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种意识,拓展新闻写作的思维空间
  发布时间:2018-07-19 14:50:00   

导读:投身于火热的生活,不懈追求生活的本源是职业新闻人的使命,我们要承担起这份责任,记者应当在思维层面上有所创新,不断汲取新理念,拉启新视窗,拓展思维空间,开掘思维深度,才能写出有深度、有思想,力透纸背的新闻佳作。本文介绍了新闻写作的8种意识,快跟着“看传媒”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分形思维的意识

分形,通俗一点说就是研究无限复杂但具有一定意义下的自相似图形和结构的几何学。这些例子在我们的身边随处可见。例如一棵苍天大树与它的树枝及树枝上的枝杈,在形状上没什么大的区别,大树与树枝这种关系在几何形状上称之为自相似关系;一棵花菜,也具备这种性质;动物也不例外,一头牛身体中的一个细胞中的基因记录着这头牛的全部生长信息。这就是说,系统中的每一个元素都反映和含有整个系统的性质和信息。

在中国古代艺术中,莫高窟的一尊佛像,身上刻有一万五千尊小佛像,佛中有佛;一个寿字竟由一百个形态各异的寿字组成,寿中有寿;在西方的思想里也有自相似的影子,例如,英国诗人、画家威廉·布莱克就有这样著名的诗句:一砂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手中有无限,永恒在瞬间。荷兰画家M.C埃舍尔的版画“鱼和鳞”,运用“鱼中有鳞,鳞中有鱼”的嵌套结构,表现了互嵌韵律与形式美,体现了局部与整体的相似性。这些例子说明,人类的思维活动中存在着分形的规律。分形作为一种新的概念和方法,正在数学、物理、生物、海洋及社会科学等许多领域应用和研究,在艺术和音乐方面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美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惠勒甚至说:“今后谁不熟悉分形,谁就不能成为科学的文化人。”

分形对于新闻采集制作过程有哪些启示呢?

一是了解并借助分形思维,有助于我们捕捉新闻,不放过每一块新闻“碎片”。按照分形理论,任何一个线索,一个不经意得知的信息,一个偶然看到的现象,甚至街头巷尾的道听途说,都有可能是新闻事件中的一个“小碎片”,在一定程度上都是整体事件的映象和缩影。有了对新闻价值的基本把握,有了“一叶知秋”的分形意识,我们就不会轻易放弃这个“小碎片”,而会追根寻源,最终还原事情的原貌。

二是有助于培养新闻从业人目前较为欠缺的系统思维,引导我们全面看待事物。“小碎片”只是构成新闻的一个元素,并不简单地等同于新闻的全部,而且整体的复杂性、多元性远远大于部分。因此,在采访一个新闻事件时,不能只抓住“小碎片”,并以为得到了新闻的全部,这样写出来的新闻往往会以偏概全,失之于片面甚至失实。因而记者要尽可能多地采集有关这一新闻事件的“小碎片”,使新闻事件最大限度地接近真实。

三是有助于我们从无序中发现有序,从杂乱、破碎、混沌等极不规则的复杂现象内部发现其所蕴涵的规律,梳理我们的思维。记者采访后,得来大量的第一手“新闻碎片”,但是记者头脑中往往是混乱的,不清晰的,在大量的“新闻碎片”面前束手无策,不知道从哪里入手。而分形思维则有助于我们围绕主题进行梳理,对采集来的信息进行分类和梳理,凡是含有“一世界”,“一天堂”的“砂”和“花”都保留下来。

四是对写作的益处。我们常常可以从一部好的书、一篇好的文章中感受到,它的第一章、第一节、第一段甚至第一句往往就是整体的缩影和再现,即全书、全文、全段的中心,如文天祥的《正气歌》第一句“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点出了全文的精华。新闻写作只有环环相扣,层层衔接,才能强化新闻的逻辑力量。

二、参照比较的意识

一些记者文笔优美,思维清晰,叙事清楚,但就事论事,浅显平白,缺乏说服力,往往因没有参照系而显得分析缺乏主线和深度。因此,要拓展思维方式,培养参照系意识,在比较中写出来的新闻作品才能有厚度和张力。

参照系是我们研究一个事物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事物的复杂性要求我们在采集制作新闻过程中,学会多角度、多层面看问题。要选准“参照系”,要力求站在全局的高度认识和分析问题。把事物置于全局中分析判断,才能看清事物的全貌,认清事物的本质;把事物放到同类项中,进行横向比较,才能看清事物所属的层次,了解其先进、落后,或处于中游的位置;把事物放到发展进程中,进行纵向比较,才能看清事物发生、发展的运行轨迹,认清其进步、退步,或停滞不前的状态;把事物放到时代大势中,进行综合比较,才能看清事物所处的方位,认清其超前、滞后,或与时代同步的形势。总之,选准参照系对事物进行反复比较,旁征博引,多方求证,才能增强文章的历史感和增加其深度,使文章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

三、用数据说话的意识

各种新闻题材的报道往往涉及数字。在新闻作品中适当运用数字,具有较强的可信度和说服力,从而提升新闻的价值。2003年抗非典时楚天都市报《生命重于泰山——湖北“抗非”一组最新数据的人本解读》一稿,体现了用数字解读、用数字说话的理念:“130多个指挥部与5970万百姓;3万个检测点与数十万一线战士;6位确诊病人与300多名医务人员;70名科技工作教师与5000万宣传文字……”全文采用数字40多处,许多数字精确到个位数,一切尽在“数字”中。比起目前新闻中广泛运用的“数十个”“成百”“近千”“上万”等模糊数据来说,详实的数字带来的新闻可信度显然要高得多。

但是,目前在一些记者的思维里,数字并不属于新闻事实的组成部分。他们对数字缺乏感觉和尊重,不能正确地运用数字。或觉其枯燥,可有可无,采集意识不强;或信手拈来,随意夸大缩小,不求精确;或视而不见,避而不用,认为数字会影响新闻的生动性。致使大量有分量、有说服力的数字长期被冷落着,不仅造成新闻资源的浪费,还造成一些新闻作品因缺乏数据分析和科学实证而显得苍白无力。

数字的价值并非在于其本身,而在于对它的运用。在新闻中使用数字不是数字简单的堆积,而是对它进行理性分析和感性包装。在对原始数字进行理性分析中显示它深刻的说服力,在对它进行感性包装中使它好读易懂,在理性和感性中显示记者的发现力、透视力、“原创”能力和对数字的整合能力,让数字在新闻报道中大放异彩。

四、滚动式报道的意识

这里所说的滚动式报道是指新闻时间性的一种表达方法,并非连续报道。时间是报纸的生命,其魅力就在于它的不可逆性。目前新闻作品中表述时间性的多为“日前”“近日”“昨天下午”等,这样的表述,一是时间笼统,没有时间特有的流动感;二是不够精确,表述到“几时”时间就算精确了,到“几分”的极少。这固然与报纸生产的局限性有关,但也有我们思维的张力不足和对“时间性”的狭义理解。

诚然,报纸不可能像网络、电视台那样做到滚动播出新闻,也不可能每条新闻都做到即时报道,但是可以借鉴滚动式报道的思路来表现一些事件性新闻。比如,同样是非典时期的一条新闻《战斗在菜园坝打响》,它由五小段组成,描述了五个关健的时间段:10点30分,接报:闪电集结;10点55分,应战:忙碌镇定;11点,检测:迅速开始;11点34分,重点:8号车厢;12点20分,病人:顺利隔离。随着时间的滚动和精确到分的表述,加重了新闻的紧迫感,读者眼随时牵,心随事动,大大提升了新闻对读者视觉和心理上的冲击力,避免了阅读时的空白点、盲点和距离感。

五、网络思维的意识

网络思维是对线性思维而言的,传统的线性思维是一种直线的、单向的、缺乏变化的思维方式。由于受稿纸和书本有限空间的影响,人们必须按一定的时空和逻辑顺序来书写或解读某种信息。而网络思维则不同,信息载体几乎没有空间限制,完全可以突破时间和逻辑的线性轨道,自由翱翔于思维的广阔天地,进行随意的跳跃。因此网络思维不再被强制地运行在一个线性空间中,而是允许在四通八达的网络中穿梭往来,从而打破了线性叙事的神圣规律。

在一个信息海量涌现的时代,受众对新闻背景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每天专注于上网阅读新闻的受众,他们并不觉得枯燥和简单,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显示屏的背后往往有着超乎寻常的历史穿透力,受众可以向文本内及四周的超链接提出问询、进行搜索,满足他们对于时空无限跨越的渴望。

然而,网络化还没有带来新闻从业人员思维上的全新突破。如在新闻的运作中,一些人仍旧习惯于线性思维,直来直去,缺乏树状型(放射性)思维,表现为策划意识比较弱,思维的广度和深度都难以驾驭大型系列报道;习惯于按传统时空顺序采写新闻,跨时空运作、跳跃性思维比较困难;习惯于分桔掰瓣式的内敛型的写法,不习惯于纵横捭阖的开放型的写法;习惯于将一件事报道得尽善尽美,不善于抓住一个特点、一个角度、一个侧面深入开掘;习惯于就事论事的平面报道,不善于超越新闻本身,将其放在一个更为广泛的事物链中进行比较思考;习惯于按公众的价值标准来判断新闻,不善于标新立异……凡此种种,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新闻价值的挖掘和提升,影响读者的阅读效果。

六、质疑思维的意识

质疑性思维要求我们对一个新闻事件不断地追问,这种反思式思维活动正是我们的媒体所缺乏的。第一,要搞清正面报道和舆论监督的关系,两者之间并不是矛盾的,舆论监督也是正面报道的一个重要内容,异曲同工,目标一致。第二,机关报也要做舆论监督,这是党报的责任,关键看怎么做。第三,正面报道也需要质疑性思维,把不明白的地方、有疑问的地方讲清楚,有助于报道的真实、扎实、可信。第四,有质疑性思维并不等于要做负面报道,这是一种科学的实证精神,是全方位把握客观事物、多角度印证新闻事实的思维方法。

因此,新闻工作者要有意识地培养质疑性思维,提倡“不一样才是创造”,要鼓励记者主动地运用自己的理性思维和知识去分析事物,作出独立的判断;要从经典中汲取精华,但不迷信经典和经验,因为没有绝对不变的经典;要打破因果思维定式,善于从因果不全,无序混沌的事物中理出脉络;要走出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式,一个事物可能有第三第四种以至更多的结果。

七、关注细节的意识

有人说,我们已经到了细节时代,社会的变化有时天翻地覆,有时则“润物细无声”。新闻工作者站立在时代潮头,要关注国家大事和党的方针政策,更要关注细节。一方面,我们的读者关注生活细节,因为细节记录着社会变迁的轨迹和人们心理的变化,距离现实生活更近;另一方面,没有大量人物心理活动和生活细节作支撑,就难以写出有冲击力、震撼力的新闻佳作。要注意的是细节的写作不是记者自已在说话,如我们有的报道说领导干部去看望群众,把“拍拍肩膀”“微笑着说”“端起茶喝了一口”等写进稿件,认为这就是细节,读者一看就不真实、不感人。真实的细节应当将人物的特定动作表情与人物的性格和所处的场景不着痕迹地融合在一起,表现的是此时此刻人和事物的“魂”儿,而不是生硬地贴上去的“两张皮”。细节从生活中来,从入微的观察中来,不能煸情,想当然甚至造假。新闻细节的挖掘,不仅仅是技巧方法问题,更是一个素质和职业精神问题,在这些细节的背后,体现出记者的责任感和人文关怀意识。

八、关注边缘的意识

这里所说的边缘是一个思维方法。记得一位学者说过,事物最活跃的部分大多在它的边缘;物种杂交可以产生新品种,这些交叉的边缘品种可以同时拥有父体与母体双方的优势;冷暖气流的交汇边缘最容易形成降雨带;刀的边缘——刀刃部分最锋利……因此,边缘是一个特别值得重视的地方,它是人们涉足比较少的地方。这里充满了未知,是可供探求的新领域,当然也就充满了更多的希望与机遇。

强化边缘意识对我们抓新闻大有好处。目前新闻记者采访大多数仍是分口划线,记者则分兵把口,各自为战,画地为牢,有时还为跨口越界而生不快。这种分口存在的弊端,一是记者多年跑一个或几个部门,采访空间有限,知识面、眼界、思维定式不可避免地受到制约,不利于记者的成长;二是由于缺乏新的挑战和刺激,压力不足,不利于记者保持持久的热情,易麻木懈怠;三是长期跑一个领域,意志不坚定者易衍生出有悖新闻职业道德上的问题;四是不符合新闻生产规律。生活多彩,新闻无疆,人为地将新闻采写分口分类,势必会丢掉许多无法归口的新闻。

实际上,在众多领域中,还有许多“死角”“盲区”没有被发现,更有许多“两不管”以至“三不管”结合部、交叉点无人问津,在这些“中间地带”,采集新闻的空间很大。这里的新闻定性模糊,涉及多个领域,新闻含量丰富,价值较高,很难界定它们是属于哪个口子里的新闻,该由哪个部门来跑。因此对于“各行其道”的记者来说,这种“边缘新闻”少有人涉足。如果你的思维能够跨越“条块分割”的壁垒,冲破传统的“只种自留地”的狭隘意识,去关注不同行业领域的交叉点或结合部并深入其中,如果你能在别人都在关注卖点、热点新闻时,甘居寂寞,独辟蹊径,剑走偏锋,想别人之所不想,关注别人关注不到的边缘人边缘事,就有可能出其不意,写出“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的好新闻,甚至能将边缘新闻做成热点新闻。“边缘新闻”是一个新理念,是一个新闻富矿,值得我们认真探索挖掘。

来源:郑京湘:《拓展新闻写作思维空间的八种意识》,《新闻与写作》;微信公众号“新闻与写作”

  来源:“看传媒”公众号

千岛湖新闻网 责任编辑:姜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