浙江省记协-浙江新闻界

千岛湖新闻网 责任编辑:姜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