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教育新闻“四季歌”如何唱出新旋律
  发布时间:2014-03-04 16:02:54   
试论教育新闻“四季歌”如何唱出新旋律

新闻部  郭 楠

【内容摘要】 近年来,教育新闻报道越来越受到新闻媒介的重视。由于教育活动自身的丰富内容,以及教育工作者的多元理念,一成不变的“四季歌”模式的教育新闻报道已不适应形势的需要。本文在分析当前教育新闻报道困境及其原因的基础上,讨论了新闻报道的劣势如何转化为优势,并以具体的报道事例为佐证,对教育新闻报道推陈出新的一些方法进行初步探析。

【关键词】 教育新闻;优势;创新

    在传统的新闻报道中,经常会碰上唱“四季歌”的时候。教育新闻报道,就是《今日千岛湖》等报纸每年必然会面对的“四季歌”。

    不可否认,近年来,教育新闻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它在所有新闻中的分量和比重也有增加的趋势。教育新闻报道无论从广度、深度还是在内容的多元化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而因其常规化、动态少、专业性强等特点,依然存在着总量不足、题材陈旧、深度不够等突出问题。

   本文试对教育新闻报道的困境及其原因作较为详尽的分析,并探索了教育新闻报道的优势所在、以及报道创新的基本方法。

一、 教育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 题材陈旧化

   相对于丰富多变的教育过程而言,教育新闻从题材方面来看就显得略微单薄。“开学时谈课程改革、谈校园安全、谈助学贷款,放假了说社会实践、说‘三下乡’、说补习班,高考一年一度总是备受关注,毕业生就业问题上升为今年的社会热点……” 年复一年,周期性、季节性、重复性的新闻从内容到形式颇有似曾相识之感。开学、考试、放假是永恒的“主题”,课堂、书本、作业是不变的“脚本”,学校、老师、学生是御用的“主角”,谱写出的是一曲曲平淡无奇的“四季歌”。

    此外,受教育活动规律的影响,教育报道还分“淡季”和“旺季”。每年的高考前后、毕业前后、年前年后都属于报道旺季。而放假期间、一般正常教学时间相对属淡季。有些选题和报道内容在特定时间段都能预见和提前策划。因此,教育新闻报道不免题材陈旧、缺乏新意。

(二)报道程式化

    传递教育信息是教育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之一,而这些内容很大一部分是从相关会议、文件、通知中得来。开会的内容大多是教育阶段性重点工作、教育系统重要活动。教育新闻还包括各类典型经验、先进人物和事迹,及少量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等。

    跑会议、拿材料、写稿子成了教育记者的家常便饭,久而久之,不仅报道的内容程序化,稿件的写作方式也变得程序化,大有“教育八股文”之势,广大受众读来倍觉索然无味、呆板枯燥。这种程序化报道往往视角狭窄,题材的选择和报道角度也受到了固有思维和程序化的限制,很难写出新意。

(三)术语专业化

    顾名思义,教育报道是与教育有关的报道。因此,教育新闻报道在很多情况下带有一定的专业性。教育报道的内容,常常涉及教育学的各个领域,但其读者面很广,并不限于教育工作者,如果不充分考虑广大受众的需求,就只会令人望而却步,达不到理想的新闻传播效果。因此报道在表述时要尽量减少专业术语,以便为各个层次的读者所理解、感受。即使使用专业术语,也要力求科学化、规范化。

    教育新闻报道出现上述问题,究其原因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来分析。客观上,教育活动固有的规律性给教育新闻创新带来困难,教育新闻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教育活动的长期性、稳定性、相似性、重复性等特性的影响。横向看,教育的过程的相当漫长,教育政策和改革的效果在短时间内很难得到有效体现,一些具有重要价值的经验、变革等,没有相当长时间的探索也难以取得,这对记者的观察力、判断力和耐心都是一个很大的考验。纵向看,教育活动重复而平稳,变化缓慢而渐进。在这种按部就班的节奏中,很多教育行为和活动可以事先预见,极少有大起大落的偏差。而且教育活动的阶段性明显,从而出现报道的“淡季”和“旺季”。主观上,报道模式陈旧。大部分的新闻媒体的教育新闻报道仍局限在学校教育和常规教育的狭小范围内,内容相对单一,报道范围相对狭小。

二、教育新闻报道的劣势可转化为优势

    教育新闻因其长期性、稳定性、专业性、周期性等固有规律,在题材、报道角度选择等方面有不少限制,看似“劣势”不少。但换个角度来看,这些所谓的劣势也可转化为优势加以利用,从而成为报道创新、出彩的突破点。

(一)长期性、稳定性有利于深度挖掘

    教育新闻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各地教育领域的现象或问题甚至具有很大共性,记者可挖掘其中深层次的原因,在报道中进行多方面多角度探讨。此外,还有很多题材尽管时效性弱,但故事性强,也可以进行深入挖掘,写出受众感兴趣的报道。教育新闻还包括不少非事件性、静态性静态的报道,这要求记者在面对相对平静而波澜不惊的教育现象或问题,不但要运用专业以及各个领域知识对其进行分析,而且还要改变原来只关注已知、已发生的事件,进行被动采访报道的做法,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运用前瞻性思维,主动去发掘、采写未构成事件的教育问题或现象,预测其发展走向,主动出击,寻找报道题材。

(二)专业性、关联性有利于拓展视野

    尽管教育新闻报道具备一定专业性,常常局限在一个相对狭小的空间,但并不是没有开拓的空间。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校教育仅仅是教育的一个阶段、一个部分,社会、经济、文化、生活才构成教育的全部内涵和外延。按此观点,教育新闻报道的对象除了学校教育之外,还应该包括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从“终身教育”、“全民教育”的视角来看,凡是与教育有关的人、事、物、问题、现状都可以作为教育新闻报道的题材,只要跳出“教育报道=学校报道”这个框框的局限,报道视野就会开阔很多。不仅可关注家庭与社会对教育的影响,也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多侧面分析,使教育新闻报道更“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

(三)周期性、重复性有利于精心策划

    教育新闻是一个周期性、重复性很强的领域,而每年这个领域都会有些事件或现象备受人们关注,这些题材都是人们想知而又未知的:从升学到就业、从考试到择校、从助学贷款到自主创业,一项项政策措施的出台,一个个新闻事件的出现,人们都希望媒介能够解疑释惑,指导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这些教育现象虽然大多在每年固定的时候如期而至,但因为可以事先预见,媒介们可以精心策划,选好角度,在服务性上大做文章。如每年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冷门热门专业的分析与预测,国家或地方新出台的就业政策的解析,以及重大的教育革新,都可以做成“读物”性质的报道,增添趣味性和可读性。

三、 教育新闻报道创新的基本方法

    要缓解教育新闻的短缺低质,除了开拓题材外,从新闻内容本身找出路,也是一种思路与视野。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着手:
(一)从旧闻中找新闻

    受教育特性的限制,教育领域里的报道题材很多都是“旧闻”,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因为滞后等原因被别家新闻媒介抢先报道过的教育新闻事件或现象,另一种就是周而复始,大同小异,已经为人们熟视无睹的老问题、老现象。“旧闻”往往是“新闻”的铺垫,需要记者用新的观念去审视,去挖掘,我们往往可以从中获得有价值的报道题材。

    2005你4月25日《武汉晚报》头版刊登了一篇报道――《3000小考生妖魔化妈妈》,报道由头是武汉一个作文比赛中,约3000名10岁左右的小考生在《给我一点时间》命题作文里,不约而同地将自己的母亲称为“母老虎”、“变色龙”等。同时,报纸还配合编发了一组经过精心策划的系列报道,探讨家庭教育异化的现象。报道刊出后,引发了全国上下对于家庭教育的重新关注,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百余家新闻媒介都对此进行跟踪报道,后来这组报道还获得了第16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本来,在教育新闻报道领域,现代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异化是一个不新鲜的题材,“高考前后一些孩子患得患失的表现”、“父母亲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极端做法”……这些题材人们不仅习以为常,新闻媒介也在反复报道炒作中,很难再有新意。但是一个新的由头却能使旧闻变“闻所未闻”,重放光彩。

(二)从静态中找动态

    教育领域中的热点、难点以及焦点问题大多属于静态的报道题材,不仅具有较强的重复性和规律性,也少有突变,但所谓的静态只是相对而言的,并非一成不变。要通过捕捉教育发展中蛛丝马迹反映教育的发展和革新,这样的报道不仅视角独特,而且思想深刻、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
2001年8月16日文汇报刊登的题为《上海高教提前进入大众化》的消息,以独特的视角,率先报道了上海高教提前实现大众化的信息,是该报的独家新闻。报道没有停留在一般层次的信息传递上,而是捕捉“新闻眼”,从“求学大门大开”和“考试不分季节”上挖掘内涵,做足文章,充分反映“文凭”和非学历教育的“证书”成为上海人提升综合素质的“身份证”的新鲜事实。

(三)从常规中找变化

    高考、升学、就业……教育活动具有周期性、重复性。而教育新闻领域会议、政策、文件多,教育部门还会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因此教育新闻报道要创新就必须在常规中找变化。

    一年一度的高考牵动人们的心弦,每年此时,新闻媒体总是倾注很大心血着重报道。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浙江:今年高考无状元》却反其道而行之,在众媒体挖空心思报道“状元”的时候,从常规中挖出了新变化,即浙江今年高考不对成绩进行排名,也不公布高考文理科成绩前三名。
这篇报道短小精悍,视角独特,而且具有引导性:不公布高考状元,是为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体现教育公平原则和维护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消息虽然简短,但记者“常”中求“变”,胸怀大局,对热点进行了正确引导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四)从平淡中找亮点

    相对于社会新闻、法制新闻、经济新闻等,教育领域平淡无奇,一看就会发现的重大新闻素材很少见到,也很难遇到。但的平常有些教育现象或者时间,细细琢磨一下,就会看出它的不平常,甚至光彩夺目。

    2009年11月18日,《中国青年报》率先关注“蚁族”的生活,使这一弱势群体出现在人们的视野。记者读过《蚁族》一书后,把其中描写的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作为报道题材,迅速进行了补充采访并写成稿件,反映了毕业生真实的生存状态和他们渴望教育体制改变的无力挣扎,揭示了教育产业化直接制造的不和谐因素。大学生就业问题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也给教育部门在毕业生就业问题上敲响了警钟。
因此,记者要做“有心人”,面对看似平淡无奇的教育现象,只要用心挖掘,用独特的新闻角度去报道,想想与之有联系的问题,看看它的针对性,就会发现很多深刻的问题,挖掘出报道的亮点。

(五)从兴趣中找卖点

     记者考虑受众的需要,才能在报道中出新;而只有自己有兴趣的东西,写出来才能抓住读者的“眼球”,让他们也同样产生兴趣。
《中国青年报》每周五的青青校园版面,主要关注的大学生的生活状态、校园内的最新动态,对于贴近大学生的新闻内容,编辑记者大多远离校园,很难挖掘到最前沿、最贴近大学生生活的校园新闻。每到开选题会的时候,编辑就会把在该报实习的学生聚在一起,讨论最近大学生群体中最关心的话题和现象,从大家感兴趣的新闻点中,寻找新闻卖点。这样既能从不同院校、不同专业的学生中准确、多方面、及时的了解到校园的新闻热点,又能很好地针对主要的受众群来探析最新的大学校园新动态。

    因此,记者不仅应常抱一颗好奇之心,激发自身的“兴趣点”,更应多从读者的兴趣角度出发,抓住报道灵感。

四、结论

    教育新闻是关乎未来的大事,也一直是社会各方高度关注的热点。《今日千岛湖》的教育新闻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来说,都差强人意。本文通过新闻实例,试析了教育新闻推陈出新的方法,可供借鉴,从而使教育新闻这首“四季歌”唱出动人的新旋律。


【参考文献】
1、胡俊、张秋根:《让新闻亮点更亮――〈三千小考生妖魔化妈妈〉获中国新闻奖感悟》,《新闻记者》,2006年第9期
2、李佳:《近年来教育新闻报道研究》,广西大学,2002.3
3、蓝鸿文:《专业采访报道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3
4、苏军:《做足、做准、做活、做新――试论教育新闻的推陈出新》,《新闻记者》,2002年第11期
5、温红彦:《“四季歌”里觅强音――从教育新闻的特征谈如何做好教育报道》,《新闻战线》,2005年第8期
6、叶程鹏:《令人心寒的“震撼”》,《新闻爱好者》,2003年第11期
7、张国、王俊秀:《“松原高考舞弊事件”潜伏采访记》,《中国记者》,2009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