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
说起漠川村的凌永秀,富文乡没有那个村的人不知道(中年以上为主),有的会发出感慨:永秀的人生太坎坷,多灾多难,是一个苦命的人;也有的人会发出赞叹:永秀是个百折不挠,性格坚强的人;更多的人会由衷的钦佩:永秀不畏难,不怕苦,任劳任怨,宽厚仁慈,尊老爱幼,勇于挑重担,敢于承担责任,是个具有高度责任感的人。
为什么这样一个农村普通妇女,会有这么多的人关注,赞美她呢?因为在她身上演绎着一个个辛酸、感人的故事。
沉痛的打击
凌永秀1949年出生在富文乡大章坑村一个农民家庭,从小聪明伶例,乖巧听话,人见人爱,长大成人后变得端庄贤淑,说话轻声细语,而且勤劳能干,逢人带笑,礼貌待人。当时慕名上门说媒提亲的人真是踏破了门槛,最后永秀相中了富文乡板桥村的祝某。婚后夫妻俩恩恩爱爱,她与公婆相处和和睦睦,而且生有两个女儿,日子倒也过得无忧无虑,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永秀结婚后的第四年,当时永秀27岁,她的小女儿刚出世不久,她的丈夫祝某得癌症几个月后就离开人世。一个幸福的家庭破灭了,一颗享受人生之乐的心破碎了。此时永秀的公公、婆婆担心她年轻可能不久要离开这个家而忧心忡忡,永秀看出了他们的心思,流着眼泪对公婆说:“请您们放心,我虽然没有了丈夫,但不会离开您们的,我一定会好好照顾您们,带好女儿的。”俩位老人激动地对永秀说:“好媳妇女啊,真难为你了。”后来公公婆婆心里实在过意不去,托人物色,给她找了个男人,上门招亲。上门的王某,为人敦厚,吃苦累劳,第二年永秀第三个女儿出世了。家里又增添了一些欢乐的气氛。可是好景不长,在第三年上,王某又得了不治之症,离她而走。永秀刚刚愈合的伤口又重新裂开,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此时此刻的永秀已哭的成了泪人,悲痛欲绝。此时的公公、婆婆面对重演的悲剧,双眼滞呆,欲哭无泪,十分无奈,甚至绝望。永秀带着三个幼小的女儿,有时还要下地干活,公公、婆婆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一天永秀的公婆郑重地对她说:“永秀啊,你一个女人,要照顾这个家太难了。我们也不想再找人来家了,你还是找个合适的人家去过日子吧!”说完大家哭在了一起。
1981年32岁的凌永秀带着两个女儿,大的10岁,小的4岁(其中第二个女儿已抱给同村人),转嫁给富文乡漠川村的王森林。王森林之前死了妻子,膝下一个儿子只有6岁,上有父母,年过花甲,而且还有一个弟弟,只有13岁。所以这个家庭也并不是富裕,舒适的家庭。由于相继死了两个丈夫,凌永秀并不在乎家境的好坏,她只有一个愿望,只要夫妻恩爱,身体健康,任何困难她不怕。永秀来到王家,夫妻俩起早贪黑勤俭持家,一家八口人生活虽不富裕,但过得和和美美。
天老爷实在不公平,厄运又一次降临到永秀的头上。1985年,丈夫王某又得了风湿病。身强体壮,力大如牛的丈夫又倒下了。从此田地里的重活就落在了永秀的身上,而且还要给丈夫治病。病医了十几年,不但没有好转,而且越来越重,1999年,第三个丈夫王某又撒手而去了,凌永秀如五雷轰顶,这个坚强的女人再一次遭到灭顶之灾,这究竟是为什么?这个家以后怎么办?凌永秀心里清楚,不寒而栗。
爱的奉献
凌永秀三次遭遇失去丈夫的沉痛打击,命运虽然坎坷、苦不堪言,但她那颗善良的心始终没有变。永秀转嫁到漠川王家时,她的公公已经68岁,而且患有严重的哮喘病。这种病需要养好,稍遇风寒,就会气急咳嗽,脸色发紫,如不及时送到医院挂针吸痒,就会窒息,十分危险,所以每次遇到这种情况,她就送公公云医院治疗(因丈夫得病),每年要花费许多钱。当时赚钱不易,收入不多,本来就困难的家庭就雪上加霜了,为了一家人的生活,她只得多养猪出卖,虽然养猪自己要多吃不少苦,但她毫无怨言。在她公公七十四岁那年,因病情恶化而驾鹤西去,在她公公弥留之际,一次把永秀叫到床前,心存感激地说:“永秀啊,如果没有你的精心照顾,我活不了今天,真是苦了你了,有你这样的好媳妇,以后老太婆不会吃苦的,还有我的小儿子森明,也全靠你了。”永秀安慰公公“爸爸您的病会好起来的,以后我会好好待他们的,请放心。”凌永秀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王森明是永秀丈夫的弟弟,她的小叔叔,凌永秀来到王家时,森明才十三岁,永秀公公过世时,森明也只有十九岁。小叔叔成家立业,也是公公临终之前的嘱托,成了永秀最大的心事。面对矮小拥挤的房屋,七口人吃饭,经济又十分拮据的家庭,有哪个姑娘愿意来呢?这桩心事一直困扰着永秀,寝食不安,简直到了“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地步。1992年王森明24岁,当时凌永秀屋后的刘某养鸡,缺少人手。刘某上门同永秀商量叫王森明帮他养鸡。一贯宽厚待人的她,满口答应。说来也巧,森明的终身大事出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刘某有两个女儿,大女儿挂香年方十八岁,初中毕业后在家,小女儿永香还在读书,在森明帮刘某养鸡期间,与刘某大女儿桂香渐渐熟悉起来,两人产生了感情,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凌永秀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托人说亲。刘某也觉得森明这个年青人不错,居然同意这门婚事。但他有个条件,必须做上门女婿,永秀觉得刘家条件比自己好几十倍,到他家,也是森明的福气。森明26岁那年,永秀为他办了婚事。了却了心头一桩心事,永秀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凌永秀觉得最困难最有压力的是丈夫王森林死后,因为丈夫多年生病治疗,直到去世,已经使家里欠下了许多钱。这时自己已年过半百,身体、体力已不如从前。婆婆已经七十多岁,需要照顾,儿子王跃华(丈夫前妻所生)亲事没有着落。千头万绪萦绕脑际,千斤重担压在肩上,简直有点透不气来。幸好凌永秀已经历过无数的困难与压力,因此她没有被困难吓倒,没有被压垮。永秀把痛苦埋在心底,自己默默地承受。她振作精神在田里种试种玉米,在家里养猪出卖,靠自己辛苦挣了一些钱,还清了欠债。2008年,此时儿子王跃华已34岁,永秀总算为他摆了酒席,办了婚事。
特别是永秀对婆婆的孝顺,简直让人说不出半个“不”字。从丈夫去世后十多年来,永秀的婆婆是:饭吃现成的,不用烧,衣服穿现成的不用买,不用洗。每当身体不适,永秀就带到村医疗室去看,从不怠慢,从无怨言。她常对人说:“婆婆已经是七八十岁的人了,年纪大的人,千万不能气她,样样事应该多顺从她些,心情舒畅,身体才会好。”村里的人也经常夸永秀:“像你这样孝顺长辈的人真是不多啊”。
前年六月八十五岁的婆婆,看到自己的儿媳,虽然还是六十多负,由于她人生坎坷,饱经风霜,为了这个家,含辛茹苦,已不见当年风采,渐渐老去,甚至有点憔悴,婆婆心里也很难过。一天,她对永秀说:“永秀,你太辛苦了,我想到聚璧小女儿家里玩一段时间,如果我想回家,会托人告诉你的。”其实婆婆的意思是想让永秀轻松一些。就这样永秀的婆婆这一次在女儿家玩了好几个月。一天,永秀听说婆婆身体不太好;她心急如焚,立即到聚璧把婆婆接回家,并带到医院配了药。
2012年2月,永秀八十六岁的婆婆在家里摔了一跤,跌断腿骨。当时永秀正在田里干活,听说后立即赶回家,雇车把她送到县医院治疗,永秀婆婆在病床上躺了两个月,全是永秀一人服侍。她曾给她婆婆的大女儿(在云和县)打过电话,也没有来过。连聚璧的小女儿,在住院治疗及在家养病期间也未看过一次。永秀的婆婆逢人便说:“两个亲生女儿真是白养啊,还比不上自己的儿媳妇,如果不是儿媳耐心服侍我, 那我可能已不在人世了。”永秀婆婆的话是一个老人真情的流露。老人的话充分反映了凌永秀是一个宽厚纯善,尊重孝顺老的好媳妇。这就是人间真情,这就是爱的奉献。
假如是在一个有钱的人家里,媳妇孝顺自己的公公婆婆也许并没有这样出名。
假如是一个人生幸福的媳妇,孝顺自己的公公婆婆,也许并没有这样感人。
因为凌永秀毕竟是一个几经磨难,苦不堪言的女人。
因为凌永秀毕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我国尊老爱幼传统美德的真谛。家庭有了这种美德,才会和睦,每个家庭和睦了,社会才会和谐,国家才会安定。
凌永秀的事迹先是在村里传颂,然后波及全乡,大家在谈论着,赞颂着,越传越远……(方晓倬 方水富)
千岛湖新闻网
乡镇概况
淳安县富文乡位于淳安县东部。东与建德、桐庐毗邻,西南千岛湖正相连,北与文昌镇交界。
富文乡政府以驻地自然村得名,乡政府驻地西南距县城仅17.5千米,全乡有三条通县城公路,到县城只需20分钟车程,距杭千高度公路出口仅10分钟车程,交通十分方便,地理条件、环境资源得天独厚。境内森林茂盛,气候宜人,山庄、别墅、农家乐林立,十分方便游客吃、住、玩。距乡政府所在地3公里东南大门的“森林氧吧”鹤立鸡群,吸引八方游客……
乡村旅游
更多>>