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风景源自基层 最真故事源于群众
  发布时间:2013-05-07 15:52:42   
最美风景源自基层 最真故事源于群众

宋坚明

 

【内容提要】随着新闻单位“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深入开展,编辑记者们在田间地头、车间学校,以实际行动探寻“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真谛。“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根本目的,是通过走进基层、感悟实践,进一步提高新闻工作服务大局、服务人民的水平。这是开展“走转改”活动的主题所在,也是其出发点和落脚点。虽然“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对新闻媒体的社会担当而言,应该是长期的努力和不懈的追求。

【关键词】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新闻工作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承担着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的使命,更应当积极践行群众路线。基层一线是新闻工作的源头活水,群众中孕育着宝贵的首创精神、丰富的发展智慧、鲜活的创造经验,只有走进基层,才能在火热生活中把握群众的思想脉搏,在群众关心的问题中挖掘有价值的报道线索,在群众生活实际中发现先进典型,增强宣传工作的针对性、贴近性,提高宣传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

一、拓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认识高度

1、“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正本清源的实践。长期以来,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在少数新闻媒体当中变得模糊不清:是认识第一,还是实践第一?好的新闻作品是来自人民群众的实践,还是来自办公室、新闻发布会?真正的英雄是人民群众,还是记者、作家、学者、官员?还要不要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还要不要为人民服务?归纳起来就是“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些问题,其实质是新闻宣传工作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原则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走转改是一次正本清源的实践,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则、根本立扬、根本方法,充分体现了实践第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和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明确回答了新闻宣传工作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重大问题。因此,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密切联系群众的体现。新闻是时代变迁的记录,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是群众实践的写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做好新闻宣传的不变法则和永恒主题。只有到了一线,同群众面对面、心贴心,才能闻到大地的泥土味,才能听到百姓的心里话,才能挖到鲜活生动的报道素材,也才能在火热生活中把握群众的脉搏。也就是说,只有接“地气”,才能冒“热气”,写出的报道才会有灵气、有生气。新闻界有一句老话叫“抓活鱼”,说的就是要到基层到现场,抓到第一手新鲜、独到的素材,采写出生动活泼的作品。新闻记者只要“潜入”深水区,就能抓到“活鱼”、“大鱼”,就能从基层这口“深井”中挖出鲜活生动的新闻来。

3、“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推进新闻创新的引擎。新闻事业是党和人民的事业,宣传党的主张、反映人民意愿,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谋利益,是新闻事业的性质所在,是新闻工作的职责所在。新闻工作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普通百姓;新闻报道的源头活水是基层一线、社会生活;新闻的生命是真实。所有这些,都需要新闻工作者始终保持“在基层、在路上、在基层”的状态,通过走转改,冲破各种各样的“党八股”和“假太空”,用真实、新鲜、感人的事件和故事,用清新、轻快、生活化的文体给新闻宣传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4、“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提升综合素质的路径。队伍是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新闻工作者的素养能力直接决定着新闻事业的成败。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立足点在基层,服务点在基层,采访兴奋点也在基层。深入细致的采访,朴实生动的文风,富于前瞻的思考,是一个新闻工作者必备的素质要求。要带着问题和思考蹲下来,沉进去,发现典型,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寻求对策,从而推动主题报道、民生报道向纵深延伸。只有承接基层的人脉地气,才能深刻感悟社会的发展变化,准确把握群众的所思所想,及时反映群众的呼声和诉求,也才能在了解群众中融入群众,在融入群众中服务群众,把基层当做最好的课堂,把群众当做最好的老师,从社会实践的丰厚土壤中获取养料养分,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中汲取智慧力量,在向实践、向群众学习中不断提高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能力。从而在成长的道路上长知识、长才干、长本领。

二、拓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推进力度

传媒中心把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迅速传达贯彻落实,按照县委宣传部的部署要求,结合中心实际,研究贯彻落实措施,确保活动真正落到实处。我们的做法具体如下:

1、做好传达学习,统一思想认识

千岛湖传媒中心及时召集全体干部职工召开“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动员会,结合当前中央、省、市各级媒体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行风”活动,联系本单位实际进行了动员发动,对传媒中心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进行部署。充分认识到: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新闻战线践行“三贴近”的重要举措;是提高新闻宣传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途径;更是广大新闻工作者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实践。要求做到五个明确,即明确活动的背景、目的、目标、重点和时间安排。着力做好五个开展,即开展学习体会活动、开展充实完善基层联系点制度活动、开展新闻扶贫和帮困结对活动、开展专题专栏的宣传活动、开展“边区行”活动;在活动实践过程中要做到四个强化,要强化学习意识、强化群众意识、强化策划意识、强化写作意识。

2、开展完善基层联系点制度活动。建立单位基层联系点。要在农村、社区、企业、学校等领域建立一批基层联系点,鼓励记者真正深入一线采访,到社会各个最底层 “接地气”, 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从群众的视角反映群众的呼声心声、所思所想,做到不到现场不发稿、不掌握第一手资料不写稿,在稿件里做到见事见人。

3、开展基层联系点采风活动。传媒中心组织30名记者编辑到金峰乡朱家村开展蹲点夜访活动。并在《今日千岛湖》一版开设 “蹲点调研现场新闻”专栏,从全体参加蹲点采访活动的记者编辑采写的稿件中选择部分佳作刊登,全部作品都在千岛湖新闻网上发表,展示记者编辑深入基层一线脚板下的新发现、蹲下去的亲身体验。如邹楚环采写的《山村小店的“三多两小”》、邵建来的《山坳里的摄影之家》、程就的《深山坞里的快乐候鸟》、刘波采写的《朱老汉琴声里唱发展》、等等稿件,都能以独特的视角,反映朱家村小山村的变化,让人看了耳目一新,社会反响很好。

4、开展“新闻扶贫”和帮困结对活动。鼓励单位员工与困难群众结对子,形成人人结对的局面。制定相关计划,选取几个点开展定点帮扶、双向互动等活动,进一步增进对基层的感情、拉近同基层群众的距离,克服疏远基层、淡漠群众,游离于群众之上的不良风气,进一步增强做好新闻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

5、开展专题专栏宣传活动。继续在重要版面、重要位置开设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专题或专栏,持续推出采编人员深入基层、深入一线的报道,集中反映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成果。《今日千岛湖》一版已开设的“新闻现场”栏目不变,增加“记者走边区”子栏目,每周确保23篇新闻稿件,每篇800字左右。稿件精心策划选题视角,以小见大,以点代面,积极营造新闻宣传工作者“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氛围,不断扩大活动影响。三版充分利用“民生百事”、“报网互动”栏目,增加“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宣传的份量。千岛湖新闻网开设专题,深入报道千岛湖传媒中心采编人员“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活动内容。

6、开展“边区行”活动。选择一部分与外省、市、县交界的边远村庄,组织新闻工作者深入采访,以 “短、新、实” 的清新文风,全面反映人民群众投身建设全面小康新淳安的伟大实践和生动创造,反映县委、县政府的政策措施给人民群众生活带来的实际变化,反映人民群众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美好生活,展示人民群众创业创新的精神风貌。同时,还要报道反映突出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

三、拓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延伸深度

新闻战线开展党的群众路线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和“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既是立足当前、加强改进新闻宣传的重要措施,也是着眼长远、推动新闻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必须高度重视,推动这一活动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防止一阵风、走过场,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1、重在心系群众、服务群众。胡锦涛同志在视察人民日报时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是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根本要求”,新闻宣传工作有必要培养一种敬民为民、亲民爱民、助民惠民的“人本情结”。心系群众,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头,真正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怀群众疾苦;把镜头和版面更多地让给群众,多反映平凡人物的工作生活,多表现普通百姓的精神境界,让千千万万劳动者成为宣传的主角;服务群众,要把握群众思想脉搏,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有针对性地回答群众关心的问题,解疑释惑,增进共识,要通过宣传报道“着力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和不和谐因素,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特别是千方百计帮助群众排忧解难。”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使新闻宣传工作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中发挥更大作用。下一步建议将重点做好民生新闻、切实服务群众已经成为我国新闻界的共识。民生新闻就是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事,群众关注的事,与群众根本利益相关的事,进一步做好民生新闻,从版面、栏目、节目等,建立健全相关考核评价制度。

2、贵在深入群众、关注群众。真正有价值的新闻是记者用脚在基层走出来的。“不到基层去,总是隔着玻璃窗,眼睛就看不清楚;不到基层去,从材料到材料,思考就不够深入;不到基层去,通篇干巴话,表达就不够到位;不到基层去,冷暖不相知,感情就不够投入。”接地气才能有灵气,俯下身才能心贴心。我们要大兴下基层调查研究之风,特别是完善基层联系点制度,每个成员都要有一个联系点,包括乡镇、社区、村、企业等,明确蹲点调研的次数、时间、任务,特别要关注以前不曾联系或报道过的村和企业,在调研过程中挖掘典型案例,包括典型人物、典型事件等,以正面典型的力量彰显社会正气、引领社会风尚。建议在业务考核、业绩评价、好稿评选等方面给予倾斜,激励新闻工作者投身基层、扎根群众,使走基层成为工作常态。建议进一步完善岗位责任考核机制,重点向深入基层、扎实采访的记者和“三贴近”的稿件倾斜。在奖惩问题上,由重数量转向重质量和反映基层生活稿件倾斜。

3、功在学习群众、引领群众。新闻因深入而生动,因真切而感人。要通过“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推动新闻工作者学好用好群众语言,倡导清新朴实、生动鲜活的文风,使新闻宣传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简意赅。要正确把握群众需求的特点、规律和发展趋势,努力实现新闻宣传由说教式、灌输式、单向式向渗透式、感召式、互动式转变,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要不断适应媒体传播领域的新趋势与新变化,针对新兴媒体的发展模式、受众构成与价值取向,积极抢占新闻新闻工作新阵地,提高新闻工作的现代感、覆盖面与传播力。建议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要树立全新的现代版面理念,让党报的“脸”生动起来;在贴近群众、生动鲜活、言简意赅、真挚朴实,不断创新上下功夫。加强千岛湖新闻网建设,运用新闻、视频、论坛、博客、微博、手机报等多种手段,把新闻网做成宣传、资讯、娱乐全方位的网上大媒体;并通过城市电子媒体平台,使新闻传播由电脑小屏到电子大屏,由室内到室外,增加舆论引导的覆盖面。

最美的风景源自基层,最真的故事源于群众。新闻工作者要把镜头对准基层的发展、对准普通群众的生活,把笔头留给这些闪光点。必将能书写出最动人的篇章,不断增强新闻宣传的亲和力、公信力、吸引力、感染力。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