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数字成为杀死读者阅读兴趣的毒药——浅谈新闻报道数字的灵活处理
  发布时间:2013-05-07 15:12:34   
莫让数字成为杀死读者阅读兴趣的毒药――浅谈新闻报道数字的灵活处理

(徐丽)

 

内容摘要:数据在新闻报道中不可避免,是作为重要新闻事实或者论据出现,补充说明报道主题,有时甚至是论点的重要支撑。而数字,特别是巨大数字往往是抽象的,当人们遇到它们时,思维自然中断,影响阅读兴趣,成为杀死读者阅读兴趣的一味毒药。因此,如何正确对待数字成为记者和媒体的必修课。本文就围绕数字的灵活处理作讨论和阐述。

关键词:阅读兴趣  数字  形象  比率  参照

一、重视数字“问题”

数字,尤其是大数字,以及连续的段落中密密麻麻排在一起的长串数字,这将是杀死读者兴趣的剧毒氢化物。

如果你不相信的话,可以自己做一做实验。找一篇文章,其中的一两段充满数据,在阅读到这些段落的时候,请不要放慢你的阅读速度,读完后看你是否记住了这些信息。你大概很难记住所有的数据,你甚至可能连这一大堆的数据所要表达的大概意思也说不清楚。

巨大的数字是抽象的,而不是具体的。当人们遇到它们时,思维会自然中断,条件反射般地要把数据转换成比较形象的东西。如果众多数据同时袭击读者的话,他们只能选择放弃,把剩下的新闻内容抛到一边去。

在宣传报道中,每一位记者都免不了要与数字打交道,而且,记者们也知道,有时候一个数字往往比报道里凭空说一百句话都更有效力。但是,数据当如何处理才能看上去更有“活力”,不至于空洞和“机械化”,这是记者必修的一堂课,也是每个媒体需要注意并加以把握的。媒体需要说服力,需要数字,媒体当更需要读者,更要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因此,必须要有自己一套处理数字的方法与技巧。

二、破除畏难情绪

记者不是超人,不能全面掌握并自如运用所有知识,而造成记者和读者都头痛的数字往往是专业性很强的数字,而这些专业性强的数字,要进行取舍和转化,往往需要耗费记者大量的时间、精力,这时候,许多记者容易产生畏难情绪。

笔者对此也有深有体会。2011年采写的关于盛唐丝业污水处理的一篇稿子。文章标题为《盛唐丝业:蚕蛹废水生沼气  预计一年可处理废水1460号,节约村煤5.4号,节省开支20余万元》。在采写此稿的时候,其中涉及大量数据,虽然经过了一些取舍,但总感觉太机械。比如,文中有一段:沼气池投入使用后,可年处理污水1460吨,按照每天产沼气20立方计算,一年可节省标准煤5.4吨,减排二氧化碳14.39吨。当时写一段的时候,总想这些数字看上去很干巴,读者也不能把这些数字形象的作对应与联想。当时,想怎么转化这些数字念头也从心中一过,但是,怎么转化,哪个数字值得转化却有点模模糊糊,因此,后来想想,算了,也就那么回事,就这样呗。可是,文章出来以后,每当看到这里,总如鱼刺在喉,有说不出的味道。之后,该稿投到《中国报道》上,编辑作修改,将二氧化碳减排数字进行转化,顿然使人眼前一亮。《中国报道》将二氧化碳减排数字转化成相当于种树多少棵,而且直接在标题里体现,报道标题为《淳安蚕蛹废水再利用  一年减排相当种树八千棵》,让读者对利用沼气池技术减排的作用有了形象的对接。试想,这两篇文章放在一起,读者会选择哪篇呢?答案不言而喻了吧。

实践证明,出彩的数字会让文章更出彩。由此,在遇到数字的时候,记者想要让自己的数字出彩,更易于被读者接受,对数字的必要灵活处理就成为必然。而在面对数字“难题”时,记者也要克服畏难情绪,多想一点,多问一点,多学一点,多做一点,让自己的数字更可爱一点,更人性化一点,更易于被读者接受。

三、读懂数字背后意义

人说知易行难。确实如此,任何事情,说说容易,做做难。想要把数字“问题”处理好不是件容易的事。

数字往往是“沉默”的,但在优秀的记者眼里,这些数字是有生命的,是会说话的,是具有特殊意义的。

比如,许多地方有年初报发财政收入类稿件。这类稿件每年都报发,似乎成为例行公事了。但是在1999年新年上班第一天,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记者按习惯浏览新闻统发稿时,发现这样一句话:“上海第三产业纳税额已经连续三年超过百分之五十”,这位记者意识到这个数字中包含着一个有价值的重要新闻―――上海市财政收入的主要贡献者已由第二产业转移到了第三产业,这意味着上海已从一个工业为主的城市(第二产业)发展到了以服务业(第三产业)为主业的城市了。于是这位记者以此为切入点,写了一篇新闻综述:《第三产业已经稳稳地占据了上海税收的半壁江山》,展示了上海金融业迅速发展给上海城市带来的变化、服务业快速发展给上海老百姓的生活带来的极大便利。118,这篇报道在上海电台990早新闻头条播出,引起了很大反响。

显然,这位记者眼中的数字是有“生命”的,不是静态的阿拉伯数字而已。他的眼中,第三产业纳税额即代表着第三产业,记者从第三产业纳税额这个简单的数字背后,找到了有“生命”、潜藏的语言,从而挖掘出了大新闻。

而要读懂数字,明白数字背后的意义,知识积累是必不可少的。而积累知识就需要记者不断加强学习,尤其是各方面知识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胸有成竹,才能正确运用数字,写出与众不同的好新闻来。

四、灵活处理的几种方法

(一)、不要在一个段落里运用过多的数据。

如前所述,太多的数据,尤其是一在一个段落里运用过多的数据,无异于毒药。而一个优秀的作者,在新闻里运用数据时,从来不会在一个段落里运用过多的数据,这将为读者的阅读设置一堵困难重重的障碍墙。如果这样的段落不是一个,而是两三个连续的段落,基本上这堵墙就无法翻越了。这种障碍的后果会比其他任何错误都严重,多数读者将放弃阅读,所以不要这样做,永远不要!

因此,作者在处理数据时,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掉那些无关紧要的数据,要将与新闻报道主旨关联度不是很高的数据舍弃。当然,数据的取舍也在于记者对新闻事实的高度理解与把握。记者要吃透所要采写的新闻,我想反映什么主旨,我要体现什么样的中心论点,这是第一位的,有了这样的基础,什么数据该放到文章中就应该心中有“数”了。

(二)、形象化表现数据。

数据往往是十分抽象的。要成为运用数据的优秀记者,必然要学会一样本领,就是改造数据,用新鲜生动的事实信息和生活性的描述方式来取代它们,让数据更多一些形象,少一些抽象

如果数据的具体不是很重要,我们则把它变成概数:“260万元”要比“2611423元”简单清楚得多。如果某件事物“增长了36.7%”,他可能会说是“增长幅度超过了三分之一”。如果是“增长了98%”,他可能会说“几乎翻番”。这种简单、形象的数据表达方式,会让读者更容易接受。

(三)、用比率来代替庞大的数据。

庞大的数据总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不知其所以然。有时候,将庞大的数据用比率来代替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比如说,我们在写文章里,很容易碰到类似“在58013261名司机中,有14654231人驾驶的是进口车”表述。此数字之间有联系吗?有,是41的比率。那么,何不以这样的方式告诉读者――“平均4名司机中,就有1人驾驶进口车”。试问,读者会接受哪种表述方式?不置可否,当然会是后者。

要知道,数字越小,越容易被记住;而数字越大,就越抽象。

(四)、用最简单的方法把意思表达清楚。

用数据肯定是为了说明某层意思。而说明某层意思并不全然采用数据,可以用其它简单的方法把意思表达清楚。

比如,我们要讲的内容是一个政府机构对于某个问题的关注度提高了,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研究。不假思索地写法是这样的:

花费在“保障性住房”研究上的经费被“建设处”由1983年财政年度的8.47亿元增长到今年的12.6亿元,增幅达到49%

这句话中包括了4个数字,太拥挤了。我们的目的是要说明该部门加大了对某问题的关注度以及研究资金增加的幅度。如果采用下面的形式,效果会好得多:

在过去一个财政年度里,“建设处”加大了对“保障性住房”的研究力度,研究经费增加了将近一半,达到12.6亿元。

(四)、提供参照对象。

如果某个数额巨大、难以记忆的数字对于报道非常重要,作者应该提供一个参照对象,让这个数字的意义更清楚、更形象。

比如,在一篇有关华北地下水透支的稿件中,我们必须使用这样一个数据:华北地下水超采达1200亿立方米。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作为读者,对这个数字无法形象对接。事实上,原稿中,采写这篇稿件的记者也注意到这个问题,将之表述:华北地下水超采达1200亿立方米,相当于200个白洋淀的水量。事实上,真实的情况可能更严重。据不愿透露姓名的一位专家介绍说,华北透支的地下水估计已近2000亿立方米。1200亿立方米读者没有形象的概念,可是将白洋淀作为参照,将1200亿立方米转化与200个白洋淀,那么,身处在白洋淀周边的老百姓就很形象地了解了。

再作深一步考虑,更大范围里,读者对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知晓率更广,那么,假设,这么大的水量,让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淹没多少深时,这个数字不但变得容易理解,也变得更加生动了。我知道北京或者上海是个大地方,我能想象出淹没整个城市的水量是多么庞大。就这样一个简单的转换,一个抽象的数字变成了一幅形象的图画,深深地留在了读者脑海里。

 

参考文献:

1、《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

2、《新闻记者》2007年第10期《用好数字是财经记者的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